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拭子成新冠筛查手段,但必要性仍待科学验证

第一财经2021-01-31 10:10:10 听新闻

作者:马晓华    责编:胥会云举报

为尽早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一些地方增加了肛拭子核酸检测。但此举能否实现提高检出率的目的,仍需进一步的科学支撑。

在1月22日举行的北京新冠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大兴区新增感染病例所在区域人员全部进行了鼻咽拭子、口咽拭子、肛拭子及血清检测。

对于突然增加的肛拭子核酸检测,公众的不适感相应增加。有专家为此解释称,肛拭子核酸检测能够提高无症状感染者检出率,减少漏诊。

但不少研究显示,或许以抗体检测+咽拭子核酸检测为主要方式,会更有效。

早期粪便核酸阳性检出率低

新冠病毒在胃肠道存在的研究,最早出现在2020年2月13日,中国疾控中心团队从两省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便标本中成功分离到了两株新型冠状病毒。这一发现,给后续新冠疫情防控对环境及粪便的处理提供了科学支持。

之后,更多研究人员对胃肠道新冠病毒的持续排毒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粪便中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出现的时间晚于呼吸样本,且持续时间要长。

2020年3月19日,中山大学团队等研究人员在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肾病学和肝病学》在线发布了通讯文章“粪便样本中新冠病毒RNA的存在时间延长”(Prolonged presence of SARS-CoV-2 viral RNA in faecal samples)。研究发现,呼吸道样本核酸阳性保持的平均时间为11.2天,其中有一个患者在呼吸道样本变为核酸阴性后,连续33天粪便样本核酸呈阳性,另外一个患者在首次出现症状后47天检测其粪便样本中的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那么,粪便核酸阳性出现的时间又是怎样的?

根据南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20年11月份刊发的“新冠病毒病患者与无症状感染者不同暴露时间咽拭子和粪便标本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无症状感染者暴露的第 1~4 周,咽拭子核酸阳性率分别为40.72%、97.64%、58.72%、18.42%,粪便核酸阳性率分别为8.97%、18.05%、51.38%、27.24%。

研究者认为,上述数据中,第1周、3周、4周咽拭子核酸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周粪便核酸阳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内粪便核酸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咽拭子核酸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在无症状感染者暴露后的1~4周,特别是3周前,咽拭子的核酸阳性检出率都要高于粪便检出率。

研究者建议,新冠肺炎患者与无症状感染者均在暴露后第2周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率最高,提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应把握好阳性率最高的暴露时机,采集合适的检测标本,以提高检测阳性率。

此外,粪便核酸阳性时间较咽拭子滞后,一般在暴露后第3周达到高峰,且持续时间较长,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粪便标本核酸检测时机(最好在暴露后第3周)。

不能忽略的抗体

但如果在暴露后的第三周进行粪便核酸检测,此时就不能忽略抗体的存在。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预警重点实验室、传染病管理处李中杰等发表的文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进展》,多项研究发现,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含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发病后(或首次核酸检测阳性后)1周内就可以检测到特异性IgM抗体,发病后12~14 天即可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

新冠病毒的潜伏期为1~14天,症状出现多为3~7天,所谓的“发病后”,一般也就是指暴露后的3~7天,由此,按照论文所称“发病后”1周可检测到IgM,发病后12~14天可以检测到IgG,可大致推算出抗体IgM和IgG出现的时间,分别为暴露后3~7天+1周,以及3~7天+12~14天。

由此可见,IgM作为最早出现的抗体,其检出时间是在暴露后的10~14天。也就是说,无症状感染者在暴露后两周左右就可以检测到IgM抗体,其检出率为11.1%~50.0%。在暴露后的14~21天,检出率为59.7%~86.7%。

与之对应的IgG,在暴露后的14~21天检出率较低,为3.7%~42.9%,但在暴露后的21~28天,检出率可达43.5%~76.0%,甚至有研究发现检出率可达90%以上。

也因此,此时以抗体检测+咽拭子核酸检测为主要方式,是否会更有效?

事实上,虽然粪便中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很长,甚至有些新冠肺炎患者在首次出现症状47天后,都可检测到粪便样本中的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但粪便中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并不意味着存在活病毒,有专家认为这可能是病毒的片段而导致的阳性。

所以,在新冠肺炎患者的出院指标中,仍以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 小时)为项目,并没有纳入粪便核酸检测项目。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