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哲解读中国平安核心竞争力:30年积淀“流程+制度+文化”

第一财经2017-03-23 19:28:00

作者:安卓    责编:林洁琛举报

时下,推动综合金融布局已经成为国内金融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共识,然而,真正能够将不同金融业态有机融合在一起,而不仅仅是作出“1+1=2”这样的企业,中国平安是其中之一。

在中国平安的2016年报中,仅合并财务报表的下属子公司就已超过80家,遍及金融触手能达的任一角落。

在3月23日下午召开的中国平安2016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解释说,中国平安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其内部庞大体系的整合,最终为前端客户呈现出极致化的体验。

截至2016年底,平安集团个人客户数达1.31亿,较年初增长20.1%,当年新增客户3842万,同比增长25.0%;互联网用户规模达3.46亿,较年初增长43.4%。截至2016年底,客均合同数2.21个,较年初增长8.9%。2016年,平安集团实现客均利润311.51元,同比增长7.8%。

“我经常对我的同事们说一句话,我们要‘三十年磨一剑’,这不夸张,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一块一块的做,一个一个流程、一个一个计划去打造的这样的模式,到了今天公布的业绩可以看到,平安的用户数、金融客户数在快速增长,客户迁徙数也在快速增长,平安每个客户拥有多个产品,客均利润和客均产品数都在增加。”他说。

马明哲表示,这30年来,中国平安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线上、线下每一个客户的接触点都设置了监测指标,致力于优化整个客户服务流程,如今,这套体系也越来越成熟。而在这个体系中包含三点重要维度:制度、流程和文化,“这是平安的核心竞争力。”

2016年,中国平安旗下银行板块出现了较大的管理层变动,原行长邵平及其团队离场,以谢永林为董事长、胡跃飞为行长的新管理团队入场。

另外,平安银行也为适应外部经济形势,积极谋求转型,制定了全面向零售银行转型的战略目标:打造“SAT(社交媒体+客户端应用程序+远程服务团队)+智能主账户”为核心的智能化、移动化、专业化的零售银行服务;坚持“三化两轻:行业化、专业化、投行化、轻资产、轻资本”的大对公业务经营思路,促进公司和同业业务协同发展;实施公私联动,为零售业务发展提供配套支持。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