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生意有这么赚钱?餐饮企业都纷纷入局了

第一财经2021-09-21 19:08:30 听新闻

作者:揭书宜    责编:刘晓颖

中秋又至,月饼生意助力不少公司赚取了季节性收益。

一些以月饼为主营产品的上市公司全年营收有四成来自于月饼产品,而一些以月饼生意为“副业”的餐饮行业公司,在月饼生意中获得的毛利率也远超公司其他类型产品。此外,月饼由于其产品单价较高、毛利率高及销量较大,以此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下半年营收通常较上半年更佳。

从老字号“稻香村”、“杏花楼”,到新涌现的螺蛳粉月饼和臭鳜鱼月饼,再到商家联名后推出的“月饼盲盒”,一年一度的月饼消费从未缺席,而产品类型和消费模式却在更新迭代。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月饼市场与消费趋势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月饼市场销售规模已超200亿元,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国民对传统节日重视提高,走亲访友的需求将继续复苏,预计2021年中国月饼销售规模将达218亿元。

谈及月饼生意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不得不提到广州酒家(603043.SH)。

华西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广州酒家在全系列月饼中市占率在6%以上。查阅广州酒家历年财报可见,近年来,月饼系列产品一直为广州酒家(603043.SH)贡献近半营收。2018年月饼系列产品为公司带来的营收占比为41%,2019年为39%,2020年则上升至42%。

在月饼系列产品营收占比稳居不下的背后,是高达60%的毛利率。2018年至2020年,广州酒家月饼系列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63.22%、62.27%和58.37%。值得一提的是,月饼系列产品的毛利率几乎是广州酒家另一主营产品——速冻食品的两倍。

而另一家元祖股份(603886.SH)在2020年报中表示中秋月饼由于其产品单价较高及销量较大,导致占销售收入比重较大,因此大部分烘焙企业下半年收入表现较上半年更佳。含有月饼、粽子在内的中西糕点礼盒是元祖股份最重要的产品。2020年,元祖股份的总营收为23.03亿元,其中中西糕点礼盒实现营收13.88亿元,毛利率达55.96%。

同样的,虽然月饼在*ST麦趣(002719.SZ)整体业务中占比不多,但毛利率一样高。2020年,公司“节日食品”类营收为7048.2万元,同比减少7.93%,占总营收的8%。包含月饼的“节日食品”类产品的毛利率高达53.16%,远高于公司其他类型食品以及乳制品、烘焙制品的毛利率。

为什么月饼的毛利率如此之高?“一方面,月饼的制作成本不高,且在原材料、制作工艺、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没有很深的竞争壁垒。月饼皮的主要原料包括面粉、油、糖、鸡蛋等;馅料包括咸蛋黄、紫薯、火腿、坚果、豆沙等;包装方面也不难找到食品包装供应商。销售渠道多数为线下商超和电商两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费品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另一方面,月饼是有着一定社交属性的季节性必需商品,这也为其带来了溢价,导致市场售价远高于制作成本。中秋节期间,不仅大多数单位会采购月饼,亲友之间也会相互馈赠。因此,月饼也因其社交属性产生了‘金融属性’。”

中秋前夕,不少“黄牛”正在各月饼兑换点进行月饼券回收。记者日前在正大乐城哈根达斯月饼兑换点附近通过几位“黄牛”了解到,中秋前三四天,哈根达斯月饼券的回收价约为票面价格的5折,而此时若要从黄牛手上购买月饼券,价格约为票面的6折。其中的差价便落入“黄牛”的囊中。而随着中秋节的临近,同一款月饼券的价格也会逐日下跌。

记者注意到,入局月饼赛道的公司持续在增加。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月饼”,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企业超过2.3万家,小微企业占比近78%。近十年来,我国月饼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注册增速始终稳定在10%左右,平均每年新增超2000家月饼相关企业。

除了食品企业,不少餐饮行业的上市公司也在参与月饼生产。

比如老字号公司全聚德(002186.SZ)正在月饼赛道上完善产品结构。2020年年报显示,中秋节期间,公司推出了30余款全聚德、仿膳品牌礼盒,60余种口味的月饼,销售同比增长22.13%,其中,线上销售同比增长59.68%。财报显示,在所有品类的月饼中,一半以上为创新产品,增加了京味传统提浆系列月饼,恢复了传统京式自来红、自来白月饼,推出了25克水果口味桃山皮小月饼,引入了5种口味的新潮麻糬产品,更新了糖醇系列产品。

华西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月饼是中国传统节庆食品,呈现季节性刚需和需求多样化的特征,因此其赛道的特征一方面是老字号品牌溢价高、可持续提价,另一方面是规模化供给门槛高、存在产能复用,从而行业空间以确定性结构升级机会为主、竞争格局呈现头部共同集中的趋势。

而关于未来月饼行业的消费趋势,民生证券分析师刘光意告诉记者:“近几年行业过度包装现象得到部分遏制,未来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回到产品本身。健康化或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举报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