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韩签署贸易修订协议,韩方代表称曾做“最坏的打算”

第一财经2018-09-25 20:00:38

作者:权小星    责编:盛媛

当地时间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共同签署了美韩自贸协定修订协议。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双方达成的协议,修订后的协议和原协定主要的改动在于,韩国将每家美国车企对韩国出口配额从2.5万辆增至5万辆,同时,将美国对韩国皮卡征收出口关税的期限从2021年延长20年,至2041年。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金铉宗对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评价称,对此次修订协议结果“总体上值得满意,尽全力保护了韩国产业的权益”,并认为该协议作为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的首个国际贸易协议,对于日后国际贸易的意义同样重大。

韩国高丽大学政经学院教授李国宪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在汽车行业,韩方向美方作出了一些让步,但双方均没有在核心利益上作出让步,将本次协商控制在较小的变化范围内,这有利于最大程度上减少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修订,减少对韩国外贸的影响。

“做好了最坏打算”

“说实话,面对这场谈判,我心中是做了最坏打算的。”金铉宗对第一财经等媒体坦言,“我认为美韩自贸协定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这一系列的波折和谈判,是(外贸依赖程度极高的)韩国应当经历的过渡阶段,所以在谈判的过程中,我着眼于在韩国外贸过程中进行一次量子式的跳跃,在和美方谈判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不少的拉锯战,甚至一度做好‘最坏打算’的准备。”

金铉宗曾前后参加美韩自贸协定的谈判,对于修订案的谈判过程,金铉宗说:“有一天,我方与美方谈判结束以后,回到酒店,我竟然忍不住叹息‘到底我上辈子犯了什么错误,以至于要参加两次的谈判’。”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美韩双方达成的协议,韩方适当放宽汽车安全、环境标准,认可符合美国汽车安全标准即视为符合韩国安全标准,并将美国车企每年向韩国出口的汽车配额由2.5万辆增加到5万辆;美韩双方商定美国对韩皮卡出口关税的征税期限从2021年延长20年,至2041年。

有韩国媒体提出,美方一直认为汽车领域是“美对韩贸易逆差主犯”,而韩国此番接受了美国所提出的大部分要求。对此,金铉宗表示,美方从启动自贸协定修订谈判开始,便开始强烈关注汽车行业,特别是降低美国车企在韩国的准入门槛,更是美方谈判过程中的强烈诉求。

“因此在谈判过程中,韩方在满足了美方对于部分准入门槛的需求的同时,也尽可能考虑到了韩国国内业界的诉求。比如,美方提出皮卡的出口关税征税期限延长20年,但韩国境内暂时还没有汽车厂商向美国出口皮卡汽车,另外在义务使用美国产汽车零部件等敏感领域没有作出让步。”他说,“虽然美方要求增加每家车企配额至5万辆,然而2017年美国三大汽车厂商(福特、克莱斯勒、通用)对韩出口汽车数量尚不足2万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此举不会对韩国的汽车产业造成过度影响。”

同时,金铉宗还表示,关于韩方关注的防止投资者滥用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ISDS)、且机制间不得重复起诉,推进放宽纤维产业部分原材料的原产地认定标准等问题均得到了反映,且被称为另一大争议的“加大开放农产品市场”亦没有对美作出让步。

金铉宗表示,协定中双方商定将改善机制,加强监管与沟通,尤其是在反倾销裁决方面,政府要在进入调查阶段前,向企业明确通知,并公开倾销裁决的计算方式,这对企业能够有效应对风险,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韩国国内质疑不断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官员向第一财经记者坦言:“本次谈判虽然也有一些遗憾,但是在韩朝关系改善、地区关系发生转折的大背景下,通过签署修订版的协定,进一步发展朝美两国间的安保、通商关系,并加大双方接触也是非常重要。”

“虽然在汽车行业,韩方向美方作出一些让步,不过双方均没有在核心利益上作出让步,避重就轻,将本次协商‘速战速决’,并且控制在较小的变化范围内,这有利于最大程度上减少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修订,并减少修订版协定对韩国外贸不稳定性的影响。”李国宪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也是美韩双方均比较顾忌贸易摩擦过于放大的结果。”

此前,金铉宗在记者会上曾表示:“韩美之间的协商固然激烈,但韩国不会放弃一直以来秉承的超级自贸协定(Mega FTA)战略,通过‘新南方’、‘新北方’政策,将继续致力于开拓新市场、扩张市场规模。”

然而,韩国国内对此次美韩自贸协定修订版协议的质疑声不断。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工会质疑,韩方在汽车领域作出的让步成为此次双方协商的主要内容,并认为韩国政府此次与美方对韩美自贸协定进行的修订令人感到“屈辱”。

李国宪也对该协议表达了担忧,他认为在全球贸易形势不断趋紧的背景下,现有的美韩间协议,很难保证韩国的贸易形势将会就此稳定,反而可能会是协议不断被改动。

举报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