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12月,中欧主动发布关于争端解决上诉程序改革的联合提案,以解决这个自去年起就由于美国阻挠、可能导致WTO实质性瘫痪的问题。
让业内颇为关注的是,在联合提案签署的国家中没有日本。
11月26日,中欧两方分别在各自网站公布了进展状况,欧盟方面还同期公布了联合提案的英文版。27日,中方也公布了包含两个附件的中英文版提案全文(还加入了欧盟、中国和印度提交总理事会的通信)。
中方称,提案就离任上诉机构成员的过渡规则、上诉审查90天审理期限、国内法律含义问题、对解决争端不必要的裁决问题、先例问题等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就加强上诉机构成员的独立性、提高上诉机构提交报告的效率和能力以及自动启动上诉机构遴选程序提出了建议。
此前的11月22日,欧盟、中国、加拿大、印度、挪威、新西兰、瑞士、澳大利亚、韩国、冰岛、新加坡、墨西哥等WTO成员向WTO提交了关于争端解决上诉程序改革的联合提案,并计划在12月12日的WTO总理事会会议上发表联合声明。
一位了解此事进展的日内瓦官员对第一财经记者称,这是此前中欧工作组的成果落实。早在22日之前,中欧提案双方就已经做了很久准备,也通过努力争取更多成员支持,目前效果还不错。现在公布的时间节点是按照提交总理事会议程项目(agenda item)的程序要求,各方也最终确认联署的时间。
另一位参与联合提案的官员对第一财经记者称,欧盟此前有一个WTO改革的立场文件,与本次联合提案有相同,也有不同。本次提案是正式向WTO提交的,之前那个只是一份非正式的立场文件。“立场文件比较原则性,提案比较具体。”
此外,与本次内容无关的是,欧盟11月份还与美日两国正式向WTO提交了一个有关透明度的联合提案,未来或许还会有其他的。
这也是各国面对不确定性,试图变革现有国际贸易体制努力的一部分。今年以来,中国、欧盟、日本、美国各国,都通过提案、声明、双边及区域谈判布局,来增强各自在全球贸易体系的影响力。
争端解决机制如何改革
本次联合提案所涉内容,正是被称为WTO“皇冠上的明珠”的争端解决机制。
一位中方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商务部世贸司负责世贸业务,但本次条法司具体主办争端解决机制,负责与欧盟主谈。
中方的网站声明中指出,中欧会同其他世贸组织成员联合提出提案,旨在回应并解决相关成员对上诉程序关注,维护和加强上诉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并推动尽快启动上诉机构成员遴选程序。该提案是中方就推进世贸组织改革、优先处理危及世贸组织生存的关键问题所提出的一项具体方案,也是中欧世贸组织改革联合工作组的一项积极成果。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上周五的WTO改革新闻吹风会上表示,今天多边贸易体制正遇到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在世贸组织面临三大生存危机中,首先就是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这被视为是“皇冠上的明珠”。这个争端解决机制的上诉机构成员原本有7位,现在只有3位,还缺的4位由于个别成员的阻挠无法填补。如果这一事态继续发展下去,到明年12月份,只剩下1位成员,那这个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就无法运行了。
欧盟贸易专员马尔姆斯特伦说,WTO的争端解决系统功能正滑向悬崖边。我们正在拿出自己最实际的WTO改革提案,他希望这会促成打破目前的僵局,所有的WTO成员将平等地承担责任,有诚意地参与到改革进程中来。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启动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原定于2005年1月1日前全面结束谈判的多哈回合一直久拖不决,导致多年来WTO最为权威且有效运作的就是争端解决机制。
美方一直阻止WTO上诉机构的法官任命,而这一机构有“世界贸易最高法院”之称。上诉机构本应有七个成员,但目前有三个空缺,加剧了案件积压,从而削弱了WTO作为贸易争端调停者的公信力。
自2017年2月,几乎每个月的WTO争端解决机构(DSB)例行性会议上,美国任性否决其他成员立即启动WTO上诉机构成员遴选程序的提议,已经成为一出循环上演的悲剧。
第一财经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在本月22日召开的最新WTO争端解决机制例会上,墨西哥代表71个成员再次提出倡议建立上诉机构新法官甄选委员会的倡议,需要在30天内提交候选人名单,并在60天内由该新法官甄选委员会提出人选建议。然而,这一倡议再次被美国以目前机制未能解决系统性关切为理由否决。
全球贸易格局博弈持续推进
今年下半年以来,多个WTO成员以各种方式提出了对该组织的改革立场或系统性方案:欧盟、加拿大提出了系统改革方案;美国、日本通过“美欧日共同声明”等渠道声明了改革主张;WTO十二国和欧盟代表(不包含中美)于10月27日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了关于WTO的改革会议并发表联合公报。
但一个大范围内的共识是,争端解决机制的上诉机构成员遴选更为迫切。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学院院长屠新泉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中欧推动的这个联合方案,对争端解决机制做了一些技术性改进,但解决的这些问题,并不足够让美国回心转意。美国只是找借口,要从根本上使争端解决机制瘫痪。
欧盟声明表示,该提案是过去几周与其他WTO成员密集讨论的结果。提议通过一个系统和建设性的方式,解决所有在最近数月各方对于上诉机构表达的关切。
欧盟提案的关注包括:一,为即将离职的上诉机构成员执行新的规则,厘清在何种情形下他们能够继续停留以完成正在进行的上诉流程;二,保证上诉流程在WTO规则中安排的90天内及时完成,除非在争端中的各方同意其他方式;三,澄清了可上诉的法律议题不包括国内立法的含义;四,表明上诉机构应该只解决必须解决争端的议题;五,用一种公开的方式、系统性的话题或法理上的趋势,引入WTO成员和上诉机构间的年度会议。
前述中方声明说,中方高度关注上诉机构遴选危机问题,愿迅速与世贸组织成员积极开展讨论,尽早启动上诉机构成员遴选程序,共同保障争端解决机制的正常运行,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事实上,欧盟与美国关于此议题的冲突已经发生过。
9月18日欧盟就非正式提出过关于WTO改革的立场。但随后,美国常驻WTO大使丹尼斯·谢伊在日内瓦公开反对欧方改革倡议,遭到了欧盟常驻WTO大使范何克林的反驳与质疑。
谢伊说,美国不能接受欧方对WTO改革的一些提议,包括授予上诉机构仲裁法官更长任期,并给予秘书处更多资助。除此之外,谢伊再次抱怨欧方改革倡议并不能改善WTO法官“越权”干预美国法律的行为。对此,范何克林当场反驳指出,在不给予WTO更多资源的前提下,让该机构承担更多工作,这种提议毫无现实意义。
全球的自贸协定也同期加快进展。6月13日,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通过了不含美国的11国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简称TPP)批准案。7月17日,日本和欧盟签署了自贸协议,该协议将几乎免除双方贸易产品的所有关税,包括八年内取消针对日本汽车10%的进口关税,打造全球最大的贸易开放区。
中国多个自贸及投资协定谈判也开始加速。11月12日,中新两国在新加坡签署《关于升级〈自由贸易协定〉的议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