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主要城市人口增量:广深领跑 两大区域流入最多

第一财经2017-05-09 17:10:00

作者:林小昭    责编:李秀中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提高和经济进入新常态,人口流动也逐渐减缓。尤其是产业转移和中西部经济发展加快,农民工就近就业的比例日益提高后,人口的跨省流动明显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哪些城市的人口增长最快?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对28个一二线城市2016年常住人口增量的变化统计梳理发现,2016年,有11个城市的人口净增量超过了10万,其中人口增量最多的五个城市是广州、深圳、重庆、长沙和杭州。从地域分布上看,人口流入地主要集中在珠三角、中部的长沙、武汉和郑州以及上游的重庆等地。

需要说明的是,成都等部分重点城市由于尚未公布2016年的详细数据,另有部分重点城市由于只公布户籍人口数据,而未公布常住人口数据,因此在此没有纳入统计。

广深领衔

地处珠三角的广深两个一线城市,2016年人口增量都超过了50万。数据显示,2016年广州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400万人,达1404.35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了54.24万人,增量居四大一线城市之首。

广州常住人口的增加与近两年广州产业发展有关。由于在四个一线城市中较低的房价和生活成本,使得不少制造业巨头将广州作为重要的投资地。近两年思科、GE、富士康等巨头先后布局广州。

例如,4月27日,主题为“创新高地 思科智城”的思科(广州)智慧城项目动工活动在广州市番禺区举行。该项目坐落于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启动区的核心区,毗邻广州大学城,思科将携手其全球合作伙伴搭建万物互联云平台,建设高标准智慧产业体系,打造一个千亿级的智慧产业集群,可创造7万-8万的就业岗位。

目前,世界500强已有288家在穗落户。今年一季度,广州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08家,增长40.3%,实际使用外资18.86亿美元,金额规模居全省第一。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随着思科、GE等巨头的落户,未来一两年广州经济增长将明显提速,产业发展将带动大量人才进入。

另一个一线城市深圳2016年末常住人口1190.84万人,较上一年增加53.0万人。其中,去年深圳户籍人口增加49.8万人,这与去年深圳大幅放宽落户条件紧密相关。作为一个人口过千万的超大城市,深圳的户籍人口仅300多万,人口结构出现严重倒挂。去年8月,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户籍人口比例及结构优化。其中,新的人才引进政策将纯学历型人才入户条件放宽至大专。

正是在广深的带动下,广东去年人口呈现加快流入的趋势。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末,广东常住人口为10999万人,人口总量比上年净增150万人,增长1.38%,增幅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分年龄段看,15-64岁(成年人口)8164.05万人,占比74.22%,劳动适龄人口负担略有减少。

广东省统计局分析,2016年广东常住人口向珠三角超大城市集聚势头未减,珠三角5998.49万人、东翼1735.58万人、山区1672.47万人、西翼1592.46万人,分别占人口总量的54.54%、15.78%、15.20%和14.48%。与上年相比,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的人口数量分别增长2.11%、0.48%、0.58%和0.50%。

在珠三角中,广州、深圳两个超级大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增加最多,分别比上年净增54.24万和52.97万人,两市人口增幅占同期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量的86.31%。相比之下,东莞和佛山两座制造业大市的人口增量就少很多,分别只增长0.73万人和3.21万人。

28个一二线城市2016年人口增量

重庆、长沙、杭州闪亮

在广深之后,增量较多的还有重庆、长沙、杭州这几个二线城市。其中重庆去年的增量达到了31.88万人,仅次于广深,位居第三。

此间的一大背景是,重庆总面积达到了8.24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达到了3000多万,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这其中郊县的人口就占了至少三分之二。过去郊县的人口除了流向主城区外,更多流向了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但近几年,随着一系列电子巨头的落户、重庆经济的高速增长,郊区县人口很多就不再流向沿海,而是选择留在重庆,进入重庆主城区工作。

