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小哥”助力患者康复的日子,还远吗?丨浦东30年•财经30人

第一财经2020-11-30 13:34:54

作者:第一财经    责编:李瑶举报

顾捷,傅利叶智能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从事机器人领域十余年。2015年在上海张江创办傅利叶,专注于康复机器人的研发和产业化,服务医院、社区和康复家庭。从张江一间共享办公室里一个工位起步,到进入张江天之骄子孵化器,再到加入张江加速器,傅利叶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叹,短短几年间从浦东走向中国康复领域的最尖端,研发的机器人已经获得美国、欧盟等国际认证。如今,公司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广州、珠海成立子公司,康复机器人产品入驻全球20多个国家和超千家机构,形成基于智能康复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康复港”一体化精准康复医疗服务平台,为康复领域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

藏龙卧虎硬核科技的土壤和生态

第一财经:顾先生,您能不能回忆一下,是什么时候的什么样一个契机,让您决定落户浦东?

顾捷:第一次接触浦东,是2003年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到张江,当时一位芯片公司的创始人,给我们做了一个激情洋溢的演讲,呼吁大家到张江创业,虽然那个时候还都是农田,但就是觉得这个地方很有创业的热情。 2015年我回到上海,选择了浦东,选择了张江。如果说选择浦东的原因,我觉得浦东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创新与开放,最大的优势是创新与开放,最大的魅力也是创新与开放。在这里可以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创业者,跟我们一起做产品开发、技术研发,政府的效率也非常高,使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搭建起公司的一个雏形,这些点点滴滴,让我觉得在浦东创业既是一件开心的事,也是一件有热情的事,也使我们企业能够高速发展。

第一财经:浦东给创新型的企业提供了很多的机遇,在您看来有哪些是您最关心、让您最欣喜的呢?

顾捷:我觉得除了年轻人有一定集聚度,另外还需要有政策的支撑。光有想法,没有办法形成体系也不行。在浦东,它的体系是各个方面的,比如说政府创办了很多的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这些基金投向了小企业,创业者有了好点子,就有可能拿到一笔支撑他走下去的资金。浦东整个投融资的环境非常好。另外,像经信委、科委有各种各样的项目能够支持到小企业,在你产品有雏形的时候,支持你尽快做成样机,当你有样机的时候尽快投产,投产之后再尽快去找应用的场景,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很好的政策可以支持到,这样也提高了我们创业的成功率。还有对人才的支持,刚刚毕业的一些顶尖学生,落户上海、落户浦东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浦东以更包容更开放的心态去吸纳这些年轻人,让他变成一个新上海人,新浦东人。生活的事情,政府把路修好,把树栽好,把河水弄清,把空气搞好……这些都可以支持我们的企业未来发展更快。

第一财经:可见在您创业过程中,浦东给予了您很多难忘的回忆。在您看来,什么样的硬核科技的氛围最吸引您?

顾捷:傅利叶做的是智能机器人,是帮助患者做康复训练的机器人,就像您说的,也是一种硬科技。硬核科技最底层的是什么?拿智能机器人来说,是它的芯片、传感器、电机、减速器这些零部件,这些基础的科研部件,在浦东都能找到供应商,找到创业技术的团队,找到非常多的合作伙伴。硬核科技的第二层,是在做系统集成的时候,浦东有非常多的工程师,世界一流的工程师,可以很快把这些基础的模块搭建出一个成品。最后,是应用的场景,在浦东,无论是医院、社区,康复的机器人都可以找到非常合适的应用场景,而且应用场景做出来之后,很快可以形成一个标杆。

第一财经:什么标杆?

顾捷:大家一提起来,就会说这是上海制造的机器人,浦东制造的机器人,一方面对全国的市场是一个支撑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出口到全世界。这几点构成了硬核科技的一个土壤,一个生态。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康复医学是减轻和消除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康复机器人作为医疗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辅助人体完成肢体动作,实现助残行走、康复治疗、康复护理等功能的一种医用机器人。它的研究贯穿了康复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目前国际上的一个前沿科学和研究热点。

从共享办公的一个工位起步 梦想走进现实

第一财经:您的创业从浦东出发走向了全球,这一路走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顾捷:浦东提供了很好的孵化器。2015年刚刚创业的时候,那个时候就背个包,我找了一个工位就落地了,不需要去考虑太多比如工商注册、企业行政、办公室装修这些问题,一两个人开始起步的时候,可以快速聚焦在产品和技术上。当有五个人、十个人的时候,这个空间就可以有一些延展,浦东就会提供大一些的孵化的空间,独立的空间,让我们把技术转化成第一个产品。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围绕着孵化器,还有加速器,浦东有很大的生产基地,制造基地,可以使企业的规模迅速的成长。刚刚创业的时候,也有科经委的领导来到现场给大家打气,那个时候我印象很深,他说我们上海做的产品不要说只是面向全中国,我们能不能有雄心去面向全世界的标准跟全世界的市场。

第一财经:所以从一开始这个标准就定得非常高。

顾捷:对,我们从创业开始,就觉得技术是不分国界的,医疗是不分国界的,国外有很多患者,很多医院都需要我们做的康复类的机器人。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以一个比较高的标准,高的视野在浦东扎根之后,就有可能走向全世界。

第一财经:康复机器人作为一种尖端的技术,它本身确实是国际化的一种技术语言。但是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需要,您在任何一个阶段,好像都没有太多的烦心事,都能够专注于研发,是不是这样?

