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慢且累的物联网行业将搭乘技术东风进入行业拐点

第一财经2019-06-26 13:09:30

作者:吕倩    责编:刘佳举报

将刚摘下来的新鲜葡萄从新疆运送到北京消费者家里需要经历多少数字化过程?粗略梳理下来,过程中包括运输车队的管理——位置、速度、效率,挂车整个冷链过程温度的管理,仓储的管理等,各平台之间的互相合作在一定程度已然是物联网的雏形。

不仅仅是运输业与物流业,新技术潮流下,物联网正释放能源、装备、金融、保险等行业的新动能,缓解传统巨头企业在产业互联网趋势下的压力。

但当下,物联网行业仍面临技术不够成熟稳定、自研成本高昂、传感器尚未实现标准化等挑战。所幸,伴随着5G技术逐渐落地,数据连接平台与物联网标准逐渐完善,当运输过程当中的各生产要素、成本要素96%做到数字化之后,整个行业将迎来拐点。

5G与物联网技术提速

物联网潮起,作为各行业的连接平台,G7更明显地感知到技术的影响,G7创始人翟学魂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前沿技术中,与视觉相关的技术变化对G7的影响巨大,包括装备场景与安全场景,均是由于视觉技术的成本及可靠性大规模下降才具备了操作的可行性,否则根本无法实时监测挂车情况或司机是否因困乏而昏睡,“视觉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在产业领域里可以创造比原来高出十倍的价值。”

G7是一家物联网轻资产科技公司,向大型物流企业与车队提供综合管理与服务解决方案,覆盖安全、结算、金融、智能装备等车队运营全流程。2018年10月,G7获得来自厚朴、宽带、道达尔领投,普洛斯、腾讯、中国银行等机构跟投的3.2亿美元投资。

在泛化的平台连接基础上,G7逐渐深化在垂直领域的布局,2018年,G7与普洛斯、蔚来资本共同出资创建嬴彻科技,聚焦于自动驾驶落地物流运营, 瞄准城际公开道路,研发L3和L4级自动驾驶技术,提供多种模式的自动驾驶运输资产服务,打造自动驾驶卡车运力网络。另外,在冷链挂细分领域中推出智能挂车,6月25日伙伴大会上,G7宣布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合资成立“天津吉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专注冷链车队资产服务。

另外,工信部5G商用牌照的发放也进一步推动各行业转型发展,翟学魂表示,5G技术可以推动行业应用场景向深与宽大规模扩张,例如5G对窄带物联网的支持可以使得每个包装箱、托盘、仓库门完全物联网化,一定意义上算是爆发性增长。

具体来说,翟学魂称,一方面从宽度方面来说,目前G7连接覆盖仅一百多万辆车,一个物联网公司达到亿级才算真正的“规模化”,这需要通讯网络对物联网的支持达到一个新高度才能实现。

另一方面从深度来讲,自动驾驶场景必须得到5G技术支持才能够变得更可靠,因为自动驾驶需要一直网络在线,而当下的网络技术无论速度或品质对自动驾驶技术支持力均不够。

拐点将近

前沿技术领域创业公司没有哪家能逃得过亏损的魔咒,这是大概率事件。

即使在资本寒冬中融资3.2亿美元的G7,据翟学魂透露,目前仍处于非盈利状态,但每个月的亏损额度在减小,他称,G7今年收入实现了7倍增长,达到30多亿元。成本支出主要聚焦在对技术研发的投入。

“我们没有短期盈利的需求,未来会让收入数倍增长,因为收入增长意味着我们覆盖的场景越来越深入与广泛。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大量资金的继续投资,所以暂时不考虑盈利问题,”翟学魂称。

另一方面,从物联网工业化角度来说,翟学魂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其发展历程必然经历先大后小、先易后难,其成本主要存在于传感器、能耗、无线网络等多重技术叠加的规模化成本。因此,翟学魂表示,所谓“物联网”,成立的前提是技术必须转变为生产力,否则如何定义都没有意义。而“生产力”就是物联网技术创造的价值高于成本,如G7连接的每台车都保证客户付的钱比物联网技术为他们创造的价值低一点。

G7总裁兼嬴彻科技首席执行官马喆人表示,物联网赋能产业互联网的确是发展大趋势,但众所周知,做物联网本身是又慢又累的,因为所有传感器尚未标准化,未能实现自研使得技术成本很高。但当下的物联网仍在不同环节追求三件事——广泛连接、标准化、以及平台性与开放性。

未来,当智能化装备足够武装物流行业后,不光提高它的效率,同时将释放整个装备产业链的新动能,未来3-5年时里,所有最优秀的智能化装备所形成的产业链将会滚滚而来,且会远远超过当年智能手机所创造的新市场,翟学魂称,眼下,技术的演变已然推动行业发展到物联网与数字化推动整个产业链变化的转折点。

成立于2010年的G7目前暂时没有上市计划,第一优先级是先将技术变为生产力,实现最大程度地覆盖行业场景。翟学魂称G7布局的行业边界在不断拓展,主要聚焦于几个方面——首先是能源与装备,前两者发生了变化才能带动整个生产力发生根本性变化,再之后才是金融、保险等辅助性领域。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