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经济展望与数字普惠金融丨中国经济论坛

第一财经2019-08-25 08:14:01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程蕾

本周的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呈现的是“2019上海财经大学校友高峰论坛”的精彩内容。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和新网银行行长 执行董事赵卫星共同探讨“下半年经济展望与数字普惠金融”。

应对挑战,中国未来经济政策的大趋势如何?

A股市场哪些趋势性变化值得投资者关注?

消费分化带来哪些结构性投资机会?

投资新兴产业,要避免什么样的误区?

“炒小、炒新、炒短”与“抓大放小”哪个更适合未来的市场趋势?

什么才是普惠金融的关键?

普惠金融的下一步将如何延伸?

金融机构如何借助金融科技跟上市场变化?

本期嘉宾主要观点:

李迅雷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人口年轻化程度决定了科技进步的活力程度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城镇化进程将放缓

中国大城市化进程远未结束,人才是重要的资源

消费分化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可关注高端消费品和活跃度高的大机场

中国经济处于良莠分化阶段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外资净流入量为全球第二,大量新兴产业正流向中国

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需要弱“刺激”、强改革,降低对基建和房地产的依赖度

活跃的全球贸易会促进中国发展

中国经济回旋余地大,下半年减税降费预期力度更大

下半年会继续维持流动性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使利率水平下行

利率下行是趋势,利率资产仍可以配置

不看好大宗商品,看多贵金属和黄金

房价涨幅趋缓是大趋势,应减持此类资产

中国股市机构市场的趋势开始出现,估值调整势在必行

“炒小、炒新、炒短”的策略或将不再适用于A股市场

A股国际化接轨中,机构投资者将带动个人投资者偏好大市值公司

估值水平较低的绩优股存在结构性机会,需要“抓大放小”选择投资

投资新兴行业要关注其科技含量

消费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看好大消费

赵卫星 新网银行行长、执行董事

金融业技术底层架构变革的关键:开放、智能、敏捷

互联网金融方式处理信贷数量已远超传统金融方式

去中心化和分布式大大提升了风险审核效率

敏捷式开发是保证金融机构跟上市场变化的方式

普惠金融的关键:隐私、价值和安全

大数据的能力来自于分析、整理、整合、治理及数据价值的体现

数字金融的核心是数据化的智能风险控制能力

开放链接方式是金融普惠的有效方式

普惠金融的趋势:从消费金融延伸到产业金融、银行即服务、更加智能化和生态化

监       制: 傅   娆

制片编导: 吴   磊

                  许姗姗

                  臧   哲

举报
文章作者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