无惧暴跌 资金逆势抢筹创业板ETF释放信号

第一财经2017-05-23 17:51:00

作者:谢丹敏    责编:陈楚翘举报

5月23日,A股市场再度演绎出权重撑指数、中小创暴跌的一幕。截至收盘,创业板创业板指数大跌1.67%,上证50指数上涨1.27%。

然而,令市场人士意想不到的是,一些专业的投资者却在“反向交易”,逆势抢筹创业板标的。有公开数据显示,近期上证50ETF、沪深300ETF等大盘基金纷纷遭遇净赎回,而创业板ETF单只基金在最近两个月则实现了8亿多的净申购。ETF申购者向来是A股市场最为专业的投资者之一,它们的持仓变动极有可能对行情波动产生一定的指向意义。

一些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机构人士对此解释称,ETF投资者多数是资金量庞大的机构投资者,它们如果看好未来创业板的走势,会考虑分批建仓进行左侧交易。短期来看,创业板个股存在短期超跌反弹的可能性,但整体而言远未达到反转的地步。华南一位资深公募基金投资总监明确向第一财经表示,当前宁可维持相对的低仓位,也不愿意贸然加仓创业板。

大资金换仓信号?

A股市场近期展现了较为明显的“二八分化”格局,以白酒、家电为代表的消费股、保险为首的金融股强势上涨,但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股票延续弱市整理。指数层面,今年以来上证50指数涨逾5%,而创业板指数跌幅超过10%。个股表现来看,贵州茅台迭创新高,最新收盘价为454.2元,年初以来涨幅36%;格力电器、海康威视等一批同样迭创新高,今年以来涨幅超过30%;创业板个股实现上涨的比例仅为四分之一,其中40多只股票跌幅超过40%。

不过,有别于A股的盘面表现,基金市场上的一些专业投资者正在反向操作。最近,一批ETF投资者不断加仓创业板基金,减仓上证50ETF、沪深300ETF等大盘基金。与此同时,投资香港市场的H股ETF等热门题材基金也遭遇了一定的减持。据Wind资讯数据,上证50ETF场内流通份额在5月11日是125.05亿份,到了5月22日缩减为119.46亿份;沪深300ETF方面,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场内份额5月11日为58.3亿份,到5月22日降至58.22亿份;H股ETF场内流通份额5月11日为71.6亿份,到了5月22日缩减为68.31亿份。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创业板ETF最近两个月受到了资金的青睐,场内流通份额4月初为27.63亿份,到5月初增加至28.55亿份,而截至5月22日又上升到了32.49亿份,若以5月22日的净值1.7151元来计算,4月以来,累计有8亿多的资金净申购了创业板ETF。

一些接受采访的机构人士对此解释称,创业板短期存在超跌反弹的可能性。在经历了大幅下跌后,其估值得到了一定的修正。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5月22日,63家创业板公司,总市值跌破了5万亿元,平均市盈率为50倍,低于历史均值水平。

“异动可关注,但不必跟随。”中航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郁峰对第一财经称,这可能是机构大资金左侧交易的行为,如果它们看涨未来创业板的表现,前期可能会选择分批布局。ETF投资者资金量比较大,普通投资者不必进行跟随操作,反而可以利用的“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待行情平稳后进行右侧交易。

风格切换尚难

2016年以来,创业板指数整体下跌35%的大背景下,614只创业板公司中,94家个股股价腰斩,其中欣泰电气跌逾80%、金亚科技及兆日科技跌幅超过70%。尽管如此,多数机构人士把创业板近期并不存在行情反转的可能性。

上海一家公募基金投资总监认为,创业板去年的业绩高增长很大程度反映的是2015年以来外延式并购带来的贡献部分,但进入2017这部分积极因素反而变成了消极因素,未来大小非解禁压力可能会制约创业板的走高。

观合资产合伙人王忠波对第一财经称,创业板的弱市可能还会持续较长时间。究其原因,主要有方面,一是由于A股IPO发行节奏在加快;另一个原因则是,重组和定增监管的趋严使大量壳资源的价值大幅降低。

相反对于创业板走势的谨慎,有机构人士更看好强势白马股短期调整的机会。张郁峰称,白马股的强势近期表现比较充分;它们的股价有业绩支撑,即便短期出现调整,持续的时间也将是短暂的,深度回调的概率较低。“调整可能是一个介入的时机,不能轻易否定白马股未来的行情。”张郁峰表示。

即便如此,仍有一些机构认为,真正具备内生增长能力、业绩出众的创业板等中小盘股可能会早于指数先行持稳,但这样的股票应该具备高成长潜力,符合社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现实需求。

华创证券分析师王君称,“指数掩护下的个股估值挤水分”背景下,价值护盘,前期强势板块的熄火迹象进一步显现,雄安概念进入了从一线龙头到二、三线个股的扩散后的回调阶段,而次新板块也遭受重挫,反映了市场磨底过程情绪的反复。A股底部的构筑是一个过程,磨底阶段攻防兼备是基础,同时也应逐步筛选和参与成长左侧的布局机会。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