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会议首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释放哪些重磅信号?

第一财经2020-05-15 16:48:05

作者:祝嫣然    责编:刘展超举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月14日召开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这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疫情冲击提出了具体路径。专家分析,中国希望建成国内国际循环良性互动的新格局,但也不会将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完全寄托于国际循环的畅通。面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为确保我国产业、市场、经济与社会循环的畅通,必须作出新的部署与安排。

畅通国内循环是关键

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提法是基于当前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新冠疫情的冲击,对于中国供需优势和供需结构的再思考和再定位。

刘哲表示,一方面,发挥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进一步提升对于外资的持续吸引力;同时,需要对中国经济产业链布局、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产品市场的需求结构进行优化升级。

华泰期货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首提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味着在当前做好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的情况下,给出了具体路径。畅通国内循环是关键,着力点在于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

上述研报表示,无论是4月发布的要素市场改革还是5月的金融市场开放,围绕的目标更主要是双循环之国内循环的构建过程。在“六保”的基础上,首先要通过激活要素效率,释放产业活力,完成供给端的转型,解决发展不平衡这一主要矛盾,最终释放内需潜力。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必须要努力畅通国内国际两个循环。这一提法释放出的新信号,主要表现在二者关系上。国内循环既要嵌入国际循环,又要能独立于国际循环;国际循环既要包含国内循环,更要服务于国内循环。虽然,两个循环相互促进、协同运行,是最完美的局面,但也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极端局面:即使国际循环出现不利于我国的变化,也要能确保国内循环畅通。

刘兴国表示,中国希望建成国内国际循环良性互动的新格局,但也不会将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完全寄托于国际循环的畅通。所以,面对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为保障我国经济与产业安全,确保我国产业、市场、经济与社会循环的畅通,必须作出新的部署与安排,要形成发展的国内新格局。

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

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极,超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为我国发展全球产业链留足了底气。

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会议要求,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继续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达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作为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全产业链供应链的国家,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在国际上都有巨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发挥产业关联和产业集群作用,形成更具有影响力的产业组织,稳住国际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复工复产,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通畅。

会议强调,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刘哲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积极参与全球贸易,拓展全球市场的同时,需进一步强化基础产业的自主研发和本土布局,突破产业链的核心技术瓶颈;通过要素市场改革,进一步挖掘要素红利,提升要素的供给效率,为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提供保障;挖掘中国的内需潜力,适应新外部环境的变化,优化企业产品市场的内外需结构。

刘兴国表示,双循环的构建,无疑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重,尤其是在当前疫情影响下,难度更大。而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循环必须与国际循环紧密嵌套,相互推进,双循环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无论是哪一个循环出现梗阻,都必将导致另一个循环也遭受牵连。

为此,刘兴国表示,首先是要完善国内产业配套体系,加快国内产业发展,提升国内产业与产业链的整体技术水平,要解决产业链与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确保能够让我国产业与产业链实现独立发展。

其次,也要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积极布局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将中国企业有机嵌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让其成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借助自身技术进步来强化我国企业在国际产业与产业链发展中的地位,增强其不可替代性。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