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票据统一市场的研究(下)

2023-01-09 16:50:47

作者:肖小和    责编:高雅馨举报

二、当前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三)供应链票据问题与分析

上海票据交易所在传统电子商业汇票的基础上,借鉴了应收账款电子债权凭证的灵活性,建设了供应链票据平台。供应链票据平台依托于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与符合条件的供应链平台对接,为企业提供电子商业汇票的出票、承兑、背书、质押、保证、贴现、存托、交易、到期处理、信息服务等功能。而通过供应链票据平台签发的电子商业汇票即为供应链票据。根据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供应链票据属于电子商业汇票。根据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建设规范,供应链平台与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属于同等的接入机构角色。供应链票据的推出有助于企业的商业信用推广和供应链管理,并在解决类票据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接受度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市场占有度仍较低。

1.各参与主体对供应链票据认知有差异。一是供应链票据虽已上线两年多时间,但各主要参与主体对供应链票据的认知存在差异。比如商业银行对自身参与供应链票据可以承担的角色认知有误差,往往认为自身只需承担融资角色,忽视了自身可以承担承兑人结算行、供应链票据运营方等多重身份,使得整个市场的参与度略显不足。二是目前供应链票据在各方的宣传推广总体较弱,市场管理主体、参与主体和服务主体等尚未全面主动的开展供应链票据的市场推广,大量中小企业对供应链票据的内涵定位、功能优势、办理渠道和业务流程等尚不熟悉。三是尽管部分地区出台了支持供应链票据发展的政策,但是区域政策的管辖层面和影响力均较为有限,且政策更依赖于后续的跟进和落实,目前很多已出台政策是否能真正落实尚需观察。

2.供应链票据的一二级市场连通性存在障碍。一是由于供应链票据多为商票,且在融资环节系统控制要求贸易背景的强制性捆绑,导致目前参与供应链票据融资的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处于观望状态。二是目前供应链票据转贴现市场、再贴现环节尚未完全打通,由于贴现市场份额有限,导致银行参与供应链票据交易的积极性更加不足,难以形成良性循环。三是目前供应链票据作为票据市场的“增量”部分,在标准化票据被叫停后,其融资方式仍只能通过传统的贴现形式办理,相比传统票据在贴现环节缺少用户体验、秒级放款等竞争优势。

3.核心企业仍存在“盘剥”上下游的现象。供应链票据的本质仍是供应链金融。一方面供应链票据同样具有供应链金融跨地域、行业特性突出、信息不对称、主体众多、流程复杂的特殊风险,其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评估。另一方面,虽然供应链票据已通过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实现了兑付的刚性约束,核心企业资金实力往往较为雄厚,基本不存在融资困难,但是导致占据议价地位的核心企业通过应收、应付账款压占中小企业资金的情况,有的还成立应收账款流转平台或专门的金融公司对持有其开出供应链票据的中小企业提供保理或其他融资服务,形成对被拖欠企业的“二次盘剥”。叠加资产创造、利润考核因素影响,核心企业拖欠动力加强,被拖欠企业困境加剧。

(四)票据平台问题与分析

随着数字经济和赋能技术迅速崛起,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创新研发相结合,极大程度地加快了各行各业改革发展与提质增效的步伐。但由于各项技术的落实还有待成熟与提高,参与供应链票据或者类票据的供应链平台在应用赋能技术进行创新变革的时候,会遇到不同程度、不同领域的落实挑战,这些难点的解决都将会使智能产品的落地过程实现质的突破,也将会为未来供应链平台的发展及研究提供指导方向。

1.供应链平台面临服务区域跨度较大的差异化问题。一是不同地区间数字化基础建设的水平差异较大,供应链平台在与智能化结合时就需要考虑低水平地区的接受程度并对创新政策作出适应性调整,发展水平及速度的差异必然会大大降低新技术的普及进度,甚至会不断拉大相关地区的经济水平差距,既不利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也会影响我国整体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二是虽然新技术的应用给重塑全球供应链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由于数据流动量的快速提升以及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所必需的关键基础设施的数量与范围的迅速扩大,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于落后,容易产生网络攻击、数据滥用、隐私盗取等隐患。

2.供应链平台自身面临各类风险。一是合规风险。由于非融资环节不要求供应链平台向金融监管部门报送业务数据,由此可能出现业务流程和风控不到位的情况,使得业务合规性收到影响。在企业授信方面,如果错误地向不符合资质的企业进行授信,供应链平台融资业务整体合规性也会受到影响。二是系统化操作风险。供应链平台的安全性与平台运营方能力紧密相关,如果技术投入不足,容易引发平台故障或遭遇入侵,给客户资金带来损失;网络安全防护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客户信息泄露,降低平台客户信任度,存在部分客户流失的风险。

