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后南粤海岛变钢城:这里的每分钟都珍贵无比

第一财经2016-07-22 22:17:00

责编:汪时锋举报

“如果可以重新来过,不会想要结婚,因为照顾不了家庭,会有亏欠感。”由于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奋战在湛江一线的工程师刘伟新婚不久就不得不匆忙赶回工地。为了工作,他跟妻子相隔千里,聚少离多。这让他经常满腹内疚。

刘伟,今年32岁,来自中冶集团。宝钢湛江钢铁项目是他工作6年以来参建的第5个工程,而这个工程也是宝钢二次创业的重点战场。被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评价为“先有中冶、再有宝钢”,“没有中冶、就没有宝钢”的中冶集团,又一次接受重任,成为湛江钢铁项目最主要的设计者和建设者。

于2013年5月开始动工的湛江钢铁项目位于湛江市东海岛,立项之初,就确定要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绿色碳钢板材精品基地。今年7月15日,二号高炉点火试生产,标志着湛江钢铁项目一期工程全部建成,也预示着湛江钢铁已经具备年产900万吨钢的能力。而仅在10个月前,也就是去年9月25日,一号高炉才刚刚点火投产。就建设周期而言,整个二号高炉系统的建设比一号高炉又提前了两个多月,再次刷新了“湛钢速度”。

这背后是中冶集团先后14家子企业、共两万余人从大江南北奔赴湛江大会战,成千上万的刘伟们默默付出的成果。他们以一流的勘察、设计匹配一流的精细施工,克服了特殊气候、复杂地质条件、施工环境艰苦、工期紧张等多重挑战后,如期奉献出的国际一流、国内顶端的绿色精品工程,让湛江钢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钢铁工业的一个标杆。

跟时间赛跑

湛江市现任市长王中丙曾“一吻成名”。

2012年5月24日,他拿着“关于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核准的批复”文件从国家发改委大门走出来时,情绪激动,亲吻散发着墨香的批文。事后,他对媒体表示,“中间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几代湛江人的钢铁梦,终于可实现,怎不让人激动。”

这是湛江等候34年的结果。在此之前,湛江跟钢铁项目一次次擦肩而过,尽管2008年3月17日,湛江钢铁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开出的“路条”,批准项目开展前期工作。但其后在国际金融危机和钢铁产能过剩因素的影响下,“前期工作”还是紧密进行了4年多。待湛江拿到批文后,当年5月31日,项目就举办了开工仪式。次年,项目炼铁、炼钢、热轧、冷轧工程开工。到2014年5月,项目开始进入紧锣密鼓的全面建设时期。

作为湛江钢铁梦想的筑就者,对中冶集团这个全球最大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来说,最大的困难并非来自技术层面,而是时间。地理位置特殊的湛江本就常年高温酷热,雨季长达半年,台风还时常光顾,对工期的影响较大,可是在2014年8月底,业主更是提出“15·9”(2015年9月份)提前投产的目标,将原定工期提前了3个月。这对于本来就很紧张的工期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工期从哪压缩、哪能压缩、如何压缩,每一个问题对于这么浩大复杂、标准高的工程来说都是摆在项目承建方面前极为大伤脑筋的难题。为此,项目部全面梳理了所有子项的进展情况及进度计划,以“15·9”倒排工期,通过“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方式,重新编排了施工计划。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中冶人战高温、抗台风,发起旱季攻势,“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东海岛遍地黄沙,常年高温,湿度大,降水量大。盛夏时节,地面甚至会有长达10个小时的40度高温,面对高温炙烤,项目部会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错开高温时段,同时组织为作业人员全天供应淡盐水,定时发放十滴水、藿香正气液等防暑药品。有职工告诉记者,“白天作业,工作服脱下来都能拧出水”。而且每逢旱季,项目部就会立即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即使狂风暴雨,也会“见缝插针”,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作息时间和工作安排。只要不下雨,只要天色还亮,施工作业就不会停止。

