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XBB.1.5本土病例数再度增加。与此同时,甲流进入季末高发期。
2月25日,中疾控官网更新了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有关情况。监测结果显示,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23日,全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2例,其中,1例XBB.1,5例XBB.1.5。与一周前相比,XBB.1.5本土病例增加4例。
而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23日最新监测结果,2023年第7周(2月13日~19日)我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较前一周继续上升,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阳性标本中占比最高,达到71%。同期,北京市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报告病例数排名首位的是流行性感冒,超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面对多病毒共同传播的春季,多名感染科、病毒学专家认为,一方面,甲流造成肺部疾病等重症的比例较低;另一方面,XBB.1.5成为新冠本土优势毒株而造成传播的时间大概率不会和2022/2023年流感季重叠,即使发生多种病毒的交叉感染,个人抵抗力较强的话也会降低发生危重症的风险。因此,没必要过分担忧。
“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没有在今年流感季接种流感疫苗且患有基础病的高龄老人,依然需要重点防范。”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学(传染病)主任医师张振华告诉第一财经,老年人属于流感等多类春季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加之新冠感染过峰两个月余,首次感染后的新冠抗体滴度已逐渐下降,更不用说还存在一定比例未感染新冠病毒、产生自然抗体的老人,他们如果发生流感感染或交叉感染,依然存在病程进展到危重症的可能。
2月27日,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亦提到,流感每年都呈季节性流行,大多属于自限性疾病,但部分患者因会出现肺炎或者其他并发症发展成重症病例,主要发生在老人、儿童、孕产妇和有一些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
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率低
2月以来,南北方多个超大、特大城市均出现学校因学生患甲流而停课的情况,这让不少家庭忧虑儿童遭遇病毒感染的问题。不过,从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来看,老年人的流感感染风险同样需要提起警觉。
“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是流感高危人群,冬春交替时节,既是流感季,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而流感活动强度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是密切相关的。以北京为例,流感每年可造成916~1640例心血管死亡。”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咨询专家杜雪平近日在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举办的一场探讨会上对第一财经等媒体介绍称。
杜雪平援引中疾控相关统计表示,全国层面,65%~96%因流感引起的死亡发生在65岁及以上人群,每3位重症流感病例中就有1位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
张振华表示,从疾病特征来看,甲流的典型症状是发烧与全身肌肉酸痛,出现肺部疾病等重症的案例比新冠少。但对于老年人而言,感染甲流所引发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或将增大10~100倍。
“此外,如果甲流合并如新冠病毒等其他类呼吸系统病毒,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的风险还会进一步增加。”张振华认为,即便交叉感染在当下为小概率事件,但考虑到救治成本,风险仍不可低估。
作为预防手段,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疾病负担和特异性死亡风险。根据WHO季节性流感预防建议,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每年流感疫苗接种率应达到75%。但中国目前老年人每年流感疫苗覆盖率明显低于这一标准。
第一财经注意到,中疾控相关研究人员日前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对两个流行季我国流感疫苗接种政策和接种情况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0—2021和2021—2022年度,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3.16%和2.47%。其中,2021—2022年度,在免费接种人群中,中小学学生接种率达到62.8%,但老年人接种率仅为32.94%。
养老院是城市地区流感季防控的重点场所。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应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但多地养老院经营者告诉第一财经,现阶段,流感疫苗普遍采取自愿接种,加之医护人员、老年人及家人对“慢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或联合接种多种疫苗是否安全和有限”存在疑虑,流感疫苗的覆盖率难以提高。
一位中部某省会城市民营养老机构董事长对第一财经表示,2022/2023年流感季,养老院老人接种流感疫苗的时间比往年推后了两个多月,且疫苗犹豫现象有所增加。“今年我们大概是在春节前才组织老年人接种的,而往年是上一年的11月之前。一方面,在此前新冠疫情防控要求下,流感疫苗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在新冠感染高峰期,院里大部分老年人都感染过新冠病毒。那么,新冠感染还没有康复,或者康复不久就接种流感疫苗,是否安全?如果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如何?不仅仅是老年人及其家属,我们和接种医务人员也比较犹疑。”
有症状的老年人应及时进行病毒检测
通常来说,流感疫苗在接种后,需要2~4周的时间产生抗体,故而,一般建议每年9~10月份接种流感疫苗。同时,作为一种RNA病毒,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相似,具有不断演变的性质,为保持疫苗有效性,每年均需更新接种一次流感疫苗。
近期,安徽等地疾控发布春季传染病通告,再次强调了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重要性。不过,在张振华看来,现阶段,2022/2023年流感季已接近尾声。对于大部分人群而言,此时接种流感疫苗的作用已经不大了,但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慢病的高龄老人而言,目前接种流感疫苗仍然不失为一种可取做法,可以减少疾病带来的重症风险。
除了流感和新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球菌病毒等同样频发于冬春交替之际,也同样在患慢病的老年人中易感。基于此,一名病毒学专家告诉记者,延续在公共场合戴口罩等社区传染病预防中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依然有必要。
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张振华建议,老年人应当及时去医院进行病毒检测,并在确诊何种病毒感染后,尽快采取对症的抗病毒治疗。具体来看,如果是流感感染,可以采用奥司他韦;如果是新冠感染,对有重症倾向的,可以建议其在感染初期使用小分子治疗药物;如果是呼吸道合并病毒,那么采取普通的退热感冒药即可,没必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但应注意的是,奥司他韦是一种有效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对于其他病毒引起的发热病症,或者流感并发的细菌或支原体感染则无效。若滥用或超量使用奥司他韦或产生副作用。但目前在一些地区的药店,开具此类处方药比较随意。”张振华称。
此外,第一财经了解到,目前,在多地基层医院还不具备开展病毒免疫学或者分子生物学检查的条件,难以第一时间确定出现发热症状患者的致病因。
重庆某社区医院医生告诉记者,为了尽早判别病人发热症状是因为病毒、细菌还是支原体感染所致,除血常规、CRP(C-反应蛋白)以外,医院近期新开设了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包括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另外也开设针对甲流和乙流病毒抗原检测。但因为价格略高,目前使用的次数还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