三、建设中国统一票据市场的研究

依据建设统一大市场、双循环新格局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从传统商业承兑汇票发展慢、供应链票据以及电子债权凭证和票据平台等市场存在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基于票据市场基础设施(上海票据交易所)已基本完备、新一代票据系统将全面推广、《票据法》即将修订、《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全面实施、票据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充实、票据数字化进程逐步推进的实际考虑,我们认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票据市场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时机已基本成熟。建设好统一的票据市场,既有利于加快上述问题的解决,更有利于票据市场更好的服务高质量经济发展。

(一)建设统一票据市场的必要性

1.统一票据市场的定义

统一票据市场是指基于统一命名规范、统一基础设施、统一法规制度体系、统一产品体系、统一服务目标、统一技术与数据标准、统一风控体系、统一评价体系,涵盖票据全生命周期的票据市场。

统一命名规范是指纳入统一票据市场的产品要依据《票据法》及相关制度要求规范命名,名称可冠以“票据”、“票”等;统一票据市场之外的产品不应以“票据”冠名,以免引起混淆。统一基础设施是指统一票据市场以上海票据交易所为唯一基础设施,未经许可市场参与者不得借助其他市场及设施开展票据业务。统一法规制度体系是指在统一票据市场内必须遵循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统一服务目标是指统一票据市场以“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宗旨,不得借助市场从事其他融资活动。统一产品体系、统一技术与数据标准、统一风控体系、统一评价体系是指统一票据市场牵头领导部门及基础设施颁布的产品规范、技术规范、数据规范、风险防控规范及评价规范,市场参与者必须依据上述规范开展票据业务,防控业务风险,评价业务成果。

2.建设统一票据市场的必要性

(1)是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习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建设统一票据市场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畅通供应链、产业链发展,催生票据市场新模式、新业态,进一步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是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也是沟通社会生活的重要媒介。票据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统一票据市场可以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的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由于票据天然具有服务中小企业的特性,有利于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对重点行业的提质增效、对中小企业且服务的增量扩面;统一票据市场将兼顾跨境票据发展,有利于打造符合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创新产品及金融监管手段,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3)是实现“数字经济”战略目标的需要

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由于票据市场具备贴近企业、特点突出、优势明显等特征,对于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影响较大,数字票据应当与数字金融同步发展,强化技术与金融的结合,重新构筑票据市场的数字化生态,更好服务数字经济战略目标。

(4)是实现票据数字化进程的需要

票据数字化是指票据业界充分发挥“数据+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价值,强化票据对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服务能力,加速业务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和重塑,以有效提高价值创造能力,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建设统一票据市场可以净化市场发展环境,完善票据市场法规政策,提升市场技术水平,改善票据市场透明度,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为推进票据数字化进程奠定基础。

(二)建设统一票据市场的意见建议

1.票据法律法规要加快完善

一是要尽快完善《票据法》,《票据法》制订于上世纪90年代,修订于2004年,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建设全国统一票据市场需要加快修订完善进程,尤其是需要进一步明晰票据的无因性,明确票据电子化、信息化、证券化以及可拆分属性,明确供应链票据、数字票据等创新型票据种类,允许开展商业本票,明确类票据监管职责,规范类票据开展等,以促进票据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新发展格局。

二是要尽快出台业务管理制度,明确统一票据市场业务品种、基础设施、业务管理、技术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将类票据业务纳入统一票据市场,与一般票据业务共同遵守统一法律规范,接受同一监管要求,使用统一基础设施,采用一致的技术方案及风险管理规范。

三是要尽快统一票据监管制度,票据监管部门对于同类票据业务产品应采用同一监管标准、同一监管力度及同一监管规则。

2.要分层次推动统一票据市场发展

一是要推动基础设施发展,不断完善上海票据交易所各项职能,依据央行票据管理要求,进一步优化市场规则,加强产品创新;进一步优化平台系统,将类票据业务纳入平台范畴,透明规范运营系统;进一步扩充市场参与者,将类票据平台参与者引入票据市场,规范业务发展。

二是要推动接入点发展,首先,需强化传统接入点作用,鼓励农信银、城银清算等传统接入点平台发展壮大,为更广泛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票据接入服务;其次,需充分发挥大型商业银行的作用,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发挥在网点、结算、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接入服务共同发展;再次,鼓励类票据平台转型发展接入业务,对于已纳入统一票据市场且内部管理规范、业务及科技实力较强的类票据平台,可以鼓励其转型发展接入服务。

三是要促进合规地方或央企票据平台发展。首先,对于企票通、军工票等央企票据平台应鼓励发展;其次,要推动地方票据平台建设发展,包括区域性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票据平台建设;再次,要明确平台的职责,如企票通平台为商票设立风险金管理机制,全面对接上海票据交易所系统,为有真实交易背景的企业提供签发流转的系统服务,并通过签约银行为央企下属企业提供融资便利,企票通平台应成为票据市场基础设施的有益补充。

3.类票据业务要走规范发展之路

类票据的出路,宜走规范发展之路。类票据平台可以由国资委统一归口管理,逐步按票据要求规范管理;也可以通过修改《票据法》并入统一票据市场。不论采用哪种模式,均需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需要“摸清家底”,票据市场牵头或监管部门应客观分析类票据平台的发展状况,对类票据平台业务规则、产品规则、风险规则的合规性进行全面评估,对平台系统业务数据及业务行为的完整性、一致性及准确性进行全面核对,充分了解每个类票据平台的真实状况;

