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斥责垃圾观众造就垃圾电影,戴锦华反驳:那是观众没得选!

第一财经APP2017-06-18 18:27:00

作者:葛怡婷    责编:吴丹举报

导演冯小刚与导演陈可辛在论坛上对话

在“工匠精神”成为高频词的今天,似乎中国电影也绕不开这个词。6月18日,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首场金爵电影论坛就以“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国电影”为题,邀来导演冯小刚、陈可辛,以及学者戴锦华和作家张大春对谈,导演、学者与作家站在各自的立场,进行了一场“关于中国电影的不吐不快”。

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超越日本,国内票房市场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出现单片票房33.92亿元的《美人鱼》,全年票房累计达457亿元。但在2017年前几个月,高歌猛进的电影市场可谓遭遇“雪崩式滑坡”。

面对中国电影市场由火热到平静,一贯敢说敢言的导演冯小刚直言这是好事,“因为观众正在用选择把影视圈的一股污水排出去,我很开心”。他直言,“中国垃圾电影横行,和大批垃圾观众密不可分,正是他们给了烂片存在的土壤。观众是导演的上帝吗?当然不是,观众应该是导演的对手,作为导演,应该考虑的是怎么征服你。如果非要加一点敬意的话,就是把观众当成一个很不好对付的对手。尊重观众和尊重观众兜里的钱并不是一回事。”

从“越骂越看,越看越骂”再到现在的“越烂越卖”,站在中国电影的“怪现状”之上,学者戴锦华立即反驳:“责任当然不在观众,而是影视资本的高度垄断”。戴锦华举例,太多的院线掌握了话语权,高度垄断造就了观众选择实在有限,他们本身是被动而无奈。另一方面,中国观众是新观众,很多城市的影院都是重新复苏,数量级的增长带来的是大IP、小鲜肉的集中。作为观众,选择依旧有限,这些都是电影市场不健康的状态。

戴锦华坦言,电影票房目前遭遇的滑坡,从一定程度而言是利大于弊,因为这预示着喂养式放映在破产,观众在成熟。“比如艺术电影一票难求,不是说观众有多崇高,而是证明体量已经足够大。这(种现象)是在呼吁我们的导演,是时候拿出具有诚意的电影了。分众的时代,为更多类型的电影带来机会。中国最好的电影和世界最好的电影相比,并不丢人,最差的电影相比较,也没有更不堪。但可惜的是,支撑中国电影整体基盘的平均水平令人堪忧,整体工业水准还不够。”

导演陈可辛显然与冯小刚有着更多的感同身受,早前他就曾因在微博上放言“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导演”,遭到网友攻击。在现场,陈可辛也从电影人的角度讲述“选择对于导演同样被动”,“一部电影的正常票房是首日票房的5到8倍,能够上10就已经很好。《七月与安生》的首日票房大概一千万,最后票房是首日的17倍,这不能说明电影拍得有多好,也不能说电影的公关有多差,而是电影作为一种产业,影院有他的经济成本,许多人辛辛苦苦做了两三年的电影,可能就靠上映那两三天的运气,这些不能指望体量变大就得以解决。如果没有第一天的一鸣惊人,可能根本就来不及等第二天。”

面对电影业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是取悦观众还是坚守原则,很自然回到整场论坛的主题——工匠精神。戴锦华笑言,工匠精神是近来十大流行语之一,能套在任何类型上,但如果套在电影上,根本不够。“电影首先是艺术,艺术必须是原创,电影是朝向所有生活面的窗口,只要你想,你会从电影中得到。如果要让搬砖工人爱搬砖,是可耻的,但电影制作者必须爱观众,爱电影。现在还有多少这样的人?就目前整体的中国电影水准,如果只以工匠精神来要求,那最多就是个技术上的及格。我们今天在主流电影论坛上谈底线,是希望由此起跳。”

在解读工匠精神时,冯小刚回忆,当年拍《温故1942》时,曾和刘震云沿河南、山西、陕西、重庆等地走了三个月,正是在路上看到电影中出现的一个个形象,用最笨的方法去完成电影,不选择走捷径。他认为,这就是电影人作为匠人的表现。陈可辛则坦言,自己一直都是尽可能拍市场需要的东西,从市场的需要出发,但每次做完后,市场的热度已过,他并不觉得可惜,因为自己已经爱上创造的角色。“毕竟当年《金枝玉叶》从开拍到上片只有一个半月,修片甚至只有五天,但结果并不粗糙,那也是一种工匠精神吧。” (实习生申冬梅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