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广投:每周一次的高管热线和员工眼里的“大家庭”

第一财经2019-11-20 11:54:46

责编:黄鑫

“虽然外界都说我们90后思维跳跃,难以稳定地呆在一个地方,但是在这里,我还想继续地在行业里得到成长。”

谈及在北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广投”)工作的第三年,90后员工姜航说道。

如何在快节奏、高压力金融业获得像姜航这样员工的的长期肯定,北广投尝试在打造优质职场过程中给出自己的路径。

给予年轻员工充分信任

总部设于上海的北广投成立于2015年,第一次走进北广投位于上海K11的办公室,就会发现这里的年轻员工确实不少。

根据领英此前发布的《中国千禧一代商业决策者洞察》,金融行业也是80、90后偏爱汇聚的行业。相比随性、我行我素的刻板印象,如今职场上的90后,也在不断思考和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

“当初选择从第一家公司来到北广投,也是对这个行业有自己的考虑。”姜航说,对于他们90后来说,目前大家的年龄正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阶段,既迎来了三十而立,同时也难以在职场找到和三十而立对等的定位。她说,从事第一份工作时,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做一些辅助性的非核心业务,因为刚毕业的他们还难以让公司领导放心地将独立项目交付于手中。“来到北广投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给了我们自己发挥的空间和可能。领导也愿意把一些业务交给我们独自完成,并从中给予帮助。”

姜航想获得的心理肯定,在年青一代上班族中不在少数。

根据《2018年90后职场人洞察报告》,猎聘高级职场顾问认为,90后对工作选择因素的偏好都指向了90后对体面工作的核心诉求,这就要求企业HR和管理者在招聘和管理中要尽可能针对他们的诉求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适当照顾他们的工作兴趣,为他们创造平等的交流氛围。

除了给予年轻人机会和信任,北广投在培养新人快速上手方面也有自己的方式。

北广投运营管理部总经理黄超说,金融行业对培训和学习的要求很高,所以除了完善的新人培训机制,他们还有类似师徒制这样的模式,让新员工刚进公司就从职业和生活细节方面予以关怀。“后续也有专业项目的培训、经验分享以及系统的晋升机制。”他说,目前公司每三个月有一次晋升的机会。

数据显示,该公司今年晋升人次与2018年相比上升了35%,其中有5%的员工2019年晋升了2次职级。

“师徒”间的日常沟通与分享

每周一次的高管热线

在传统企业,基层员工和董事长、总经理等级别的领导接触机会甚少,而在北广投,这个现状被二周一次的“高管热线”的到来彻底改变,也成为各年龄层员工称赞的管理模式。

这些热线话题不仅可以是“公司下半年的资产布局如何?” 我该怎么去处理客户的这个问题?”等一系列的业务问题,甚至能吐槽、投诉,接到电话的对应高管收到问题、意见后在后续工作中一一答复安排落实。

“有没有去帮他们解决问题,效果是非常直观的。”黄超说,高管热线的处理结果明显地在员工平时的工作表现中得到体现,他进一步举例,其实每个上班族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心里有一些不舒服的事情,一定会影响工作状态。 而员工拨打了高管热线后, 包括董事长在内的所有公司高管都会参与其中来解决问题,“比如薪酬类就是HR高管负责,前线人员的问题由业务老总来解答等等。”

谈及高管热线实行以后的效果,该公司行政部员工姜雯晶这样分享,“高管热线提供给我们近距离和领导沟通的可能,可以知道公司目前的一个发展的情况。虽然我只是一个前台员工,但是也能了解到公司总体的概况。尤其是这两年金融行业管理趋严,这种沟通对了解行业及公司运营显得更为重要。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也能继续放心地工作。”

此外,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金融行业高薪水也和高强度挂钩。《中国企业员工职场健康白皮书2018》显示,目前中国城镇就业人员超过4亿,估算企业员工占在职职工的九成以上。由于供小于求,工作压力大、工作倦怠感构成了像金融、IT等知识密集行业员工离职的主要动因。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对于员工的身心健康关怀也显得尤为重要。

组织“绘美丽中国”儿童绘画征集比赛,呼吁北广投员工带领孩子一起用色彩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增进了亲子互动

刚晋升为妈妈的员工钱洁说,公司董事长说过一句话,大意是每一个员工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所以公司要对所有的员工以及这个员工背后的家庭负责。“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其实都很感动。因为作为公司的领导者,董事长不单单是一个管理者,他也是一个父亲、丈夫和儿子。对于我这种新手妈妈来说,这种氛围也能让我们想长久地在公司呆下去。”

钱洁补充道,虽然平时工作岗位也很忙,但当面对一些出现的家庭困难时,不管是已经提到的高管热线还是同事、领导间的日常工作,都可以直接去找负责人沟通和协调,可以人性化地解决员工面对的实际问题。

北广投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王易安表示,当面对员工的高压和心理问题,主管或者人力资源同事的疏导也会存在不能解决的情况,这个时候他们也会引入外援心理咨询师。“比如,咨询师们通过讲述、画图、肢体练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家正确的幸福观,塑造乐观的性格,如何有效地做好认知调整,树立幽默化解问题的习惯,培养问题解决的技巧等,进行 ‘心理按摩’。”

(此文不代表第一财经观点,系出于传递商业资讯目的刊登。)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