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伦敦金融城高官:脱欧后的英国仍是中国金融合作首选伙伴

第一财经日报2016-08-08 21:46:00

责编:方向明举报

在英国公投做出脱欧决定之后,英国曾经最坚定的留欧群体——伦敦金融城要如何面对这一让他们黯然神伤的事实?与伦敦金融城日益关系紧密的中资金融机构又应如何掌控“脱欧”风险呢?

“接下来的优先选项包括,英国希望保持‘护照特权’,以及保持通向欧洲市场的最佳市场准入。”伦敦金融城政策和资源委员会主席包默凯(Mark Boleat)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实际上,在英国脱欧之后,英国新财政大臣哈蒙德在上任10天之内就出访中国并在北京与中国高级别官员进行双边对话。作为少数参与了这次会议的英方高级官员之一,包默凯在近日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他对记者表示,在会谈中他感觉中方并没有特别被脱欧这件事情困扰:“可能对此表达了惊讶,但是并没有像之前我预想的那样会有很大的影响。”

包默凯还透露,哈蒙德在会谈中指出,英国仍乐于成为中国在金融领域的首选合作伙伴。

伦敦金融城政策和资源委员会主席包默凯(Mark Boleat)

希望更多中资金融机构赴英

据记者了解,在访华期间,哈蒙德在中国银行总行参加了中英金融服务圆桌会,与包括中国银行总行行长田国立、中投公司副总裁居伟民等在内的中国政府企业代表商谈中英两国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前景。

随后他还同中国投资者进行了闭门晚宴,向中国投资者再次表明,英国将继续保持经贸对外开放,其低税率经济政策具有极大竞争力。

在脱欧之后,英国政府从不同层级对中国释放了两方面信息:其一,试图同中国签订一份自由贸易协定(FTA);其二,英国仍向中国的投资开放,并希望加强金融合作,实际上,在脱欧结果出炉后的一个工作日,包默凯就在忙于聆听在伦敦的中资金融机构的意见。

多年以来一直见证中英金融合作的包默凯表示,此次哈蒙德访华期间,“同中国商谈的是,希望更多的中国金融机构可以来英国运作。”

此前,英国脱欧后,各界对于上海与伦敦股市互通的“沪伦通”或有所延迟抱有担忧。此次包默凯则以此举例,证明两地交易所在脱欧公投后合作并未停止。他补充道:“当然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仍是中国自己需要做出的决定。”

在被问及英国政府是否可以延续前届政府同中国在商业上的一系列承诺时,包默凯表示:“英国前财政大臣奥斯本此前对中国做出的深层次的承诺,也可能同他个人的背景有关,他的母亲曾在中国工作。不过,新财政大臣哈蒙德表示他乐于继续维持同中国之前的关系,且英国仍愿意成为中国在金融领域的首选合作伙伴。”

伦敦金融城内最大的金融游说组织TheCityUK也于8日发表报告,为伦敦金融城勾勒脱欧之后的蓝图,提出伦敦应当在关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同时,加速在中国和印度金融市场的推销力度。目前伦敦已成功超越新加坡成为全球第二大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

TheCityUK提出,伦敦金融城应该尝试从不断增长的行业,如消费、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方面吸引发债,而中国企业则有很多这样的国际债券发行的可能性,这也可以使上述企业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变得更加容易。

难以消除不确定性

在讨论“什么是对于金融城而言最优的选择”时,一向沉静的包默凯也对记者说出了这样忿忿不平的话:“我们当然想留在欧盟里面,可惜我们没得到这个选项。”而接下来的次优选择就包括保持“护照特权”,以及保持通向欧洲市场的最佳市场准入,他表示。

TheCityUK也指出,伦敦金融城最重要的是要保住“维持在单一市场护照特权的机制”。目前,英国财政部正在召集包括伦敦金融城、英国工商业联合会等组织协商同一立场。

包默凯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各方都在衡量,尚无统一结果。

“如果不能持续这项权利,将对一些中资银行造成影响。但对于那些在欧洲比如卢森堡等国已经有分支机构,有没有这项权利对于它们来说都不是一个大问题。”他表示,“不过所有的大金融机构都必须为此调整业务结构。但我们在伦敦就是要确保不要丧失业务。”

包默凯也指出,不要期待一个不现实的愿望清单,这也不是英国政府想要的。英国政府现在想知道的是,如果英国脱欧意味着丧失5%的投行工作,也许这可以。如果这意味着丧失30%的投行工作,这对税收将产生什么影响?

实际上,目前的这种衡量以及脱欧后果所产生的种种不确定性已经对英国市场造成损害。包默凯坦言,“目前当人们问我们跟欧盟是什么关系的时候,这问题有点困难,因为我们没法回答他们。”

根据英方统计数据,退欧公投后英国劳动力市场呈现直线下滑的趋势。根据英国招聘与就业联合会(REC)的一项最新调查,企业上月招聘的固定岗位数目出现2009年5月以来最大降幅。另外,REC发布的月报显示,7月固定岗位起薪增幅为三年多来最低。

包默凯表示:“不确定性是有害的,我几次向政府指出这一点。但似乎有一种看法是不确定性没多大关系,因为现在还没有什么大机构离开。”

他也坦承:“直到英国同欧盟就脱欧事宜谈妥之后才能摆脱此种不确定性,所以英国和不确定性恐怕要相守一阵子了。”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股票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