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文化合作中,男性和女性合作者之间如何创新?
面对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搭档,他(她)们之间的跨文化冲突如何影响合作的创造力?
在跨文化合作中男性和女性分别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利用跨文化合作激发创新?
本研究针对跨文化合作中性别如何影响创新和创造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验和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式论证了男性和女性在跨文化合作中面临不同的创新困境和机遇。
研究发现,相对于男性之间的合作,女性合作者之间能更有效地将任务型冲突转化成合作创新。
跨文化合作:创新的一把双刃剑
随着全球化和我国企业国际化的不断加深,通过跨国界和跨文化进行合作创新在组织中已经越来越普遍。跨文化合作为激发创造力——产生新颖而有用的想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者在交流过程中,不同的知识背景,经历经验,多元化的世界观和分析问题的方式发生碰撞,更容易迸发创造力的火花。与此同时,不同的文化背景代表了不同的肤色国籍,跨文化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往难免面临着例如歧视和刻板印象等问题,为创新带来巨大挑战。
因此,现有的研究认为,跨文化合作对创新的利弊结果取决于合作者,例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者之间以何种方式处理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如何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多元的信息为创新所用?
男性和女性如何处理跨文化冲突?
在组织生活中,同事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一般认为,在工作中的冲突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人际冲突——通常表现在同事之间的性格差异或者双方的情绪化,另一种是工作任务冲突——通常表现是对于某一任务该如何完成或完善持有不同的观点。在跨文化合作中,这两种冲突更是如影随形。
以往的研究发现,工作任务上的冲突有助于激发合作创造力,合作者之间通过例如辩论的方式将不同的观点和处理工作的方式坦诚地表达出来,这些多元化的处理工作任务的想法和观点恰恰是创新的最原始材料。
然而,人际上的冲突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通过合作进行创新。合作者之间的情绪化或者性格上的不和会导致合作过程中互相的信任降低,影响合作效率和进一步交流。
有趣的是,在处理不同的工作冲突中,男性和女性的方式大不相同。由于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男性和女性面临着不同的“角色期待”,例如,女性的社会角色通常围绕着理解,善解人意等,而男性的社会角色通常围绕着控制,“不服软”等,通过社会化的男性和女性在处理工作上的冲突时也面临符合这些“角色”的期待。
之前的研究发现,由于角色的社会化,在工作过程中,女性同事之间面临冲突时通常采用沟通和交流的方式,而男性同事之间处理冲突时则更倾向于闭口不谈或者争论不休。
不可逾越的鸿沟?性别差异影响跨文化合作创新
基于这些发现,提出,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处理工作冲突的方式会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合作创新成果。具体表现为,面对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同性别搭档,当任务型冲突发生时,由于不同的处理冲突的方式(控制性和理解型),男性搭档之间的创造力会降低,但女性搭档之间的合作创造力却得到提升。
这是因为相对于控制型的冲突处理,理解和沟通更有助于将多元化的想法和观点互相融合,产生创造力。而当人际关系冲突发生时,对男性搭档、女性搭档的创造力都有负面影响,并且对女性创造力的负面影响更重。这是因为采用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去处理人际冲突会更大程度上转移和分散任务处理上的精力,从而对合作创新产生负面的影响。
由于经历了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在跨文化合作中,相对于男性之间的合作,女性合作者之间能更有效地将任务型冲突转化成合作创新,与此同时,在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者时,人际型冲突会损害合作创新,并且对女性合作者之间的创造力损伤更大 。
这一研究发现提示我们,对女性创新者能力的忽视可能会造成企业的创新人才错失和流失。最后,也呼吁企业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对女性创新者的参与度值得重新考虑。
(作者金孟子,供职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