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美讲堂”首度开讲,10位大家共话美育

第一财经APP2017-06-24 11:55:00

作者:孙行之    责编:李刚举报

由左至右分别为靳尚谊、全山石、詹建俊、邵大箴

 

在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看来,艺术家徐冰的《天书》是“很成功”的当代艺术作品。因为“他用了很多的脑子思考,用手来制作。”这一判断,基于他这样的观点:从艺术的长远发展来看,观念应该基于形式语言之中。观念、主题和思想非常重要,但手工制作、反对以脑、眼、心的协同合作也是艺术不可剥离的部分。6月23日,在上海美术学院推出的首期“上美讲堂”中,邵大箴就形式与观念、传统与当代这两组概念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上美讲堂”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的系列学术活动,计划邀请国内外艺术领域的专家展开交流与对话。当天的论坛名为“美术教育大家谈”,是“上美讲堂”的首次活动。校方邀请数位中国美术教育大家亲身参与,包括靳尚谊、全山石、詹建俊、邵大箴、常沙娜、陈汉民、陈家泠。画家方增先、齐康、陈佩秋则特意为论坛录制了视频。这十位画家、理论家、建筑设计师均为80旬老人,他们的年龄加起来已有858岁。

论坛开始时,画家靳尚谊、全山石、詹建俊与美术理论家邵大箴一同坐在台上,四人皆是满头华发,且都身着白衬衫、西装裤。他们谈论的话题是有新中国建立之初的美术教育。作为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和历史的革新者,他们共同谈论的主题是 “源起与当下—中国美术教育的世纪之思”。

靳尚谊、全山石、詹建俊是新中国美术教育体制下培养的第一代学生。靳尚谊与詹建俊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同学,全山石毕业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毕业后,靳尚谊与全山石又远赴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留学。发言时,靳尚谊讲述了中国美术教育体系最初建立之时的几次调整,以及中央美院在学制、画室制度以及教学内容上的变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全山石介绍了1950年代及1960年代中国美术教育的三个组成部分,以北京艺专、杭州国立艺专等为代表的法国学院派、鲁迅艺术学院风格以及建国后自苏联引进的体系。在全山石看来,中国与苏联的美术教育其实都来源于意大利。“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照搬苏联、法国以及延安的鲁艺风,而是根据解放后的国情进行改革。这是非常需要,也是必要的。”

在谈论美术学院的任务时,邵大箴指出,学院是要为学生打下手工和思维两方面的基础,既要善于思考,也要善于动手。在这一阶段,甚至都不必太强调风格。学院可以成立一些当代艺术的研究机构,但不能一开始就用当代艺术去教育学生。即便学生将来想做当代艺术,也必须有厚实的基础。“中国的当代艺术家,现在在中国最有名,在世界都有名的,都是学院出去的,都是在学院受过训练的。” 在他看来,上海美院国画系教授、画家陈家泠的艺术造诣就得益于当年在浙江美术学院打下的坚实基础。

陈家泠与中央工艺美院前院长常沙娜是论坛第二部分的主讲嘉宾,他们所谈论的话题是:“学院与印迹——中国美术教育的世纪之路”。陈家泠的创作风格鲜明,亦中亦西。当被问及“艺术创作历程中的变化是出于哪些思考时”,陈家泠强调了“古为今用今为主,洋为中用中为主”的观念。他也谈到,在自己的老师潘天寿身上,他学到了“拉开距离”的秘诀;从林风眠身上,他看到了“中西融合”的魅力;而李可染的艺术则讲究“打进去,跳出来”的策略。这些前辈从艺路上所秉持的观念都曾给他强有力的启迪。

常沙娜曾经设计了亚太和平会议礼品、参与设计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在谈论工业设计时,她着重强调了“图案”的重要意义。“图案是设计的基础,图案的色彩、造型和结构三者密不可分。”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