长沙去年的人口增量达到了21.34万,位居全国第四。长沙的人口增长与重庆有类似的原因。第一财经此前的一项统计显示,从2005年到2015年,长沙经济增长了460%,位居主要一二线城市之首。过去这些年,长沙主打产业装备制造业、文化产业、医药、汽车等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以装备制造业为例,近年来长沙涌现出了三一重工、中联、山河智能等在国内响当当的装备制造企业。

与长沙、重庆依靠工业制造业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大量流入不同,地处长三角的杭州之所以能在外向型经济受阻、沿海城市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人口增量领跑沿海二线城市,靠的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信息经济产业。尤其是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等为代表的新实体经济、战略新兴产业对杭州经济转型升级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杭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杭州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2688.00亿元,增长22.8%,占GDP的24.3%,提高1.3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0%。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数字内容、软件与信息服务、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五大产业增速超过平均水平,分别为45.2%、45.1%、35.0%、28.8%和28.2%,其中电子商务产业已连续6年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继续位居中国“电商百佳城市”首位。

在信息经济的带动之下,多个代表一线城市竞争力的指标领域,杭州已经与一线城市并驾齐驱。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流入。

除了这五座城市,武汉、郑州、天津的人口增量也都超过了15万大关。武汉和郑州作为中部人口大省的省会,在去年一起进入到国家中心城市的行列,对周围人口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不过,也有些中心大城市的人口流入在不断放缓。比如天津,在2014年的前几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年增量都超过了50万。近两年,在区域经济增速适度放缓的情况下,天津的人口流入速度也明显放缓。2015年和2016年的增量分别为30.14万人和15.17万人。

另外,与广深相比,京沪两座强一线城市的人口增加都十分有限,分别只有2.4万和4.43万。这是因为目前京沪人口都已经超过了2000万,出现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大城市病”。为了从病根上破解这些问题,京沪相继提出了人口控制和疏解的政策,并设立了严格的人口红线。

“如果京沪不控制,那么京沪人口增长的总量和速度不会比广深差,因为京沪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比广深要大很多。”彭澎说。

这两大区域流入最多

从增长率看,28个城市中,有14个城市2016年的人口增速超过了1%,其中,深圳增速达到了4.65%,位居各大城市首位。2014年到2016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量分别为15万、60万、53万。可见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的带动下,近两年深圳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也大量流入。与深圳相似,广州去年的人口增速也达到了4.02%。

在这两个一线城市之后,长沙去年人口增速达到了2.87%,高居第三。杭州和贵阳分列四、五位。郑州、厦门、武汉、西安和济南分列六到十位。

综合增量和增速来看,2016年,人口流入最为明显的地区主要是来自珠三角和长江中上游的中心城市,如广州、深圳以及长沙、武汉、重庆等地。其中,随着近几年广东转型升级成效步伐的不断加快,广深两座一线城市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也不断壮大,吸引了大量外来人才的进入。

在长江中上游以及郑州,近几年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这些地方到长三角和珠三角更加方便。加之产业布局和调整效果不错,产业结构比较均衡,吸引了珠三角、长三角大量企业转移落地。比如苏南地区的笔记本产能相当大一部分已经转移到重庆、武汉等地。这些地方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等产业都得以快速发展。

以手机产业为例,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对2016年各省份的手机产量对比发现,去年重庆和河南的手机产量突破了2.5亿台,贵州达到了1.3亿台,分列全国二到四位。随着产业崛起,这些区域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区域中的中心城市人口流入不断加快。

相比之下,绝大多数的沿海外向型城市人口增速相对有限,尤其是一些以传统外贸出口城市,受制于国内各类成本问题和外贸出口受阻,制造业增长也相对缓慢,不少产业已转移至中西部地区,因此这些城市的人口流入也明显减缓。

随着产业转移和中西部经济发展加快,农民工就近就业的比例日益提高。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2016年,外出农民工增速呈逐年回落趋势,增速分别为3.4%、3%、1.7%、1.3%、0.4%和0.3%。外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62.8%逐渐下降到2016年的60.1%。

举报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