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CDR暂缓,独角兽基金投资怎么办?

第一财经APP2018-06-19 22:35:09

作者:郭璐庆    责编:苏蔓薏举报

6月19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尊重小米集团的选择,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88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早些时分,小米集团官方发布消息称,经过反复慎重研究,公司决定分步实施在香港和境内的上市计划,即先在香港上市之后,再择机通过发行CDR的方式在境内上市。

小米发行CDR万众瞩目,本来有望成为首家在A股发行CDR的公司。此番推迟发行,小米CDR的定价与估值问题成为焦点,与此同时,再一次将“独角兽基金”推上风口浪尖:战略配售基金投什么?

小米暂缓CDR

“小米集团经慎重研究,决定分步实施港股和中国存托凭证上市计划,先发行港股,然后择机在境内发行中国存托凭证,为此向我会申请推迟发审会时间。我会尊重小米集团的选择,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88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证监会称。

招股说明书显示,小米此次CDR的发行规模对应的基础股份占CDR和港股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7%,本次发行CDR所对应的基础股份占CDR和港股发行总规模比例不低于50%。

小米在境内发行CDR,市场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定价与估值。毫无疑问,合理的定价关乎到独角兽基金的收益率,也关乎到投资者的公平性。

第一财经注意到,某战略配售基金在基金合同中表示,可供选择的估值方法包括市盈率法(P/E)、市净率法(P/B)、市盈率-长期成长法(PEG)、企业价值/销售收入(EV/SALES)、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法(EV/EBITDA)、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FCFF,FCFE)或股利贴现模型 (DDM)等。

“回来的都是龙头公司,海外市场的估值是理性的、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与这种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打点折让上市,对于获得CDR配售的投资者来说是好事。首次拿到的投资人是有钱赚的。”华南地区一位多年关注海外市场的投资经理告诉第一财经。

“我觉得询价机制可以设定为类似于香港的IPO,选择大部分投资人认可的定价。而不是一定要折价多少。”他认为。

“其实我觉得独角兽基金的规模不用做的太大,每只基金10-20亿规模或许最为合适。”某基金公司资深投资人士告诉记者。

有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6月19日是向特定机构投资者发售,其中社保基金和养老金优先确认,企业年金基金和职业年金基金其次确认。

此前,雷军曾去多家基金公司路演,因此小米暂停CDR,也出乎一些基金公司人士的预料。

该上述基金公司资深投资人士也认为,CDR应被允许与国外证券自由跨市(配对交易)套利交易或转换,可以由同时在境内外有主体的券商通过QDII额度实现,配套取消涨跌停制度,鼓励融券机制等。

独角兽基金变“债基”?

2009年台湾曾大力推行TDR,当时投资者申购热情高涨使得TDR发行后涨幅远高于其基础股份的股价。从TDR上市一年后的表现来看,大部分TDR在上市后都出现了较高溢价,但TDR与基础股份之间的溢价在一年后逐步消失。

“基金的投资有很多标的,并不是单一的,锁定三年意味着很多不可预期,你不知道基金要投资什么。一定程度上说,投资者没有可参考的价值基准。”上述华南地区海外市场投资经理表示。

“如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以后允许基金投资其他品种,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以将其纳入投资范围。”某公募战略配售基金基金合同表示。

“对应不同的标的,即便是一样的折价幅度并不能完全体现价值。比如同样折价20%,但投资收益率不尽相同。”该华南地区海外市场投资经理称。

“如果没有CDR发行或者不符合基金投资标的,独角兽基金的就可以一直投资于债券。理论上来说,亏损的概率便不大。”不过,也有第三方基金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

根据战略配售基金合同,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在封闭运作期内,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100%,其中股票投资部分将以战略配售方式进行投资。

业内人士也认为,战略配售基金一定程度上是债券的收益增强基金,封闭期内,主要是采用战略配售和固定收益两种策略。

很显然,没有CDR发行,战略配售基金大概率只能投资于债券。也就是说,战略配售基金就成为了“债券基金”。

由于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再度燃起的影响,A股跳水大跌,截至6月19日收盘,上证综指报收2907.82点,下跌114点,下跌3.78%,盘中跌幅一度超过4%;创业板指更是大跌5.76%。

因此有市场人士也戏称,值得庆幸的是,战略配售基金帮助一些投资者躲过了上周和今天市场的大跌,特别是赎回基金认购独角兽基金的投资人。

“好的行业、好的管理层,在行业中有比较固定的领先地位,这样的公司是我们首要关注的。”上述公募基金资深投资人士告诉记者。

新时代证券中小盘分析师也认为,随着更多新经济企业逐步上市,以及红筹企业估值逐步向海外成熟市场估值靠拢,或会重塑现有A股的科技股估值体系。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