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9月中旬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后,我国将迎来首届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中国装备”发力布局全球。
在今天(25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贸促会副会长张慎峰表示,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从2019年起,中国贸促会、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在湖南省长沙市共同举办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首届博览会以“智慧交通,联通未来”为主题,将于10月18日-20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张慎峰说,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经历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主研发、设备先进、配套完整、规模经营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尤其是近年来在高速、重载、便捷、环保技术路线推进下,高速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取得了瞩目的成绩。高铁运营总里程居世界第一,由地铁、轻轨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发展迅速,轨道交通已成为“中国速度”的象征和“走出去”的名片,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重要纽带。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指出,大型装备“走出去”,不仅意味着在全球产业链和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有了更多中国制造品牌产品,还将带动更多中国技术和相关服务维修环节的出口。
湖南省副省长何报翔指出,湖南是中国最大的轨道交通研发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曾创造了第一台铁路干线电力机车“韶山1号”、第一套地铁车辆电机电器成套设备、第一辆城市轻轨车等无数个“中国第一”,也创造了世界最高时速的米轨动车组、世界首辆超级电容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等顶尖技术、高端产品。湖南的电力机车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20%,位居世界第一。
据介绍,湖南省有11个工业产业产值超过千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业过万亿,装备制造业2018年的增长速度达到11.9%。就轨道交通产业而言,有中车株机、中车株机所、比亚迪、中国铁建等一些大型企业,产品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智轨、云轨、磁悬浮列车、动车组等,产业谱系齐全、产业链条完整。
何报翔说,目前,中国中车、中国通号、华为科技、福莱格、中国铁建、中联重科等行业龙头企业已确定参展,单个企业展位面积最大的达到1000平方米。同时,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西屋制动等境外企业的参展事宜正在进行最后落实。
除了前面提到的国内外参展企业外,德国、法国、美国、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捷克、印尼、老挝、缅甸等近20个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管理机构、商协会、驻华机构、企业代表,以及国内外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等也将组团参会或采购洽谈。
同期举行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人才对接会,将邀请100多家企事业单位、2000余名中高级产业人才参加,搭建产业链与人才链互促发展的平台。在轨道交通金融投资合作论坛上,邀请与轨道交通“走出去”密切相关的金融机构、专家学者参会,为银企合作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提供的材料显示,铁路方面,目前中国已经在非洲完成了非洲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和蒙内铁路建设,并且正在承建中老铁路;核电方面,中国不仅技术成熟、稳定可靠,目前已经拥有模块化的建设能力,中国主导建设的核电站受到很多发展中国家青睐。
不仅如此,中国核电项目也受到发达国家的青睐。2016年,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合作承包英国新建核电项目,参股投资英国欣克利角C和赛兹韦尔C等项目。
特高压输电作为世界级技术难题,被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攻克,目前中国可以生产并出口高效、低耗且安全的特高压输电网,实现数千公里、千万千瓦级电力输送,支持远距离甚至跨境的输电,而全球很多地区,如南美和非洲等地,土地面积大,目前面临着电力远距离运输的问题,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有着广阔的海外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