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放飞“灰天鹅”:欧元命运再受考验

第一财经2016-12-04 08:09:00

作者:周艾琳    责编:于舰

2016年,一切不可能纷纷变成了可能——先是英国脱欧,再到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因此看似杀伤力并没那么强的“意大利修宪公投”也令各界担忧。既然是已经预想到的事件就不能称为“黑天鹅”,暂以“灰天鹅”来代表既存的不确定性也不为过。

不得不问的是,这个在北京时间12月5日开启的修宪公投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公投?公投胜算究竟多大?一旦失败,意大利是否将同样面临英国脱欧般的风险?这对欧元、欧盟一体化前景意味着什么?这又对全球经济、金融市场有何深远影响?一切疑团都有待解开。

“目前来看,公投落败的可能性不小。”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让莫内讲席教授丁纯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首先,就民主本身而言,意大利总理伦奇(Matteo Renzi)可以说修宪公投是为了集中权利、易于改革推行,但外界也可能将其理解为‘搞独裁’;第二,历来公投本身都是变了味的,变成了百姓对当前政治、经济状况的反对。此外,不少意大利人认为,尽管伦奇是坚定的的改革派,但似乎缺乏实质。”

不过丁纯也表示,即使修宪公投失败,也不代表支持脱欧的五星运动党就一定会上任、举行真正的脱欧公投,现任政党仍可能重新组阁,且欧元以及欧洲一体化前景是暂时因民粹、经济不振而停滞,但高度一体化的现状仍使得利大于弊,只是未来欧元、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将如何推进,这将考验欧洲政治家的智慧。

修宪公投不等于脱欧

需要明确的是,虽然称为“公投”,但修宪公投不等于脱欧。英国在6月25日举行的全民公投则是直接决定脱欧与否。不过,一旦修宪公投失败,且民粹党上台,则可能会触发脱欧公投。

为何伦齐政府会开启此次修宪公投?

本届意大利政府(内阁)并非传统大选产生,而是2014年时前内阁解散后临时组建,因此根基不稳,其合法性总是遭到在野党的攻击。同时现任政府在参众两院并不具有全面优势,仅对众议院(席位50%以上)有掌控权,在参议院中席位则不足40%。由于参众两院具有均等的立法权,因此,为了加强内阁既有的权力,获取两院的控制权,利用效率低下作为理由提出修宪公投,以此来削弱参议院巩固当前的政权。

通过此次修宪,伦奇希望将参议院从现有的315名议员减至100名,参议员由直选产生改为由中央政府从地方议会中挑选;此外,将剥夺参议院的立法权,将这部分权力分散到基层。

其实自二战结束以来,意大利已经出现了65届政府更迭,在伦奇看来,意大利的核心问题在于制度的瘫痪,因此他认为只有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政府才能防止利益团体阻挡改革推进,因此伦齐认为必须通过修宪来使改革更易推进、使国家更便于治理(governable)。伦齐也表态,一旦公投失败,他将辞职。

其实,伦齐的改革雄心从起上任伊始就已经体现,其“1000日改革计划”于2014年9月1日正式启动。他表示,该改革计划将使意大利摆脱过度的官僚主义,最终实现长期承诺的变革,该计划结束时,意大利将会变得更加勇敢、更加简单、更加有竞争力。伦齐承诺,政府将抓紧进行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向中产阶级进行倾斜。此外, 伦奇当时也表示将简化民事司法制度以及加大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

万一公投失败会如何?

丁纯认为,此次公投失败的可能性不小,意大利主要反对党多数不赞成这项修宪公投。

最新民调显示,赞成和反对的人数比例分别为55%和45%,但其中仍有13%的投票者表示犹豫不决。

当前令人最为担忧的是,一旦修宪公投失败,民粹政党上台概率攀升,而五星运动则属于在野党中的民粹政党,其支持率较高(今年地方选举中仅比主要执政党民主党的支持率低0.01%;前五大城市竞选第一、四大城市市长中获胜;2013年大选时得票率已是众议院第一大党,参议院第二大党),且其对欧盟现状不满。因此,若五星运动党上台,则可能效仿英国启动退欧公投,增加了意大利退欧的风险。

不过,丁纯认为,并不必过度担忧意大利脱欧。首先,根据历史经验,即使伦奇辞职,也可以组成专家型临时政府过渡(technocratic caretaker government),五星运动并不会100%上台;此外,即使上台,意大利脱欧的概率也不能和英国同日而语,欧盟对于意大利的重要性远大于英国。

他表示,英国脱欧并非欧洲一体化的生存危机。“英国是欧盟大国,但并不是德国和法国、意大利这样的欧元区核心成员国,英国曾一直是欧洲联合的旁观者,加入欧盟也没有成为完全成员国,欧盟一体化取得的两大最大成果——申根协定和统一货币,英国均置身其外。倘若意大利、法国和德国脱欧,对于欧盟才是灭顶之灾。”

