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在“跨境支付清算论坛暨CIPS系统参与者会议”上,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下称“CIPS系统”)正式上线CIPS标准收发器企业版,这将有利于企业实现高效便捷的本外币跨境收付体验,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同时降低手续费。
跨境清算公司总裁许再越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从技术角度看,CIPS标准收发器主要是解决CIPS直参与间参之间、银行与企业客户之间的信息标准化传输问题,以促进跨境支付业务全流程直通式处理,提升跨境支付整体处理效率。
除了研发CIPS标准收发器外,记者还了解到,目前CIPS系统已在系统层面做好了承接“跨境理财通”业务的准备,并设计了针对理财通的数据统计查询服务,数家正在部署“跨境理财通”业务的国有大行、股份行以及外资行参与其中。
为企业跨境支付“铺终端”
CIPS系统是我国跨境支付清算体系的核心系统,于2015年在上海上线,向境内外参与者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为国内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
此次上线的CIPS标准收发器企业版,是人民币跨境支付参与方、间接参与方以及企业之间的业务处理组件,也是CIPS系统提升体验和服务的创新工具。
由于跨境支付涉及节点众多,以往系统各参与方之间存在支付指令标准不统一、人工处理环节多等痛点,影响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的整体效率。对此,CIPS标准收发器为用户提供API对接和GUI界面两种使用方式,可实现跨境支付标准化、一体化处理。
企业对于这一工具的优化有着直观感受。海尔财务会计结算部总经理官华丽称,使用CIPS标准收发器,对产业用户来说,提升了跨境支付的效率,降低了手续费,实现了降本增效;对财务公司来说,提升了与产业用户的黏度,增强了服务美誉度。无论是从企业还是财务公司角度,都真正体现了CIPS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记者获悉,CIPS标准收发器项目上线后,海尔财务积极推进产业用户开展人民币跨境收付业务。截至2021年5月15日,共完成跨境人民币货款支付1.73亿元, 跨境人民币货款收款1000万元,实现了人民币跨境收付业务的全场景落地。官华丽还提到,2021年预计公司人民币跨境清算金额将逾百亿元。
上汽财务国际业务部总经理缪堃元也表示:“作为标准收发器的首批上线非银机构,我们通过这一新工具,实现了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收付架构,这能够为集团成员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本外币跨境收付服务,进一步提升最终用户体验,势必会给企业跨境业务带来新一轮的发展。”
据了解,目前来自北京、上海、山东、辽宁等地的多家企业客户已通过标准收发器企业版办理跨境人民币收付款业务,累计支付金额达1.51亿元,覆盖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稳步推进“跨境理财通”相关服务
除了研发CIPS标准收发器外,记者还了解到,CIPS系统在“跨境理财通”业务上也有布局。
5月6日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到,“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北向通”和“南向通”资金跨境汇划均通过CIPS系统办理。
许再越告诉第一财经,CIPS系统已在系统层面做好准备,承接“跨境理财通”这项新业务。“我们在一二季度对部分银行调研时,了解到银行对‘跨境理财通’总额度和个人额度实时监测、投资者账户开立检查等问题较为关注,为此,我们设计了针对理财通的的数据统计查询服务,可面向境内外银行实现业务的实时统计、投资者账户登记、查询等功能,并支持多场景下的各类额度管理。”许再越说道。
目前,该项服务正在全面推广中,已有正在部署“跨境理财通”业务的国有大行、股份行以及外资行参与其中。
而随着人民币跨境支付的发展,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CIPS系统将有更多想象空间。城银清算副总裁奚波在上述会议上就表示,会有越来越多城商行主动加入CIPS系统,引导更多城商行加入,可以将人民币跨境业务与传统清算业务更深地整合,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业务生态。
上海清算所运营部负责人公成认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立起境内机制和境外机制之间的相互衔接,是在跨境金融服务上取得突破的关键,而CIPS系统就是在为人民币跨境支付铺设“高速公路”。
“如何更好地解决非面对面的跨境资金需求,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是难题也是机遇。”中国银联首席运营官鲁志军提到,CIPS系统作为跨境业务主渠道,在支持整个系统互联互通、提高跨境业务支付效率上,还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自上线以来,CIPS系统已累计处理各类支付业务840余万笔,金额约147余万亿元;日均处理笔数从2016年的2500多笔增长到目前的12000多笔;日均处理金额约为2900亿元,是2016年的17倍。
“去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系统业务量不降反升,反映了市场对CIPS系统作为跨境清算主渠道的认可。2021年,CIPS系统单日笔数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许再越表示,目前CIPS系统共有1171家参与者,覆盖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实际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400多家银行法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