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何帆在《变量》一书中提到新技术的时候写道:“市场能够激发科研,而科研的梦想会一直照亮市场。……市场和科研的结合,关键在于,如何用一种激情去点燃另外一种激情。”
张永汉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他一手创立了两家企业并成功出售,在第三次创业的时候,他选择做一名投资人,成立众为资本。为什么做出这一选择?张永汉的答案便是“激情”,他想通过投资用自己当初创业的激情去点燃更多的人,创造更大的价值。
从众为资本的投资清单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张永汉对创新科技和品牌的热情。成立5年来,众为资本挖掘了第四范式、小电科技、大搜车等独角兽项目,同时也是Boss直聘、VIPKID、依图科技、摩拜单车、京东数科、小鹏汽车、Wattpad、58金融、树根互联等“独角兽”的联合投资机构。
众为资本创始合伙人张永汉
在接受《陆家嘴》记者专访时,张永汉对记者说,科技投资最重要的就是乐观精神,要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跨越。
投资科技创业团队的四个维度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说:“非理性的人坚持让世界适应自己,所有进步都来自非理性的人。”
科班出身的投资人都以理性、严谨著称,他们的每一笔投资都对应着一个严丝合缝的数学模型,不容出错。但张永汉自己就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创业经历让他对创业者的梦想和激情带来的无限动力有着更直接的认识,他认为,在严谨和理性之外,科技领域创业者心中还必须要有一团火,在这种激情之下才能诞生出伟大的企业。
不少投资人对科学家创业者往往望而却步,因为科学家大多是阳春白雪,很难从天上风筝落地为奔跑的独角兽。但张永汉认为,有激情的创业者则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强大的动力去学习、打磨自己的商业能力。
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就是一位典型的科学家创业者,他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年轻科学家,上大学的时候就曾经带领团队获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冠军,也是曾经最年轻的百度高级科学家、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科学家。
三年前第一次见到戴文渊的时候,张永汉除了认可他的创业理念和学术背景之外,更打动他的就是戴文渊的创业激情。
“多次交流下来,我能感受到他内心是有一团火的,他想要做的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想通过人工智能去真正改变世界。”张永汉说,恰恰是这份激情,让第四范式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家企业,在管理、商业落地的过程中都相当顺利,这都源于戴文渊在创业热情之下能够快速学习成长一名经营者、管理者和企业家。
今年四月份,第四范式宣布完成C+轮融资,C轮总计融资金额达2.3亿美元,投后估值约20亿美元。
投资中,人是最难判断也最不确定的因素,张永汉也表示考察创业者需要多维度的观察,但当中他认为最重要的有四方面,第一,是否抱着投机的心态去创业;第二,创业者对创业领域的思考;第三,是否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第四,是否有“利他”的领导力。
为什么会重点考察这四个维度,张永汉指出,未来中国科技领域最大的机会在于产业互联网,即用科技赋能产业,在这个过程中,仅仅会讲故事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做到产品落地,纯粹投机可能会短暂把估值炒高,但长期是很难成功的。
张永汉在2002年创业的时候就尝试用互联网改变户外广告行业,虽然公司后来成功卖出,但他后来总结认为,自己当初一心想要“颠覆”行业的心态其实并不妥当。“创业者的心态很重要,不要总想着去颠覆产业,要先去拥抱它。”张永汉说,创业者能否对所在领域有着深层的认识和思考,也是相当重要的。
同时,优秀创业者也需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张永汉认为,互联网下半场的成功企业必须是具备综合性能力的企业,包括产品力、战略能力、运营能力等等。
至于科技创业者最需要的品质,张永汉认为应该是“利他精神”。“科技创业者应该希望做出的产品是能够真正帮助用户、有益社会进步的,这是不能忘记的创业初心。”张永汉说,同时,在创业的过程中,CEO要非常愿意跟团队、合作伙伴去分享自己的利益,这样的企业才具备成长为伟大公司的特质。
投资机会在产业互联网
众为资本长期关注三大赛道,分别是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和出海,其中,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投资就占了众为资本全部投资比重的40%左右。
“从几年前开始,中国就已经进入了互联网下半场,或者说进入了产业互联网的周期。”张永汉说,国内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很高To C的消费互联网模式在过去20年已经充分发展了,而对于产业而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周期才刚刚到来,经过20年的互联网熏陶,产业也终于开始接受要用科技去赋能产业。
2002年张永汉到上海创立户外广告平台的时候,创业的想法就是想借助互联网及科技赋能改变户外广告行业,如今回过头来,他发现,当时创业遇到的种种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个想法不对,而是基础非常薄弱,那时候产业互联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而张永汉选择拥抱产业,学习建立传统线下执行力,结合互联网思维,把这个事业做起来。
同时,在市场方面,张永汉指出,现在产业内部的竞争已经是效率的竞争,而人工智能就是能够真正帮助产业提升效率的途径。技术成熟、需求增加,两方面的叠加让众为资本早早就对比产业互联网这一赛道进行了布局。
在具体投资当中,张永汉表示,首先找到哪些行业最具备创新的驱动力,一种是必须通过突围创新来提升效率,如工业互联网;另一种则是科技领域自主研发技术的需求。
“在这两种驱动力之下,无论是来自国家层面的需求,还是行业内部的需求,都会要求产业进行升级迭代,这就带来了产业互联网的投资机会。”张永汉说。
在这两大逻辑下,众为资本不仅投资科技国产替代、大数据等方面的科技企业,同时也投资了汽车产业、房地产行业、医疗行业和零售等一系列传统行业当中的创新企业,包括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小鹏汽车、充电桩领域的依威能源(EV POWER)等等。
未来投资行业不仅仅是资本的竞争
不同于一般的创投机构,众为资本在2015年成立的时候,就在基金发起人做起了文章,资料显示,众为资本基金发起人构成除FOF、家族办公室、TMT行业巨头企业外,还包括不少成功创业者及企业家。
“我们从成立第一天就有意识地去选择我们基金的LP,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LP带来的不仅是资本,还能够在资源上赋能我们的被投企业。”张永汉说,众为资本想做的更像是“创始人基金”,联合国内优秀的成功企业家,去帮助、赋能新一代的创业者。
张永汉从自己的创业经历中深深认识到,未来投资行业不仅仅是资本的竞争,在互联网的下半场,“烧钱”不再是常态,创业者更需要的是能够提供产业资源,帮助他们打造品牌、管理销售的投资人。
新冠肺炎疫情对不少投资机构都有影响,但是众为资本没有停下投资的节奏,张永汉认为,作为一名价值投资者,应该忽略短周期的波动,而更长远地从长期的角度去看待投资。
去年,众为资本在投资Boss直聘的时候,张永汉就曾经思考过周期的问题,认为当时从宏观环境、经济形势来看,招聘行业正于行业的冬天。但Boss直聘创始人赵鹏打动了他,赵鹏说,“当下可能正经历冬天,而我们在冬天依然前行,如果有相同的理念可以携手,相信冬天之后春天一定会到来”。
“我们长期看好中国,既然是这样,那么冬天就并不可怕,真正好的企业也是有能力在寒冬中抢占市场的。”张永汉说,从创新价值投资的角度看,能够真正创造效益的企业即使在冬天也能够顽强生存下来,因为,这些公司本质上能够解决行业效率问题,降低企业成本还能对社会产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