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将出全国强制性执行文件

一财网2013-07-10 17:24:00

责编:群硕系统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30万人等待器官移植挽救生命,但每年仅有约1万人,可以获得器官并接受移植手术。

因此, 如何公平、透明地接受人体器官移植, 是器官移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而就在前两天,有媒体称,地方红会要求医院捐款才能获得器官的签订。对于这个问题,《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文章《红会回应器官捐献的质疑》,有关部门也作了回应和解释。7月10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也就此话题作了回应。

当前我国器官移植的受体选择一般由各医院掌握, 主要依据适应证和禁忌证、医疗费用的支付能力、排队先后顺序等。最近出台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明确规定,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患者的排序, 应当符合医疗需要, 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在宝贵的器官面前, 患者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但条例未对如何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分配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保证器官的公平公正进行分配运行,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这个系统严格地遵循器官分配的政策,以技术手段来最大限度地排除和监控人为因素的干扰,以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和供受体器官匹配的程度等国际公认的医学需要、医学指标来对患者进行排序,实行自动化的器官匹配。国家卫计委也将同时正式地出台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的暂行规定,在全国强制使用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这个文件已经在高层签字,很快下发。”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其实在2007年,中国的器官移植已经开始着手法制工作的建设。先是由国务院颁布实施《器官移植条例》,近几年,原卫生部制定了30多部配套文件来贯彻执行《器官移植条例》,采取严格准入器官移植的资质,规范活体的移植,禁止“旅游移植”,开展移植数据的科学登记评估,联合公安部门打击违法器官买卖等方面的措施。

邓海华还表示,为了更好地做好人体器官分配,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的器官捐献工作,按照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并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做法,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2010年的时候,原卫生部制定了《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基本原则和肝脏与肾脏移植的核心政策》,并且在这个政策的基础上,我们组织研发了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

“截止到7月8日,共有2495个大器官进行了捐献,其中720个大器官进入了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由于这个系统此前是试运行阶段,并不是所有的捐献的器官都进入了这个系统,其他的器官按照过去的运作模式来运作。不过,以后将会强制性把所有捐献的器官都纳入这个平台,进行公平公正的分配,排除人为干扰。”邓海华表示。

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是从2010年启动,红十字会在这方面积极地配合卫生部门的工作,各级的红十字会依法加入到器官捐献这项工作中来,并且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一个统计数字,截止到今年的7月8日,一共实现了918例的捐献,捐献了大器官2495个。公民去世以后的器官捐献,占器官来源的比例从三年前的几乎是零提升到目前的15%,肾脏的比例占到了20%。国家制定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的分类标准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赞同。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