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我国钢铁业将在2020~2025年大规模推进兼并重组

第一财经2016-09-20 17:30:00

责编:胥会云举报

作为去产能的关键领域,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引发强烈关注。

19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八十七期“经济每月谈”邀请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兼行长李若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局副主任吴越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副会长迟京东权威专家共话“化解过剩产能的思路与出路”。

迟京东认为,今后钢铁业的发展将以兼并重组为主导方向,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盲目扩张。只有通过重组,才能够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才能解决钢铁行业当前遇到的很多困难和问题。

迟京东否定了首钢和河北钢铁合并的传言,并指出,下一个国家推动的兼并重组对象将是鞍钢和本钢,到年底可能就会对外公布。不过,鞍钢股份、本钢板材20日晚间双双发布澄清公告称,两家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对重组事项并不知情,同时两家上市公司均表示,目前无任何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兼并重组,优化产业布局

日前,宝钢股份的控股股东宝钢集团和武钢股份的控股股东武钢集团的联合重组方案已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并上报国务院。

迟京东表示,宝钢与武钢的兼并重组是钢铁产业兼并重组示范性的第一步,今后钢铁业的发展将以兼并重组为主导方向。

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推进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处置僵尸企业的指导意见》。迟京东透露,到2025年,中国钢铁产业60%~70%的钢产能要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团里面。上述大集团将由3~4家8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6~8家4000万吨级的钢铁集团及专业化集团组成。

对于兼并重组的总目标,迟京东称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今年到2018年,以去产能为主,同时要对下一步的兼并重组作出示范;二是2018年~2020年,围绕兼并重组的政策进行完善;三是2020~2025年大规模推进兼并重组。

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着诸多问题,产业分散、同质化竞争严重、上下游供需不平衡、高端产品仍有较大探索空间等都受到业内关注。

迟京东认为,国内的钢消费开始进入下降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产和消费环境变化,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GDP、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在回落,这对钢铁的直接影响是单位GDP粗钢消费强度在回落,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粗钢消费强度在下降,直接导致对钢的消费是下降的。

李若谷则认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标准低”。钢材标准低,建筑标准也比较低。钢铁行业产能分散的问题也相当严重,行业集中度低,产业布局分散,滋长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和个别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并带来环保问题。

对此,李若谷建议,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就要提高标准。炼钢标准要提高、钢材建筑标准要提高。随着标准的提高,生产不了或者成本比较高的企业就会被淘汰。李若谷还主张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提高钢结构在整个建筑行业的百分比以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40%-50%。从“钢混结构”变成“钢结构”每平方米要贵200多元,国家可以用减税或其他办法免除建筑企业的成本负担以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

加强国际产能合作

化解过剩产能的另一条出路是国际产能合作。吴越涛表示,产能过剩是一个全球化的概念。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市场是一个统一的市场,供应和需求都是全球性的,产能的问题也不例外。全球性的概念说明产能过剩并不存在只有中国过剩的问题。

李若谷认为,国际产能的合作和国际产能的转移是化解钢铁产能的一个有效方法。比如非洲、印尼等国家和地区有着非常广阔的大市场,钢铁也有非常大的缺口,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对钢铁的需求量非常大。

吴越涛表示,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现在对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有利时机,原材料、建材价格很低,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去大力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表明,1亿元的铁路建设就能够提供3千多吨钢材的需求,如果把这块蛋糕做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为去产能起到好的效果。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也是希望和这些国家共赢挑战、共同发展,可以积极走出去。

迟京东表示,中国的钢铁产能国际合作一定要回归到企业、实体,搞国际产能合作是要赚钱的,是要有效益的,没有效益的东西是政府援助,不叫走出去,钢铁企业今后无论搞什么形式的产能合作,什么形式的走出去,一定要以效益为中心。

记者了解到,许多钢企已经开始“走出去”,布局国际产能合作。比如河钢唐钢通过控股德高公司,拥有了全球布局的营销网络,目前正在推进的并购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项目,将有望实现河钢集团向欧洲等发达地区深度布局的目标。

日前举办的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已签下80 个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合作金额超过 50 亿美元。该展会还举办国际产能合作对接会等活动,重点推动与钢铁、铁路、电力、有色金属、建材、工程机械等优势产能相关的中国企业与东盟方现场对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股票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