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报告:2021年中国GDP预期增速8.1%

第一财经2020-11-29 08:42:19

作者:吴斯旻    责编:胥会云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发布报告称,2021年,中国经济宏观参数将全面反弹,全年GDP实际增速或可达到8.1%,并呈现出“总体偏高、逐季回落”的运行态势。

28日,CMF发布了《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0-2021)》(下称《报告》),预计2021年第1季度中国GDP增速将达到11.4%,到第4季度将下滑到5.4%。同时,供需两端将进一步修复,并开始趋于平衡。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一方面要高度关注“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全面回复-政策逐步退出-新战略全面启动”的逻辑,另一方面仍需关注“疫情新不确定性、国际政治新不确定性、政策退出风险、战略转换成本”等新问题。

他称,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是否能够完全常态化,依然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同时,有效需求偏弱依然是明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核心表象问题。

中国疫后经济复苏距离“正常化增长”还有多远?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实际GDP累计同比增长0.7%,实现了V型反弹。

不过,刘元春称,目前经济复苏动力在边际上有弱化趋势,或将影响明年经济回归常态化运作。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我国实际GDP同比增长4.9%,环比增速较二季度的11.7%回落至降2.7%。此外,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下降至0.68%,低于去年同期的环比增速。

“在消费水平还没有回归正常增长之时,消费的边际改善增幅就已经下降到了正常时期之下,从国内大循环的角度看,终端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因素。”刘元春说。

由于疫情冲击的不对称性以及救助政策的结构性效应,中国经济的复苏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和不同部门具有明显的差异。

从三大产业看,今年三季度,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单季增速分别为3.9%和6.0%,均已超过2019年的平均增速,但第三产业增速仅为4.3%,低于2019年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报告》称,考虑到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53.9%,就业人员占比为47.4%,第三产业没有回归正常化就意味着整体经济难以正常化、就业压力难以消弭。

从经济复苏的微观基础来看,《报告》称,疫情导致各类市场主体的行为模式发生剧烈调整,整体趋于保守,消费信心不足。今年前三季度,企业和居民存款逆势大幅增长,基建投资增速持续低于总体投资增速。

《报告》称,债务高企和金融问题滞后导致金融风险上扬。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较去年底提升了25.1个百分点。

《报告》分析称,未来金融条件收紧,可能引发银行借贷、融资成本上升和呆坏账问题。金融信贷政策的退出需要保持相对平缓的节奏。

宏观参数高涨背后的“经济景气假象”

基于经济的持续复苏和基数因素,《报告》称,2021年各类宏观经济指标将全面反弹,但同时应该认识到“经济景气假象”。

刘元春称,今年第4季度和明年第1季度的经济总量增长之所以呈现加速的态势,得益于今年规模化政策效果还有释放空间。“但经济反弹的政策支撑力将逐步减少,当前各类超常规的疫情救助与经济纾困政策必将在2021年陆续退出。”他称。

从供需角度来看,《报告》称,明年开始供需关系将趋于平衡。在需求端,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将持续上升,消费恢复显著,增速分别将达到9.1%和10.1%。

刘元春认为,2021年,国内有效需求将持续保持低位。《报告》预测,在供求相对平衡和基数因素的作用下,2021年,中国物价水平总体平稳,但由于食品价格的常态化,核心CPI和GDP平减指数较2020年出现小幅上扬,预计CPI增速为1.8%,PPI(生产价格指数)增速为-1.5%。

《报告》认为,2020年很多经济运行的逻辑将在2021年反转地、非对称地得到体现。刘元春指出,由于吸纳就业的主力,包括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受疫情冲击严重,使得失业率与总体的经济增长稳定关系受到破坏,失业率上扬风险依然很大。同时,中等收入群体所受的冲击或将滞后体现。

《报告》进一步给出了宏观政策制定方面10条建议,其中包括:

在超常规纾困政策退出方面,必须认识到当前经济复苏远没有达到常态化水平,经济复苏的核心力量依然来自于超常规的疫情纾困政策,且具有强烈的不稳定、不均衡、不确定等特点。这决定了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位不宜大幅度转向,但政策的边际调整必须启动。

在常态化政策制定方面,明年的宏观政策需要以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为锚,以全面扩大内需、缩小供需缺口为基本目标,为新战略启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妥善安排抗疫政策和纾困政策的退出,积极应对金融风险显化的挑战,逐步回归常态化宏观调控模式。

举报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