频繁的台风也是湛江钢铁项目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2015年10月4日,在炼钢工程刚刚投产 9 天,超强台风“彩虹”就正面登陆,这是1949年有台风气象记录以来10月份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台风来临前,项目部紧急部署,按照应急预案,转移安置作业人员,防风加固,排除安全隐患,以“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位”,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点;台风过后,面对一片狼藉的现场,项目部全体成员又第一时间冒雨投入到灾后抢修工作中,按照业主要求,在 72 小时内完成抢修任务,确保了转炉炼钢顺利恢复生产。

也正是在项目“大干一百天”,“再干一百天”,“决战三、四、五月”,“冲刺六、七、八月”不断的劳动竞赛中,始终坚守在一线“白加黑”连轴转、默默奉献的刘伟们放弃跟家人团聚机会,硬是突破时间上的“极限”,不算刷新施工纪录,才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湛江速度”,因为在他们看来,“在这里,每分钟都很珍贵。”

国产化率大于97%

湛江钢铁项目设计的生产能力达千万吨级,厂区占地面积12.58平方公里,建成达产后年产铁823万吨,板坯产能850万吨,热卷产能550万吨,商品材近700万吨,是世界上正在建设的最大钢铁项目。项目设计生产汽车、家电、机械和建筑等行业用板以及船用板、管线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等产品,被寄予中国钢铁强国的期望。中冶集团是这一经典之作最主要的设计者和建设者,承担了项目的前期规划、总体设计以及主体单元和主要公辅单元的施工建设任务。

中冶集团是新中国最早且唯一的一支钢铁工业建设力量,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开拓者和主力军。从 1948 年投身“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的建设,到建设武钢、包钢、太钢、攀钢、宝钢等,中冶集团承建的钢铁项目占国内钢铁市场的90%以上,占世界钢铁市场的 60%以上。

经过60多年积淀,中冶集团形成的独占鳌头的核心技术、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优势、持续不断的革新创新能力,在湛江钢铁项目得到了充分展示。项目部把国际一流的工程技术和自主开发的国内外最先进的工艺技术、节能环保、核心装备等核心技术运用到湛江工程中,提高了工程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中冶技术支撑项目国产化率大于97%。中国五矿集团总经理、中冶集团董事长国文清表示,湛江钢铁项目是宝钢和中冶合作的重要承载,也是双方合作的优质产品。

在测绘勘察环节,针对极为复杂的地质地貌特征,开展了地基桩基选用、临海自然条件下基础材料应用和设备耐腐蚀等尚处于空白的课题攻关,攻克场地岩土工程疑难问题,填补了国内关于湛江岩土研究的空白,“湛江钢铁基地地下水土腐蚀性及防治对策研究与应用”这一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设计阶段,通过精心的方案论证和优化设计,工程投资由 690亿元下降到 415 亿元的同时,全厂铁素利用率、吨钢占地面积、固废综合利用率、劳动生产率、铁水运输距离等多项经济技术指标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在项目建设中,烧结环节,采用烧结机综合密封技术、高效节能液密封环冷机技术及装备能力居国际顶尖水平,漏风率控制在 25%以下,远低于传统的密封技术的烧结机漏风率 35%~50%。焦化环节,首次采用的国内焦化行业煤气净化系统比现有最大单系统煤气处理能力相比,设计处理能力提高了 31%。高炉工程,采用自主研发的新型无料钟炉顶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大大降低投资成本等。

作为宝钢“二次创业”的核心项目,湛江钢铁基地致力于打造成“全球排放最少、资源利用效率最高、企业与社会资源循环共享”的绿色钢铁基地。为此,中冶集团大胆选用脱硫脱硝、厚板控冷控轧等新技术,脱硫效率达 95%以上;建设全封闭式原料厂,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 98%以上、废水100%处理,实现污水“零排放”,含铁尘泥 100%厂内循环使用等。

