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业界对于新冠抗体检测该不该做、有何意义的探讨不断。
继深圳、湖南、湖北武汉、北京等地部分医疗机构开展新冠抗体检测服务后,宁波多家公立医院也开始提供这一检测服务,但称“检测项目为IgM抗体和IgG抗体,暂时只能做定性检测,不做定量检测”。
“像湖北武汉、北京是从当地疾控层面来开展新冠抗原检测,这本质上在于要摸清人群的免疫‘本底’,是有目的性、规划性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一定不是全民检测。”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但一些高危群体如老人、有基础疾病者则可以进行检测并作为是否接种疫苗的参考。
对高危人群有意义
在新冠抗体检测项目中,IgM抗体(近期感染)产生较快,会在一周后逐渐消失;IgG抗体(远期感染)产生较晚,但持续时间较长且可达数月,随后逐渐降低甚至消失。
为此,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卫平告诉记者,IgM抗体、IgG抗体以往在院内是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辅助性诊断依据,但由于当下大部分人都接种了新冠疫苗,上述抗体检测的结果较难解读,“上述检测只适合没有接种新冠疫苗、又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去做,如果IgG抗体阳性,则表示曾经感染过。”
上海金山公卫中心吴楠楠博士告诉记者,当前,市场在售的快检试剂盒只能简单知道阴或阳,“中和抗体的检测需要一定实验室(P2或P3)能力,其对应的流程复杂且成本较高,个人、居家或基层医院是无法掌握的。这意味着,试剂盒一定程度上只能反映病毒感染后体液的激活情况,不能直接判断未来对病毒的保护水平。”
根据官方信息显示,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了41款商业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这些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方法主要为胶体金法、免疫层析法等,特点则是可以在10~20分钟内迅速出结果。
“国内几乎所有的新冠快检试剂盒都是以定性为主,这仅适用于不知道自己是否阳过的人群;而只有技术水准较高的定量检测,才能从数值上进一步反映出弱阳、强阳,并了解更多关于自身中和抗体滴度的情况。”金冬雁说,个人可以去医疗机构进行新冠抗体检测,但要注意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能1个月前后的情形会有所不同。
金冬雁进一步说,新冠抗体检测或对于一些高危人群(老人、有基础疾病者)更有意义,“如果他阳过了,可以检测看他的抗体还在不在,抗体不在了就可以建议其接种疫苗,来应对接下来可能到来的疫情,一些养老机构、护理院需要承担这样的职责。常态化防控的关键在于掌握、并管好这部分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情况,避免占用过多的医疗资源。”
另外,金冬雁也称,一些有职业暴露的如医生、治疗师等群体也可以将新冠抗体检测作为参考,“诸如一些医生在频繁面对患者时,会检测自身的乙肝抗体,如果抗体没有了就会去打相关的加强针,新冠也是一样的逻辑。但这也是很小一部分群体。”
“未来,新冠抗体的‘定量’检测,可以检测接种灭活疫苗且发生自然感染的、接种了灭活疫苗但又发生突破性感染的、未接种灭活疫苗也未发生自然感染的人群,他们的中和抗体滴度数值是多少;这可以更好地为老人是否要接种疫苗、接种哪一种技术路线的疫苗提供依据。”也有病毒学家这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而前提是该检测需要简单、可操作,且保证其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数值解读是关键
科学分析并解读新冠中和抗体的相关数值,可以为防疫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多依据。
“大样本量下的血清抗体调查,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并作出更精准的判断,比如,哪种疫苗或疫苗组合激活抗体水平更高,感染、接种疫苗后抗体持续时间等,以此来制定下一轮接种计划。”上述传染病防治医院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因此新冠抗体检测中,数值解读是关键,这需要通过详细的研究去掌握,并且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些标准。
据联合国新闻网站1月19日消息,一项由世界卫生组织主导的研究发现,曾经感染过、以及接种疫苗,即产生“混合免疫”,能预防97%以上的重症或住院;从最近的感染或接种时间点算起,保护期可长达12个月。
详细来看,对于只接种了两剂疫苗的人来说,他们感染后,所产生的抗体对于预防感染的效力会在一年后降到近42%。接种了加强针的人在接种6个月后,防护效率仍超过46%。
“更为精准的人群免疫情况,还要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去积累。”一位感染领域专家告诉记者,总体来说,抗体水平高、免疫力就高,抗体水平低、免疫力就低,但抗体水平低不代表之前打的疫苗没用,其实是3至6个月之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的结果,“通过新冠抗体检测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告知大众上述因果关系,包括预防感染的效果缺乏等,这样才能提升大众接种疫苗的意愿。”
该专家进一步表示,还有一种可能,在于通过新冠抗体检测,会发现人群的抗体水平下降了,尽管其后续还会发生感染,但严重程度也会下降,“根据之前的一些预测,在接下来的3月份至6月份期间,可能会有一波新的疫情;那么检测数据,就对疫苗策略的制定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