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发行股数不超过4.59亿股,拟在上交所上市。
招股书显示,中金公司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主营业务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股票业务、固定收益业务、投资管理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和研究业务。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超过8千人。
据招股书,中金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央汇金,占总股本44.32%,发行后持股比例为40.11%,仍为第一大股东。
1995年至2020年 中金有限走向上交所
公司系由中金有限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
1995年
经中国人民银行1995年6月25日批准,中金有限于1995年7月31日在北京市成立,注册资本为1亿美元,股东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后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摩根士丹利、中投保、新政投及名力集团。
2004年
中国建设银行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实施重组改制,分立为中国建投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国建设银行持有的中金有限股权由中国建投承继。
2010年
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中国建投将其所持有的中金有限43.35%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
2015年
6月1日,中金有限全体股东中央汇金、新政投、TPG、KKR、中投保、名力集团、大东方人寿、中国建投、建投投资和投资咨询共同作为发起人,采取整体变更方式设立“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注册资本为16.77亿元。
11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注册资本增加至23.07亿元。经后续股本变动,公司目前注册资本为43.69亿元。
2020年
2月28日,中金公司公布了A股上市计划。公司董事会称,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对资本金的需要,公司拟申请A股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5月15日,证监会披露中金公司IPO招股说明书,拟发行不超过4.59亿股。募资将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公司营运资金、支持公司境内外业务发展。
连续3年业绩同比正增长
从历年年报来看,相对大部分券商同行随市场大幅波动的业绩,中金公司近3年来表现稳定。2017~2019年,公司连续3年实现业绩正增长。2019年中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7.82亿元,同比增长22.9%;实现净利润42.38亿元,同比增长21.4%。
此外根据公司在港交所的公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93亿元,同比增长50.3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工具持有人的净利润为30.52亿元,同比增长62.29%。
从招股书和过往资料来看,中金公司投行业务一直是最大亮点,且近3年来市场份额还在增大。2017年,公司投行业务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7.91亿元,行业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5.02%。2018年,公司投行业务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1.71亿元,行业排名上升至第三,市场份额上升至7.47%。2019年,公司投行业务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2.48亿元,行业排名第二(未公布市场份额)。
券商机构这样看
招商证券研报将中金公司发展概括为3个阶段,历经大摩获利退出、战略失误业绩下滑、改制上市引入战投三个时期。
1995年至2010年,中金公司由多家中资和外资机构共同设立,早期大摩积极参与管理后逐步获利退出,同期中金投行业务一骑绝尘;2010年至2015年,中小企业上市热情高涨,中金高端化和大项目定位令其业绩承压;2015年至今,中金完成股份改制并赴港上市,积极引入战投弥补业务短板。
总体而言,中金业绩保持稳健,ROE和杠杆率同业领先,投行业务保持强势,品牌效应突出,大项目和海外项目优势明显。合并中投后业绩提升,业务面临全面升级。
据申万宏源研究分析师马鲲鹏统计,自2019年6月科创板推出并试点注册制以来,中金公司A股IPO市占率继续提升。作为A股IPO注册制改革的核心受益者,中金公司科创板主承销项目数量与金额均排名行业第一,且近3年境内主承销市占率持续提升,近2年A股IPO市占率超20%。
华创证券表示,中金公司具备创新能力、国际化程度远超同业、风控水平卓越,回归A股已在稳步推进中,未来有望通过增强资本实力,持续发展重资本业务,发挥各业务线协同效应,未来可期。考虑资本市场深改不断优化公司经营环境,业绩或有望实现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