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多举措保供应稳物价,专家:各地亟待完善应急供应体系

第一财经2020-03-04 18:28:32 听新闻

作者:周芳    责编:杨志举报

1月23日封城后,武汉按下了暂停键,城市在很多方面都近乎停摆。城封了,但人们的生活还要继续。

由于封城和春节等因素叠加,武汉的人力、物流等市场要素严重受限。特别是因集贸市场普遍休市,市民买菜的渠道大幅收窄,各大超市首次替代菜场变为市民买菜的主渠道。

尤其是2月11日,武汉实行小区封闭管理后,传统购物模式不得不迅速转换为团购配送模式,虽然全市居民生活物资储备非常充足,但如何才能及时送到老百姓手上成为非常棘手的事。

宅家里抗疫的武汉居民,每天最关心的就是如何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而政府部门,则需要思考和解决如何让超负荷运转的各大超市完成高效接单和及时配送的问题。由此,无论是政府还是市民,都经受了一系列的考验。

为保障小区封闭管理期间市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武汉市先后印发指导意见和多个通知,在全市推广小区团购和配送工作。但在推行之初,政策的实施一时无法跟上市场的节奏。

刚封闭小区的前几日,不少市民一度产生担忧情绪,为了多买一点食物,人们纷纷加入“买菜群”。家住东湖高新区的李先生加了10多个“买菜群”,每天还要设定不同时间点的闹钟在美菜、盒马鲜生等平台上拼手速抢菜。然而,僧多粥少的供需环境下,这些平台上的蔬菜常常是秒光。

李先生所在小区的业委会曾组织了一次猪肉团购,当时一份约10斤的猪肉套餐450元,业主们纷纷交钱等肉下锅,可是业委会工作人员连续3天都没抢到肉,最后不得不凌晨3点出发去买肉的地方排队等候,才抢到了300斤猪肉。

拼手速抢菜的日子过了几日,很快迎来了转机。政府有关部门顺应新形势,面向市民综合推出电商配送、商超团购、生鲜直通车、对口支援、蔬菜直供等五种保供模式,并相继发布了武汉线上买菜攻略、大型商超团购攻略、武汉奶粉购买指南等购物指引。

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各社区也迅速将工作中心从防疫转向保供。不过,从各大商超的仓库到社区,再从社区到家庭的“最后一公里”依然是亟待打通的新的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企业和政府都作了大量尝试。

以武商超市为例,为及时将居民生活物资送到社区,武商超市成立了送货小分队,女员工在超市里分拣、称重、装袋、打印小票,男员工再将商品运送到各个小区。然而,一些小路,公交车进不去,社区也没法自提。“我们的员工就推着超市购物车步行把商品送到小区,最远的走了2公里。”武商超市有关负责人说,还有员工把自己的私家车贡献出来,拉肉运菜,这支80人的私家车小分队,一趟趟地开在送货的路上。

而政府方面,则作了更大的努力。为破解超市到居民“最后一公里”中人员不足和运力短缺两大难题,武汉市面向社会招募2万名社区志愿者、2000名商超志愿者。前者安排到各个社区,主要用于为小区居民提供食品药品代购代送等服务;后者就近分配到有关商超门店,协助开展生活物资分拣打包、运输配送等工作;同时,协调落实押运车、军车、公交车和其他各类车辆共计近千台分配至各区、各大商超和电商企业调度使用,增强生活必需品社区配送能力。

人力、物流两大瓶颈问题缓解后,社区团购的“居民下单、商超备货、运力配送、商品交接、物资到家”等五个环节已初步形成一个有机衔接的完整闭环。全市7个中心城区基本实现了小区、家庭配送的全覆盖,“最后一公里”终于打通。

在解决配送问题后,为进一步稳定物价水平,武汉市政府进一步推出系列惠民大礼包。早在2月底,为保证困难群众不饿肚子,除免费发放捐赠菜、爱心菜之外,武汉市还面向低收入群体推出重量10斤、价格10元的“特价蔬菜包”。本月3日,“特价蔬菜包”投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到每天20万份,而且服务群体从低收入群体扩大到了整个中低收入群体。

同时,从3月3日起,武汉又在全市150个商超企业推出“政府储备冻猪肉特价包”。据中商平价曙光店4日早上发布公告来看,该门店原售价每斤冻瘦肉15.5元,冻五花肉18.5元,冻肋排25.7元,现全部调整为精瘦肉10元/斤,五花肉12元/斤,肋排17元/斤。此外,冷鲜肉每斤也下调了2.5元。

此外,为进一步降低各大商超企业社区团购套餐价格,武商、中百、中商、家乐福、沃尔玛等五大商超企业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宣布将其销售的团购套餐中13个主要蔬菜品种按不高于去年同期平均零售价格销售。

连日来,武汉保供稳价的过程中,仍有一些低收入困难群众因为对价格过于敏感而不愿参加社区组织的超市团购。

武汉市青山区一个老旧小区的社区网格员坦言,一些年纪大、经济能力较差的居民,他们习惯了到周边菜市场买菜。“超市的蔬菜再便宜也比菜市场平时的价格要略贵,对于一些真正的困难户来说,他们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有专家建议,下一阶段,各社区可根据住户的实际消费能力,与商超企业协商,分类服务、区分供应,让困难群众吃饱,让有经济条件的群众吃好。

上述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商品价格主要由政府部门进行系统性调配,但保供应稳物价应该是一个由商品源头到市民餐桌的全供应链操作。“只管住终端价格,产地源头和物流环节仍在遵循市场规律,存在着较大的隐患。”疫情结束后,各地亟待进一步完善市场应急供应体系的制度建设。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