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重申全球复苏分化,调升中国2021年经济增速预期至8.4%

第一财经2021-04-06 20:56:03 听新闻

作者:后歆桐    责编:冯迪凡举报

在4月6日发布的最新4月《世界经济展望》(WEO)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度上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

IMF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为6%,比今年1月的预估上调了0.5个百分点。其还同时上调了对2022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期0.2个百分点至4.4%。

IMF称,此次上调预测是因为数亿人正在接种新冠疫苗,预计将推动许多国家在今年稍晚复苏。同时,尽管流动性降低,但各经济体仍在继续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导致各地区的反弹强于预期。大型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的额外财政支持也进一步改善了前景。

不过,IMF也指出,其预测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接种疫苗取得更快的进展可以提高预测,而由于变异病毒使得疫苗无效导致疫情延长会令IMF调降对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期。如果美国利率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进一步上升,马力全开的复苏可能会带来金融风险。这可能导致过高的资产估值,随后迫使金融状况急剧收紧,复苏前景恶化,特别是对一些杠杆率较高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而言。

调升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重申复苏分化

IMF称,此次调升2021年和2022年的全球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发达经济体的增速预期得到提升,特别是IMF此次大幅调升了对美国的增速预期。其预计预计美国经济今年将以6.4%的速度增长,比1月时调高了1.3个百分点。IMF还调升了对美国2022年的经济增速预期1个百分点至至3.5%,这使得美国成为唯一一个2022年经济增速预期超过在未发生疫情情况下的预测的大型经济体。

IMF并表示,包括欧元区在内的其他发达经济体今年也将出现经济反弹,但速度将较缓慢。其预测欧元区今明两年的GDP增速将分别达到4.4%和3.8%,均比1月的预测调升了0.2个百分点。

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IMF称,虽然中国经济在2020年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GDP水平,许多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预计要到2023年才会恢复。

基于此,IMF的报告重申了复苏的分化性。具体而言,其认为,国家间的复苏将出现分化,主要靠旅游业以及大宗商品出口的经济体以及政策空间相对更有限的经济体在疫情中的损失更大,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分化也将持续;各经济部门间将存在分化,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对支持在家工作的产品的强劲需求以及对耐用品(尤其是汽车)压抑需求的释放一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而旅游、艺术、娱乐、体育、酒店和实体零售业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前,不会出现实质性反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表现存在分化,资本市场先行复苏;各个国家内部的不同群体也存在分化,这将带来更大的不平等,年轻人、女性、低技术工人受到的冲击最大。

此外,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尤其是美国经济近期的强劲复苏,关于通胀预期的讨论越演越烈,不少分析师和经济学家都警示了再通胀风险,资本市场也已开始为再通胀交易布局。

调升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至8.4%

在去年10月的WEO中,IMF曾预计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今年1月的WEO中,IMF维持了上述预测,但将中国2021年的GDP增长预测略微下调了0.1个百分点至8.1%。而此次的WEO中,IMF又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8.4%,比1月的预测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同时维持了中国2022年GDP增速将为5.6%的预测。

在IMF看来,支撑中国高经济增速的因素包括有效的疫情遏制措施、强有力的公共投资应对措施以及中国央行给予流动性支持。

事实上,中国经济今年将录得8%以上的增长率已是普遍共识。

3月26日,世界银行在于3月26日发布的2021年4月期《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中,也预计中国2021年增长将更加强劲,将从2020年的2.3%加快至8.1%。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零售银行投资策略主管吴晶晶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也称,花旗预计中国今年全年增速将录得8.2%。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GDP的增长目标设定为6%以上,相对低的目标或为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因此,宽松政策的退出可能比市场此前预期的更快,但货币政策还是会遵循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以确保经济复苏不会受到干扰。”她称,“总体来看,中国依然处于新周期的开始,政策目标只是从疫情期间特殊的宽松政策逐步转向正常化,而非紧缩周期的开始。”

彭博经济研究(BE)近日更也将中国2021年的增长率预测从去年11月的8.2%调高至9.3%。彭博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舒畅和彭博经济学家曲天石撰文称,中国经济一季度GDP增速有望达到20.1%,高于先前预测的15.2%。

也因如此,中国市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者的青睐。渣打于近日发布的针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2020年度《人民币机构投资者调研》显示,尽管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境外投资机构依然普遍看好中国市场。59%的受访机构表示将“开始投资中国”或“增加对中国投资”,95%的机构表示中国市场对其”最重要“或者“日益重要“。中国经济率先从疫情中恢复,以及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是境外投资机构持续加仓中国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在此次调研中,47%的受访者表示将在未来12个月增加对中国投资,12%的受访者表示将开始投资中国,计划加仓中国的受访者合计占近六成。此外,1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他们最重要的投资市场,7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重要性在去年有所增加。认为中国市场不重要的受访者仅1%。

复苏依旧存在多项不确定性和风险

虽然再度调升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但IMF指出,由于疫情的发展路径非常不确定,经济前景同时存在上行或下行风险。

“新疫苗正不断被批准,然而,它们对变异病毒的有效性仍然不确定。世界各地的疫苗接种延误可能导致疫苗耐药病毒突变,新的疫情可能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开始,可能需要重新采取限制措施以减缓传播。”报告称,“这使得其他一些因素也变得难以预测,这些因素包括私人投资的强度、政策延续的时间(随着各国政府在提供救助与维持进一步应对空间之间平衡)以及疫情对经济的损害程度。”

具体而言,IMF认为,主要的下行风险包括疫情死灰复燃、金融状况收紧、疫情带来的伤痛延续、社会动荡加剧、自然灾害的频率增加以及地缘政治、贸易和技术风险;而主要的上行风险包括疫苗生产和推广加快、财政支持政策带来超预期的影响和协调的政策。

政策协调是指,在疫情早期阶段,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强劲和同步的方式出现。如果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后期,各经济体能维持关于退出政策的国际协调,可能会出现比预期的复苏更好的情况。此外,加强疫苗接种合作可以加快疫苗的生产和发放,比预期的时间更快地结束疫情,并限制疫情影响的范围。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