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搬砖模式” 中国医药“智造”向全球移动

第一财经APP2017-06-20 17:32:00

作者:吕进玉 ▪ 王悦    责编:乐琰举报

十多年前开始,伴随着中国医药海归人才的“归国潮”,国产新药研发开始迈入新的时期,随之带来的,是中国医药“智造”在全球新药舞台中日渐崛起。

不做制药行业“富士康”

6月19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进行的中国与世界医药企业家高峰会上,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孟冬平表示,尽管中国医药国际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正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

根据《2017年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披露的数据,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重要地位,但近15年来,中国医药产业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始终扮演着原料供应商的角色,目前中国医药出口80%是原料药,正面临着产能巨大,价格竞争激烈、利润普遍偏低的局面,而下游制剂出口仅占到10%。

孟冬平将这一中国医药外贸形式总结为“搬砖模式”,即国内药企生产并出口原料给规范化市场中的药企,再从对方手里购买别的自己需要的东西。

这一旧的“搬砖模式”,随着国内药企本身制造水平的提高,参与国际化贸易程度的加深,以及医药产业链分工的逐渐明晰正悄然发生着改变,如今国内不少药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再只是低端中间体、原料供应商,而是实现向垂直专业化方向“转轨”,主要体现在原料药、制剂、中间体方面。

记者在在采访中获悉,企业在原料药出口方面,如果只能以国外生产商的上游原料药的原料身份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大都由国外的经销商得到,但实现以原料药身份注册后,产品售价可提高20%以上。

“我们早在2005年的时候,就已经在筹建国际化这块工作,但实际上,一直到2014年,我们的国际业务产品才实现销售。到了2015、2016年我们进入真正的收获期。目前国际业务已经连续两年的利润超过3亿,去年达到3.9亿元,今年不出意外,4亿没有问题。” 恒瑞医药国际事务总监杨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作为目前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医药类上市企业,恒瑞医药生产涵盖抗肿瘤药、手术麻醉类用药、特殊输液、造影剂、心血管药等众多领域的产品。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110.94亿元,国外销售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21.47%,毛利润91.41%。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恒瑞医药2016年对美制剂出口额约9200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399.66%。此前,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就曾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在未来几年,恒瑞将投入不低于10%的销售费用用以研发新药。

不仅仅是恒瑞,包括华海药业、海正药业、海翔药业等众多医药类的上市公司都已在数十年前筹谋国际化转型,作为布局最早的代表性企业,目前华海药业的ADNA文号数达27个,有21个产品实现了在美国市场的销售。

产业升级 向规范化市场转轨

国际上,但凡成功的跨国企业都经历过投石问路、积累条件的阶段。中国本土药企也正是遵循这样的轨迹。

“我们也是从非规范市场向规范市场进行转变,对于国内药企来说,这是制造业务产业升级的表现。在非规范市场中,例如非洲、越南等进入门槛较低的市场,其后续需要处理的矛盾或问题相对而言是比较多的。在这样的历练后再进入规范成熟的市场,虽然进入门槛高,但后续发展则会稳定的多。”上海荣恒国际贸易董事总经理王慧娟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

蓝皮书显示,2012年,非洲和亚洲是中国制剂出口最大市场,合计占出口份额的64.63%。而2016年,非洲、亚洲市场已经下降至54.3%,美国、欧盟比重从15.87%上升至28.9%。此外,根据第三方智能型数据库Pharmaprojects的统计,截至2015 年底,中国共有147 家企业涉足原研开发,如果仅从研发企业数量上看,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新药研发国。

在这其中,2016年中国西药出口额达到314.83亿美元,占中国医药产品出口比重的56.8%。同时,中国医药海外并购达25个,并购总金额达55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139%,比2014年增长588%。此外,本土药企获得美国ANDA数量达到75个,原料药向特色原料药迈进,再向仿制药、创新药迈进的路径日益清晰。

在业内人士看来,政策暖风是此次本土药企开始尝试国际化的重要助推器。近两年包括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试点方案的实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全面推行,优先审评审批制度的落地等等,都有利于提高中国药企的国际综合竞争力。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正在积极与药品检查协定和药品监察检查合作计划(PIC/S)、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等国际组织交流沟通,以实现中国GMP、药物临床研究监管等与国际接轨。第一财经记者日前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得知,ICH在本月初已经通过了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申请,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成为其全球第8个监管机构成员。

 “改革开放是中国被国际化,通过改革开放我们知道外面怎么回事,国外公司到中国来,是实现他们的国际化。而‘一带一路’战略是我们去国际化别人,走出去。政府给企业开了门,通过‘一带一路’把这么多的国家串在一块儿成为新的市场,和美国所谓的去国际化是反向地走,所以我觉得‘一带一路’从方向上来讲是为我们这些企业走出去搭建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对此,国药国际副总经理严兵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股票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