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与收入有怎样的关系?

2021-04-12 17:51:31

作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责编:徐悦琳

柏拉图曾说过:“人类的一切活动的持续不变的目标就是幸福。”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的行为的终极目的就是幸福。”多少人终其一生苦苦追寻,就是为了得到幸福。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什么是幸福?

美国有一个组织,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追踪学生的幸福度。他们发现抑郁和焦虑是美国大学生的高发病。2009年,约有30%的美国大学生在过去一年里感到抑郁;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增长到42%。

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很多国家都存在。2010年,有组织对1.7万名11-22岁的中国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43%的学生在过去一周存在抑郁的症状。

近年来,我开始致力于研究幸福学,我认为这对大众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尤其是经历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这一研究变得更为重要。而在整个研究中,有一个关于人类幸福的新兴心理学分支,叫做积极心理学,就是通过科学研究帮助人们找到幸福。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呢?

实际上,幸福的概念在哲学领域历史悠久。心理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在研究幸福时,把它称之为一种主观的幸福感,也就是个人对生活满意度的自我感知。其实,每个人对幸福都可以有自己的定义,因为它是一个主观概念。

幸福的源泉是什么?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基因。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感知幸福的能力,可能有些人天生就容易乐观,有些人天生就容易悲观。

二是生活状况。比如说工作、薪水、恋爱关系、车、房子等……

三是生活习惯。你每天的时间是怎么度过的?花多少时间在路上?花多少时间看电视、手机或电脑屏幕?花多少时间和朋友相处?花多少时间吃饭?

这三者对幸福感的影响权重如何?在对很多受访者进行调查后,我们得到了一个大致的比例:平均来说,受访者认为自己24%的幸福来源于基因,39%来源于生活环境,37%来源于日常习惯。然而,关于幸福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我们对于幸福来源的直觉和信念是错误的。

调查中人们认为幸福的来源(左)和实际上人们幸福的来源(右)

实际上,人们的幸福感50%是由基因决定的,在余下的部分中,约有40%是有意选择所决定的,而大家以为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只占了较小比例。在过去的20年中,有几百项研究证实了生活环境在人们的幸福感中起到的作用是最小的。

生活环境所包含的工作、薪水、学习成绩、伴侣等要素,都是大家努力奋斗的目标,为什么说它们和幸福的关系不大呢?

因为人们往往有强烈的直觉,认为物质上的东西非常重要,但其实物质不会让人更幸福,反而有反作用。

问一个刚步入美国大学校园的学生,什么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60年代以来,他们的回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经济上变得更加富裕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认为过上有意义的生活是最重要的事的人数在稳步下降。

随后的研究发现,把经济成功这一项排得越高的受访者,就越容易抑郁和焦虑。也就是说,如果赚钱对一个人来说越重要,他就越容易焦虑和抑郁。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赚钱,那么这些钱是否能让我们变得更加幸福?比如说你中了彩票,这辈子不用干别的事情,你会变得更幸福吗?钱是幸福的必要条件吗?如果一个人一辈子从来都没中过彩票,那他还能幸福吗?这些都是研究幸福学的科学家们一直想要回答的问题。

根据中国人均GDP的曲线来看,从1990年到2015年,中国人均GDP稳步上升。物质财富迅速增加,幸福感是否也相应地增加?情况并非如此。

从2009年到2015年,中国人均GDP不断增加,但幸福感却没有直接的变化。有研究发现,2003年,中国人的幸福感达到了最低点,随后又出现了反弹,所以说虽然人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上世纪90年代要好很多,但幸福感反而是下降的。

上世纪70年代有研究人员专门对那些中了彩票大奖的人和买了彩票却没有中奖的人进行了研究。在中奖一年之后,让中奖者对生活的满意度从1-6来打分,发现两者的平均分差不多。也就是说,在一年之后,虽然中了大奖的人和没有中奖的人住的房子、开的车子不一样,但他们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基本一致。此后,又做了很多次相似的研究,结果也都相似。财富的激增,最终却没有带来幸福感的增加。