早在英国脱欧后不久,法国舆论研究所与6月28日至7月6日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支持留在欧盟的德国民众为81%,比上次2014年11月调查时增加了9个百分点;在法国,民众支持率67%;意大利为59%,西班牙81%。

令人担忧的意大利经济

比起公投,政治不确定加剧意大利经济颓势、继而冲击全球市场的可能性,已经引起了各界更大的关注。

欧债危机以来,意大利仍复苏乏力,其也被视为威胁欧元前景的风险因素。

丁纯表示,意大利人均GDP仍定留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水平,劳动力市场僵化,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近年来持续上升至18%高位,仅次于希腊,位居欧洲第二;其债务对GDP占比高达133%,在欧元区中位列第二。如果意大利债务违约,那么将出现救助乏力的情况。

“英国脱欧的冲击引发全球对欧洲的担忧,这也彻底暴露了意大利经济金融风险,加速投资者逃离意大利银行股,”丁纯告诉记者。眼下,意大利银行业的困局似乎是最危险的。英国脱欧后的第一天,意大利部分大银行股价暴跌逾20%。7月初,意大利与欧盟委员会关于银行债务重组谈判陷入僵局的消息传出之后,银行违约概率激增,意大利第三大银行西亚纳银行的CDS价格飙升。

此前,欧洲银行业管理局公布的一项最新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意大利西雅那银行在本次测试中垫底——核心资本充足率在设定的环境中降至-2.2%,如果该行的坏账得不到妥善解决,将有可能引发意大利银行危机,造成整个欧元区的银行业混乱。

在担心意大利脱欧、欧元区解体之前,更令金融界人士担心的似乎是“欧债危机2.0”。

欧洲一体化前景考验政治技巧

若将眼光放得更远,意大利的乱局将可能重创欧洲一体化进程。

“英国走了之后,意大利就是欧元区的三巨头之一,公投失败就意味着改革失败,加剧政坛混乱,即使不脱欧,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领导,整体结构性改革就会更加拖延,意大利会渐渐衰弱,整个欧洲一体化就会更加危险。”丁纯告诉记者。

当前,欧洲一体化极度考验欧盟的政治技巧。

丁纯介绍称,欧盟分为两派,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代表的“联邦派”主张,欧盟有必要通过更多的一体化措施来克服危机,包括在欧债危机方面,加强欧元区一体化,解决制度缺陷问题;在难民危机方面,形成欧盟统一的难民政策,增加欧盟机构边境管制权利;在应对恐袭方面,应将成员国情报交流机制化。

另一派可称为“政府间主义者”,例如英国领导人。

除此之外,也有观点指出,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认为,任何推动新一体化的想法都是不合时宜的,必定会遭到民众的反对,这一派在英国脱欧后明显占据了上风。“联邦派”的“更加欧洲化”的设想若要实现,则需要交出“更多主权”、赋予欧盟更大的权利。但由于近年来欧盟成员国国内极端主义、民粹主意势力崛起,各国政治家一直对签署新条约的想法十分谨慎,而英国脱欧对“联邦派”而言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然而丁纯也强调,欧洲一体化走过了几十年,政治、经济、外交的一体化程度已经很深,利益仍大于弊端,且解体成本巨大。当前,如果要让各成员国继续甘心让渡一些利益,就必须强化其对欧盟的“认同”。

一方面,在民粹主义盛行的当下,如果容克等急于希望深化一体化进程、逼迫成员国加速让渡主权,一体化可能适得其反,因此此时“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但丁纯也表示,“欧盟就好比骑自行车,若不用力往前骑,就会自行倒退,因此这时极度考验欧盟领导人的政治技巧。”

欧元/英镑的套利机会

最后,一切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都意味着金融市场波动性将会抬头,交易员又爱又恨的外汇市场好戏也即将上演。欧元/英镑货币对(EUR/GBP)或呈现趋势性套利机会。

国际顶级投行摩根士丹利在2017年前瞻中表示,“欧央行的持续宽松政策,以及欧洲政治不确定性将利空欧元。”

在上一次议息会议上,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没有人想要突然停止QE。”他称,每月800亿欧元的债券购买计划将持续到2017年3月末,有必要的话,会将该计划延期。

另一方面,摩根士丹利也预计,英国未来已经没有新的利空,2017年1季度或迎来最后一波贬值。该行预计2017年底欧元兑英镑目标位0.77。2017年1季度或迎来英镑的最后一波贬值。之后英镑将维持在此水平,由于欧元区的政治不确定性增加,因此可以逢高卖出欧元/英镑,2017年底目标位0.77。

12月1日,欧元集团主席Dijsselbloem表示,欧盟可能找到让英国获得单一市场准入的方法;同一时间,英国退欧事务部长David Davis表示,若获得单一市场准入的最佳协议需要,英国将考虑向欧盟缴纳预算付款。两位官员讲话期间,英镑大涨近80点,对美元升至1.259附近,英镑至此已经反弹到了10月8日闪崩10%的起点。

举报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