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本质 洞察未来——摘自《商业•洞察2017》主编序

第一财经2018-08-15 15:43:35

责编:罗懿举报

媒体人把过往的新闻作品结集成册并出版,往往只是一种纪念性的动作,并没有更多的现实价值,当然,评论作品除外。

我从业二十余年以来,几乎每天都在和报纸版面打交道,早期做记者,是一篇一篇地写,后来做了管理,就是一个版面一个版面地审看,谁都知道新闻是速朽的,所以当一篇新闻报道发表在版面上,与读者见面之时,距离它的死亡也就是几步之遥了。偶有看到媒体同行把作品结集成册的,其中更多的也应该是纪念的意味。

唯一一类作品在经历了一年半载后还存有阅读价值的,就是评论——盖因评论往往诞生于一个比较重要且易引发争议的新闻事件,又需要作者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其背后值得探究的、能引起读者重视和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因为新闻事件而被讨论和争议,但往往并不会因为新闻事件的结束就得以解决,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兴通讯受罚事件,无论结果如何,其引发的关于中国芯片行业发展历程和模式的反思只是刚刚开始。事件发生后短短几天内,一大批优秀的评论文章刷屏,从企业得失、产业演变、国家战略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和深刻的梳理,值得从业者、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们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认真研读和思考。

好的评论能够让我们洞悉新闻事件的成因,厘清乱象背后的脉络,理解现实的繁复艰辛,最终帮助我们接近事物的本质甚至能够洞察未来,所以评论也是《第一财经日报》这样的专业机构媒体必不可少的内容板块。《第一财经日报》以生产高品质原创财经新闻著称,日报的评论版自创刊起就设立,有着悠久的历史,选稿标准除了高度强调专业性之外,关注宏观经济和金融领域、高屋建瓴、建设性思维也是鲜明的风格,其中唯一后发的板块是关于产经领域的评论观察,近年来才开始发力,但短短两年间已然是本深末茂。

《第一财经日报》发力产经评论的起因还是两年多前的一次重大改版。2015年,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变革,纸媒如何继续吸引读者成为我当时反复思考的课题.在年底的改版讨论中,我提出了“前瞻性、洞察力、悦读感”九个字作为日报改版的指导思想,因为纸媒已经先后失去了新闻速度和新闻覆盖度的优势,它更多的存在价值被我写进了2016年第一期报纸的《致读者》中:

“亲爱的读者,如果今天您打开2016年的第一期《第一财经日报》,一定会因为我们的改变而惊诧,一定会因为我们的改变而陌生,但我们也希望您同时收获意外之后的巨大惊喜——经过数月的筹划,一份几近脱胎换骨、面目一新的‘财经新闻读本’将为您带来全新的纸媒阅读体验,也热切期望得到您的阅读感受和批评。

在今天以及未来的这份新报纸上,您不仅将看到更震撼的重磅独家、更丰富的深度报道、更精彩的评论观点,而且因为我们对纸媒的重新定义,您会看到更疏朗的版式、更通俗的文本写作、更直观的数据图表,我们在保持一贯的严谨作风同时,也会追求更鲜明的个性、更鲜活的表达。

我们在探索的,是一种‘带触感、带墨香的深度悦读体验’。

这种探索,与当下财经新闻传播形态的演化也密切相关,媒体的使命是向公众和市场提供新闻服务,财经新闻的基础价值是实用,这种价值通过新闻的速度和深度来实现,互联网的兴起,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勃发,解决了财经资讯的及时传播问题。但财经新闻的深度,包括对重大事件的深度调查、专业解析,对市场、政策趋势的前瞻性把握,也是财经受众极其需要的服务,这种时候,一份告别简单资讯,专注提供深度报道和专业观点,再从版式到文本到图表都服务于这种变化的报纸,在我们看来,正好是很合适的一种载体和形态。”

所以,改版后的《第一财经日报》,压缩了新闻的数量,强调了报道的深度和阅读文本的结合,也大大提升了版面的设计感。在产经报道领域,创新之一是推出了“商业观察”版面,并开始鼓励资深记者开设评论观察栏目,我们内部称之为“名记专栏”。当时我和产经新闻中心分管编委蔡云伟不谋而合:与那些自媒体以及财经类机构媒体不同的是——第一财经日报拥有国内最大的财经新闻专业采编团队,拥有一批十年以上从业经验的资深记者,这支宝贵的队伍经过多年积累,具有了领先而专业的行业洞察能力,如果通过专栏的形式持续地发表评论观察类文章,不仅能够提升日报的报道品质,也能进一步提高资深记者的思考和研究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在部门负责人和编辑们的有序指挥下,结合记者自身的努力,兼之第一财经作为机构媒体在产业新闻领域的覆盖面优势和人才储备优势,“名记专栏”发轫自2016年,壮大于2017年,由一批资深记者如陈姗姗、刘佳、乐琰、张歆晨等领衔,覆盖了一系列重要产业领域。而且记者的观察视角既不同于业内人士,也不同于高端投资者和消费者(第一财经的主要受众),他能够理解行业,又能够理解受众心理,所以往往会寻找到业内外人士都感兴趣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论,生产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评论观察类稿件,像《“海淘货”造假谁之过》、《公寓泡沫过重已在洗牌边缘》、《特斯拉量产的尴尬》、《独家音乐版权模式此路不通》、《短视频风口来了 但不是每只猪都能飞起来》、《竞争性国企的传承难题》、《芯片产业遍地开花,但研发投入不及Intel一半》、《特斯拉可能不值那么多钱》等等,对行业和公司的大事件大趋势分析鞭辟入里,充分体现了“洞察力、前瞻性、悦读感”的要求。全书180多篇专栏文章,洋洋洒洒30多万字,其实也是对一年多来中国商业大事件的另类总结,相当多的观点值得政府决策者和企业家们深思,所以也是一本实用价值极高的商业决策参考类书籍。

回顾了这批专栏的前世今生,再一次深感这本书能够出版对于中国财经媒体的发展也是一件幸事,在喧嚣浮躁的“眼球经济时代”,它所呈现出的专业精神,是财经类机构媒体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则;在中国经济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财经类机构媒体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更多这样的作品来推动和激励。

第一财经日报执行总编辑 第一财经新媒体总编辑 杨宇东

写于2018年5月1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