此外,中冶集团打造的世界首个含铁综合固废处置中心,90%以上的废渣可以返回高炉作为炼铁原料,这在国内是首家实现含铁尘泥100%的厂内循环使用。据了解,湛江钢铁项目应用了100多项节能环保技术,确保了项目满足了国家对重工业行业的特别排放要求。吨钢二氧化硫排放 0.407公斤、烟尘排放 0.363 公斤、耗新水量 2.9 立方米,达到了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湛江钢铁的环保投资占到静态投资的14.5%以上。

湛钢的“磁场效应”

据《国资报告》报道,宝钢湛江钢铁项目曾经因为规划于行业繁荣期、建成于行业寒冬期,一度被认为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而不被看好。该期刊为国务院国资委主管,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

然而,自2015年9月1号高炉点火启航、满负荷运转至今,其通过先进制造技术生产出来的汽车、家电、机械和建筑等行业用板,以及船用板、管线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等优质产品,市场占有率迅速蹿升,“走出去”也初见成效,由此带动的钢铁配套项目将湛江经济也推上了新的台阶。在钢铁去过剩产能背景下,如何看待湛钢的批复修建,前述报道给出三条理由。

一是去产能。为了建设湛江钢铁基地,宝钢缩减了其上海基地的产能,并整合淘汰了广东省境内的落后产能,据悉,上海、广东两地减少的总产能为2000多万吨。湛江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盛更红称,湛江钢铁不仅是“减量置换”来的,总产能有减无增,还对能耗、环保等进行了优化调整,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二是降成本调结构。华南地区是国内最大的钢材消费市场,也是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的重要入口,还是东南亚市场的最近出口。 三是定位高端。湛钢不生产粗钢,而是精做高级碳钢精品板材。湛钢应市场而动,不搞同质化、低段位的恶性竞争,既能打破中国钢铁业长期存在的“北钢南运”的布局弊端,也能大大缩减物流运距,辐射海内外。

据《湛江日报》报道,湛江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湛江钢铁项目可以带动17大类200多个产业链项目建设。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依托钢铁项目,该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了首期4500亩的钢铁配套产业园,目前已经落户项目59个、总投资125亿元,在建项目37个、投资67亿元。目前湛江钢铁正充分发挥钢铁产业航母“磁场效应”,积极开展产业链上下游招商,延伸钢铁产业链条,全力打造航母式产业集群。

湛江钢铁得以获批,同时也在于国家钢铁产业实现优化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广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区域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综合考虑。对广东来说,省内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以湛江为代表的整个粤西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新建的湛江钢铁基地,可以使粤西地区成为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

不久前,在二号高炉点火之际,《湛江日报》采访湛钢相关负责人分析称,可以预见的是,一号、二号两座高炉同时快速运转,生产规模扩大,产能产量将迅速提升,经济效益将更加凸现。尤其是东南亚制造业正在兴起,钢材市场需求量巨大,湛江作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是我国距离东南亚海上航程最短的城市,湛江钢铁2号高炉投产后,可以向东南亚大量出口钢材产品,进一步拓宽湛江工业经济、外贸经济的发展前景。

对于湛江来说,湛江钢铁更像是不能错过的机遇。1984年5月,湛江与天津、上海、大连、温州等14个城市成为沿海开放城市。但在过去的20多年中,湛江的发展却难尽如人意,在沿海开放城市中较为“落寞”。经济数据不仅远远落后于珠三角的几个城市,2011年在广东全省21个地市的排名中也仅位列第9。尤其是定位于粤西地区中心城市的湛江,经济总量尚不及粤西地区的另一个城市茂名。

为了实现赶超,在湛钢落地后,湛江提出到2016年,将基本建成以钢铁、石化及造纸为龙头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广东新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全市生产总值在广东的排名将“坐六望五”,全力冲刺广东前五位。目前,东海岛铁路完成52.6%投资、东雷高速加快建设,岛内初步形成“一环、三横、四纵”的路网布局,中央商务区、医院、中学、科技文化交流服务中心等有序推进。东海岛正在从一个渔岛,逐渐蜕变为一座现代工业新城。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