顾捷:作为一个企业来说,肯定有各种各样的坎坷,有非常难处理的事情。比如技术刚出来的时候,定位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非常关键。就像有了一把锤子之后,看哪儿都像钉子,是吧?这个时候你要找到一个很好的载体,作为一个产品把技术发挥到极致,才能形成规模化的效应。选什么样的产品,这个当中第一版、第二版有可能就是失败的,还要重新做。所以其实像我们这种下肢外骨骼类机器人,就是康复机器人,到现在已经做了六版,六次大迭代。

第一财经:我们做机器人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顾捷:如果说我们做的是工业机器人,或者传统的机器人,在浦东不一定有优势,因为那个比拼的是成本、原材料的价格、装配的效率,如果做智能的机器人,它比拼的是科技、创新。智能机器人能够真正感知到用户的意图,智能地去执行一些任务,比如说一个康复的动作,机器人可以去教患者去做,这些如果融入创新的因素之后,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在训练当中的效率,使得很多人恢复得更好。浦东抓住了人工智能这一大的时代发展浪潮,这当中一定会涌现出大量依托于智能技术成长起来的顶尖企业。

大产业小切口 “小目标”大后台

第一财经:今年也非常特殊,新冠疫情的冲击,对企业的影响大吗?

顾捷:在2、3月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那个时候肯定是迷茫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复工。那个时候园区非常贴心,因为我们之前是在一个老的地方做研发生产,场地已经有些限制了,所以正好趁疫情的时候搬了家,园区帮我们找了新的场地,而且还帮我们免了两三个月房租。所以疫情当中,我们反而把生产跟研发的基地做了一次升级,对我们来说那两三个月挺值的。现在,中国经济的反弹非常强劲,大量国内外的需求重新被唤起来,我们最后这个季度业绩的增长可能会超过前面的三个季度。

康复人群包括中风患者、脊髓损伤患者以及心脑血管、肿瘤、骨科术后等患者。另外,肢体残疾人群中也需要得到肢体康复训练。中国康复需求基数庞大,对应的康复资源却相对匮乏且分配不均,目前我国康复医师占基本人群比例约为0.4∶10万,康复治疗师缺口高达30万且能力有待提高,康复治疗高度依赖人力,效率难以提升。此外,现有康复科室面临智能化的改造升级,基层康复市场有待开拓和建设,潜在市场达千亿人民币。

面对供需严重失衡的康复产业,傅利叶智能推出了“智能康复港”一站式解决方案,即以康复机器人为核心,并基于智能康复产品矩阵,覆盖患者全身不同部位和几乎所有的康复需求,实现数据量化;另外,所有产品共用一个软硬件架构平台,打通设备、用户、机构的数据信息,建设一体化的精准康复医疗平台。

第一财经: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您这样的创业型企业,催生了新的市场机会。

顾捷:我记得在六七年前,我们在德国一些展会上参观的时候,对方可能会觉得中国的产品是性价比高的,但没有觉得是技术含量高的。然而,最近三到五年,我们看到大量的企业在全球的范围内以科技的力量站起来了。在康复机器人这个行业,虽然傅利叶只是一个很小的企业,但我们的技术,我们的产品,跟国外来说已经平起平坐,这一块跟浦东创新的土壤是分不开的。在张江有大量的年轻人,他们会觉得我有一个好的想法,好的技术,好的梦想,能不能把它变成一个企业,变成一个产品,每天都会有大量的这种碰撞。这种土壤它能够使得我们的技术,我们的产品高速迭代。以前我们想到德国的产品耐用,日本的产品贴心,美国的产品高科技。那么,中国的产品是什么?需要我们大量的创新企业一起努力,去打造国家的品牌。

第一财经:对于傅利叶智能的未来,您有什么样的期待?

顾捷: 我觉得如果用一句话来说,我们的目标其实是没有变的,傅利叶能不能做成一个真正伟大的一个科技型的企业,能不能用我们的科技手段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康复的服务,这是我们的目标, 所以说,我们不要因为道路的曲折而放弃理想,也不要因为理想的遥远而放弃追求。

傅里叶,19世纪法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他提出的傅里叶变换,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数学发现之一。这一发现影响了每一位工科男,也为人类带来了信号处理时代。而21世纪的傅利叶智能,以这位科学巨匠名字谐音命名,怀揣了科学改变世界的“小目标”。

中国康复医疗行业从“风起于青萍之末”到真正加速形成风口,或许还需要市场的进一步发酵,然而,这家从张江走出的公司,正在一步步实现他的“小目标”——从康复机器人智造延伸到康复医疗服务,逐步达到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推动传统康复医学向现代康复医学的升级转型,造福更多的患者,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从改变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到改变世界。

撰稿 武斌

编导 俞磊

制作人 王磊


 

30场对话畅叙30年家国情怀,看中国上海·浦东,如何再造一个新未来!

2020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而立之年。这30年的历史性巨变,始于浦东这一千二百平方公里的热土地。从江畔烂泥渡路到国际金融城,从阡陌农田到一流张江科学城,平地里长出陆家嘴的“上海高度”,芦苇滩跑出特斯拉的“上海速度”,一网通办织出服务企业的“上海温度”。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在新的历史结点上,三十而立的浦东又将如何勇担使命再出发?

我们从30位财经人物和他们所代表的机构身上去寻找答案,记录“浦东现象”、总结“浦东经验”,”感受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的“浦东精神”内核。

第一财经、东方财经•浦东频道联合推出特别节目——《乘风破浪——浦东30年,财经30人》大型人物访谈。30场对话畅叙30年家国情怀,看中国上海·浦东,如何再造一个新未来!

文章作者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