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此非常惊讶,随后提出了一个问题:生活满意度和收入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他们研究了来自全球的样本,发现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与所在国的平均收入几乎没有相关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有一个经典研究,他在2008-2009年对45万美国人进行了调查,研究美国人的收入如何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安格斯·迪顿对45万美国人进行了调查,研究美国人的收入如何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研究发现,对一定收入以下的美国人来讲,收入和主观幸福感之间是有关系的。而只要收入超过了某一水平后(7.5万美元/年),主观幸福感就没有那么大的差距了。所以说,收入对于贫困人口、贫困国家的影响较大,如果你的收入能够决定你吃不吃得上饭,有没有房子住,那么它确实对你的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当你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收入增加对你的幸福感的影响就很小了。

30多年来的研究和几百篇心理学、经济学的论文都表明,物质财富对于幸福来讲,既不是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所以“必须要上好大学”“必须要有好工作”“赚很多钱,你才能幸福”这些本能的想法其实都是不对的。

钱为什么不能带来幸福?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享乐适应。

我们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力是非常强的,如果没有持续的享乐型刺激,你很快就适应了。

比如你换了一辆新车,一开始你的大脑受到刺激,也就能享受到驾车的快乐。但是这种体验很快就会成为常态,你很快就会适应这种新常态,你也就不再会感受到它为你带来的快乐了。

如果你想持续这种享乐模式,就需要不断买新的东西来激发新的体验,而享乐的适应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我们曾经做过研究,分析大家到底需要多少薪水才会快乐。研究发现:每个月赚3万元的人,认为自己需要赚5万元才会快乐;每个月赚10万元的人,表示每个月赚25万元才会觉得快乐。不管你赚多少钱,你总会觉得不够。

一系列的数据表明,我们最好把钱花在体验上,比如去博物馆参观,或是到海边度假,甚至是给自己买一个冰激凌……不管什么收入阶层,把钱花在体验上的人,更容易通过支出获得满足感。特别是高收入群体,把钱花在体验上而非购物上,比如休假、和朋友聚会等,更容易给他们带来幸福感。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曾经说过,“我们认为金钱能带来大量持久的幸福感,但事实上,它只能带来些许短暂的快乐。拥有一辆新车只会让你不断失望,来一趟欧洲游就不一样了!旅行虽然结束了,消逝了,但你离开时既带着美好的感觉,也留下了美妙的回忆。”

二是人们认为幸福感主要来源于和他人的对比。

研究表明,如果我们希望通过钱改变自己的生活,那么要么把钱花在体验上,要么花在别人身上。加拿大学者曾对在校生进行研究,给受访者每人五块钱,他们可以给自己买杯咖啡或者买张唱片,也可以给别人买杯咖啡。研究发现,把钱花在别人身上的受访者,在一天过下来之后觉得更幸福。所以说把钱花在别人身上,是把钱转为幸福的一个有效方式,包括给人家买礼物、给慈善机构捐款等……

此外,人类从本质上来说是社会动物,很多人都生活在大群体之中,难免会和同群体中的人进行比较。我们的享乐系统在构建主观幸福感的时候,用的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所以主观幸福感的典型参照点就是别人。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研究,问哈佛大学的学生愿意拿哪种薪水?

第一种是每年赚5万,而公司中其他人平均赚2.5万;

第二种是每年赚10万,而其他人的平均工资是25万。

从经济利益上来讲肯定选第二种,但超过一半的学生宁愿选第一种工作,因为如果周围的人赚得比自己多,不管自己赚多少钱,都会觉得不幸福。

著名经济学家约翰·穆勒(John Mill)曾说过:“人们不仅希望富有,而且希望比他人更富有。”

为什么这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感呢?因为总有人赚得比你多,总有人比你更漂亮,总有人看起来生活得比你好……总会有一些方式,让你觉得自己不满足,让你觉得自己要赚更多钱,买更大的房子,拥有更多东西。

如何提高幸福感

关于幸福,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有一个概念,叫时间幸福。人们一直认为幸福是由金钱、收入带来的,其实,时间也会带来幸福。如果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会变得更幸福。在达到一定的收入水平后,如果需要你在时间和金钱中做出选择,你应该选择时间,从而让自己的主观幸福感最大化。

想要增进和恋人的感情,想要稳固家人的关系,想跟别人有长久的友谊,就要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这些都能够提高你的主观幸福感。如果用钱可以购买和恋人、家人或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就能极大地提高你的幸福感。

人们的幸福感和花在手机和电脑上的时间成反比。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数据就表明,在各种不同平台的社交中,不幸福的人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往往高于幸福的人使用该社交媒体的时间。

(作者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哈佛大学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杰森·米切尔)

举报
文章作者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