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机构解读国常会精神

第一财经2018-07-24 11:22:50

责编:李燕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确定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一是,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三是,加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出资到位,努力实现每年新增支持15万家(次)小微企业和1400亿元贷款目标;四是,坚决出清“僵尸企业”,减少无效资金占用。

多家机构连夜发了报告,整理如下:

申万宏源宏观:财政宽松可期 基建有望修复

申万宏源高级宏观分析师王健认为,整体来看,会议进一步确认了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方向,并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前期偏紧的财政政策有望边际宽松。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组合,也需要财政宽松予以配合。上半年财政支出偏慢,下半年积极财政仍有空间,预计基建将有所改善,部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海通宏观:有放水但没漫灌,减税值得再加码

海通宏观姜超认为,这次稳投资和以往有四大区别:一、以往都是大水漫灌,这次有放水但没漫灌。二、没有走地产泡沫老路。三、基建投资托底,但没有大干快上。四、减税鼓励研发创新,刺激高端制造业投资。 综合来看,目前政策出现微调,货币政策转向中性偏松,积极财政更加积极,有助于缓解下半年经济下滑的担忧。但是从根本上来讲,靠基建和地方融资平台举债来发展经济,其实还是在加杠杆,已经用过很多次了,而且边际效用递减,可以短期有效但是长期无效。真正值得肯定的是给企业研发、新经济减税,而且希望还能有更大力度的减税政策出台,把钱给居民企业自己花,那么经济会更好更有效率。

广发策略:财政临门一脚,A股绝处逢生,看好周期反弹

广发策略认为,财政临门一脚,正式确认信用缓和信号。先前货币金融政策已转向宽松,包括央行定向降准、证监会化解股权质押风险改善资金供求关系,一行两会发布节奏缓和的资管新规配套细则;积极财政政策是临门最后一脚,在重要会议前财政与金融形成统一合力。绝处逢生的反弹已经确立,看好周期反弹。方向明确:优先配置财政政策潜在发力方向的基建产业链(建材/钢铁/建筑),从PB-ROE角度来看,性价比较高的银行、煤炭、机械等行业也会迎来估值向上修复的机会。

华泰宏观:国常会财政更积极基建将触底反弹

华泰宏观李超表示,未来如果政策以扩大内需为导向,并稳住基建投资,信用扩张的周期性行业会出现机会,未来将受益基建相关行业,基建投资增速可能触底反弹。会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结合此前理财细则,有助于改善城投平台可能违约的预期,利好城投债。此外,李超认为信用债已经迎来左侧交易拐点。目前专项债主要分为土储债、公路债和棚改债,这三个领域将是基建发力的重要方向。

中信宏观:下半年宏观政策的“微调预调”已经开始部署

中信宏观表示,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重在部署2018年下半年政策“预调微调”。下半年经济仍然有望平稳增长,并不存在大的衰退风险。中信宏观认为有几个方面可能带来显著的变化:一是目前全口径的基建投资增速只有3%左右,未来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企稳甚至回升,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负面影响边际减弱;二是在央行政策的支持下,信贷增速有望回升,有效补充表外融资的回落,支持信用扩展速度触底回升;三是将逐渐允许采矿业、制造业等周期性行业进行资本开支扩展,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维持在6%以上,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形成支撑。

中信建投宏观:外部制约,政策微调,主线延续

中信建投宏观对7月23日国常会内容的整体理解是,在外部环境制约下,货币与财政政策有所调整,并且未来“相机抉择”特征更为明显,但支持实体经济与小微企业融资等政策主线仍然延续。减税降费+信贷鼓励+融资担保,支持中小企业依然是主线。预计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将会有所修复。

国信策略:政策明确转向,压制股市的两座大山会被移去

国信证券分析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明确政策转向,未来有望进入“宽货币”+“宽信用”阶段。预计未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有望更为积极,经济周期将进入到“宽货币”+“宽信用”阶段,社融和M2同比增速回升后续有望看到。伴随着政策的转向,预计后续“社融同比大幅回落”、“信用利差大幅飙升”,这两座此前压制股市的大山将会被移去。

招商证券宏观: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示下半年政策动向

招商宏观张一平认为,下半年表外融资对社融增速的拖累将有所减缓,剧烈去杠杆的风险下降,结构性去杠杆依然是当前去杠杆工作的指导方针。下半年货币政策的主要矛盾焦点不是还有几次定向降准,而是如何提高政策传导机制。改变当前宽货币紧信用的割裂局面需要财政政策、结构性改革措施的配合,货币政策孤军奋战难以解决此种困境。这正是本次国常会提出“更好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意义所在。预计下半年投资需求将有所改善,一方面新动能占主导地位的制造业投资在企业进一步减负后增速将继续回升,另一方面基建投资剧烈下滑的局面将结束,基建投资需求将边际改善,民间投资的贡献将进一步提高,配合消费的压仓石作用,年内经济失速下滑风险明显下降。

国盛证券宏观:下半年信贷和社融有望双双转好

国盛证券宏观熊园团队表示,会议释放了政策会进一步放松的信号。下半年财政大发力,着力点是减税和地方专项债提速,下半年基建大概率会止跌企稳。此外,货币进一步趋松,信贷和社融有望双双转好,破刚兑的可能性下降。下半年经济继续表现为“向上无弹性,向下有韧性”,预计全年GDP增长6.6%左右。

太平洋证券:扩内需预期再加强,继续阶段性看多钢铁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杨坤河称,需求预期持续扭转,钢铁受益更多,有色受益稍弱。大宗商品价格主要受供需基本面及流动性两方面影响,基本面最终落脚于需求。本次会议提出支持扩内需调结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延续了今年以来几次降准的政策意图。但内需的改善更多利好钢铁,全球定价的有色品种受益稍弱。本次会议提出文件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下半年货币及财政政策在扩内需中,可能有进一步边际宽松的趋势。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