二是需要逐步规范,票据市场牵头或监管部门应对类票据纳入统一票据市场设立准入要求,满足准入要求的类票据平台可允许其进行机构、制度及系统改造,验收通过后正式纳入统一票据市场;对存在瑕疵不满足准入要求或验收标准的类票据平台,需设立整改时间表,到期再进行准入或验收评估。

4.要全力推动供应链票据发展

供应链票据与类票据相比,不仅均具备可拆分、可流通、可融资的特性,而且具有制度完备、业务规范、系统健全、监管到位等特征。全面推进供应链票据发展是大势所趋,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加强创新,进一步完善供应链票据业务功能,畅通供应链采购、生产及销售各环节,更好满足链内中小企业支付与融资需求;二是要强化推广力度,票据市场牵头部门、基础设施及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供应链票据的推广力度,增强供应链票据对主要行业供应链的渗透,提升对链内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覆盖率;三是要“维稳保链”,从国际形势及宏观经济层面看,当前国际形势不明朗,且我国经济经历了三年疫情冲击,更需要确保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供应链有序、稳定运行,供应链核心企业需承担更多“维稳保链”社会责任,适当让利于上下游中小企业,并可以更多使用供应链票据等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创造空间。

5.要建设统一票据市场评价考核体系

建设统一票据市场需要有客观的评价、监督及管理机制。建议票据市场牵头部门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市场评价机制及指标,客观评价统一票据市场建设及运营状况,分析总结市场发展经验与不足,并不断完善市场发展策略;二是建立市场监督机制及指标,实时跟踪统一票据市场发展状况,全面监测并防控市场风险;三是建立市场处置机制及指标,及时处置违规事件,维护票据市场秩序。

6.要促进统一票据市场数字化发展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票据数字化是建设统一票据市场的必由之路,需要加快推进票据数字化进程。一是要加快推动新技术应用,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在票据领域的应用,增强市场科技含量,改善市场发展空间;二是要推动供应链票据等新业态发展,不断融合改进类票据业务产品,促进票据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三是要培育票据数字化发展新生态,实现票据生命周期信息化、市场规则标准化、市场秩序规范化、市场服务大众化、市场拓展国际化。

7.要建立统一票据市场风险防控体系

一是应推动票据信息披露机制不断深化,统一票据市场应不断完善票据信息披露机制,促进票据市场信息透明化发展,为进一步防控票据信用风险创造条件;

二是应促进商业汇票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可考虑引入第三方评级机构设立商业汇票评级模型,批量化推动票据评级评估工作开展,为防控票据信用风险,提升市场参与者风险控制能力提供基础条件,以进一步保护市场投资者及持票人权益,维护票据市场秩序;

三是应强化票据市场风险监测及预警机制,强化市场基础设施风险管控职能,提升其风险监测及预警能力,增强对票据、类票据等统一票据市场业务产品的风险控制水平,提升市场安全边际。

8.要探索统一票据市场标准化、市场化及国际化之路

一是需统一市场标准,统一票据市场应建立统一业务准入标准、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数据标准、风险管控标准等;

二是需强化交易属性,通过发达的票据二级市场提升市场活跃度及流动性,从而助推票据一级市场发展;三是需增强服务能力,充分调动市场参与者积极性,全力推动供应链票据的创新与推广力度,覆盖更为广泛的供应链上下游边缘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票据服务;四是需加快建设国际标准,推动跨境票据业务创新与发展,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国门,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9.要重点推进普惠、科创、绿色票据等领域发展

一是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依托供应链票据等创新业态,构建多层面、广覆盖、有差异的票据普惠服务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广泛、质优价廉的票据普惠服务;

二是需要构建绿色票据、科创票据产品体系,精准滴灌绿色企业和科创企业,促进金融机构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

10.要明确上海票据交易所的定位

一是需明确上海票据交易所是中国货币市场重要基础设施的定位,上海票据交易所是统一票据市场的唯一基础设施;

二是需明确上海票据交易所在信用信息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作用,其既是企业信用信息的重要数据来源,也是企业信用信息的重要使用场景;

三是需赋予上海票据交易所部分票据市场管理职能,如建议职能、惩罚职能、评价职能等,以便更好履行市场基础设施职责,在票据全生命周期中发挥交易推动承兑、直贴创新功能,发挥交易激发票据与资本、资管、衍生市场有效衔接和良性循环之路。

(三)统一票据市场的组织实施

统一票据市场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票据市场监管部门、基础设施、机构、企业等参与主体,涉及票据相关法律、制度、系统、机制的完善。建议由央行、银保监会、工信部门及市场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共同推进统一票据市场建设,促进票据市场更好服务中小企业,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

 

(肖小和为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执行院长)

 

文章作者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