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超7成投向实体经济,资金流向非标占主导

第一财经APP2017-07-25 21:07:00

作者:宋易康    责编:石尚惠举报

截至2016年末,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占资管市场总规模的28.40%,处于绝对主导地位,累计33.64万亿元,其中有超过70%的资金投向了实体经济。7月25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浙商银行发布《钱去哪儿了:大资管框架下的资金流向和机制》报告(下称《报告》)指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银监会培训部前主任罗平指出,七成以上理财资金投到实体经济,约20%多资金留在金融体系,靠加大期限错配赚钱,例如3个月期限的钱去投3.5个月期限的债券,造成了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在国内被称为脱实向虚,这种监管套利需要坚决制止。

两成钱不在M2统计范畴,钱去哪儿了?

广义货币M2已经不能反映“钱”的全部规模。2009年,中国信用总量还只有M2的88%,而到了2016年,信用总量已经相当于M2的1.2倍。换言之,有20%的“钱”不在M2的统计范围内。M2似乎遗漏了很多信息。

《报告》指出,信用总量的部门分布提供了清晰的答案,2016年,全部接近182万亿元信用总量中,政府部门为36.8万亿,占比20%,较2009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其中,中央政府占比由2009的11%下降到2016年的7%,而地方政府占比在同期则由4%上升到14%;非金融企业为110.8万亿元,占比从2009年的71%下降到2016年的61%;居民部门为34.3万亿元,占比从2009年的15%上升到2016年的19%。

信用总量的部门分布变化清晰表明,虽然企业仍然是“钱”流向的大头,但危机后“钱”更多流到了地方政府和居民部门。

银行理财资金流向:非标占主导

《报告》指出,银行理财的总体规模由2012年的5.58万亿元增加到2016年末的33.64万亿元,其中,保本和非保本理财的资金流向以流动性资产和债券市场投资为主,以非标资产投资和权益类资产投资为辅;结构化主体则以“应收账款”类的非标投资为主,以其他投资为辅。汇总后的非标资产投资规模为12.55万亿元,占2016年末银行理财规模比重为37.31%,远高于排名第二的债券市场投资占比。

《报告》指出,在与监管政策的博弈过程中,非标资产业务的投资模式也在演进中创新,基本路径是“同业理财—银信合作—银证通道”,其中,后者多是前者限于监管环境下的代替而已。展望未来,银行理财发展规范渐明,监管要义在于规范非标资产投资。

《报告》还指出,为了“穿透”财富管理行业底层资产,缩短资金链条,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更应该关注“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相关部门需要密切跟踪分析资金的动向和机制,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实时的数据监测系统,防止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发生。对于金融创新需要辩证分析,坚持市场决定金融资源配置的原则下,加强监管合作,建立宏微观审慎监管体系。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