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物流指标变化,折射的经济信号

2021-10-13 16:58:12

作者:赵伟    责编:张健

为何要关注物流指标?物流指标是观察经济供、需变化的同步或略领先指标

大多数经济活动会产生物流,使得物流指标成为观察经济的重要中观指标。无论是生产,还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均涉及原材料或产成品等的运输,进而反映在相关物流指标中。陆运和水运是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分别占整体运输规模的82%和16%;常用陆运指标包括道路货运量、公路运输价格指数等,水运指标包括集装箱吞吐量、CCFI、BDI等,是观察经济活动较好的同步或略领先的中观指标。

不同物流指标反映的经济活动不同,陆运指标与国内生产和消费等紧密相关,海运指标指向出口等变化。由于国内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中间品和产成品等的运输80%以上为陆运,工业生产变化会很直观反映在公路和铁路货运量中,也在一定程度影响货运价格;出口货物90%以上通过海运,出口需求变化对集装箱吞吐量、集装箱运价等影响显著。此外,物流指标也会受运力、成本等供给因素影响。

近期,物流指标变化有何特点?量价背离,运输量持续回落、价格上涨或走平

反映生产变化的陆运指标,从“量价齐升”到“量跌价平”;反映消费的快递指标,“量涨价跌”。疫后生产率先恢复下,货运量增速从疫情期间负值抬升至2021年2月的8.8%,随后逐步回落至8月的5%;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从2020年11月底的985点抬升1.8%至2021年初的约1002点、随后走平。快递业务量持续增长,从2020年3月59.8亿件到2021年8月近90亿件,而快递单价持续回落。

反映出口情况的海运指标,从“量价齐升”到“量跌价涨”。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2020年6月首度恢复同比正增长,至2020年10月增速高达11.4%、创近年来新高,随后震荡回落至2021年8月的4.7%;而集装箱价格持续上涨,过去一年,CCFI和SCFI上涨215%和220%,其中欧洲、地中海和南非航线涨幅超过300%,美东、美西航线涨幅也均超过100%,日、韩航线涨幅相对较低

近期运输指标变化,透露了怎样的经济信号?产、需逐步走弱,线上消费尚可

陆运和海运运量指标的回落,反映生产和出口逐步走弱;而快递量增长,表明线上消费相对较好。国内货运量变化趋势,与工业生产走势大体一致,高点均在2021年2月出现、然后趋势下行;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领先出口增速1个月见顶,回落节奏慢于国内货运量,与年初以来出口较强的韧性紧密相关。相较之下,快递量持续增长,与疫后部分消费需求转向线上的带动有关,而居民总体消费仍偏弱。

全球运力不足下,海运价格的持续上涨,也一定程度反映中国出口和全球贸易需求衰减得比较慢,后续需跟踪物流和经济指标变化。海运价格持续上涨,与全球运力不足、贸易需求较强等有关;中国出口的缓慢回落,并未带来全球海运供需缺口的明显缓解,使得海运价格仍有很强的支撑。类似海运“量跌价涨”的现象在2012年也曾出现过,伴随出口的加速回落,海运价格大幅回落、最终“量价齐跌”。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反复,运力进一步下降。

(作者系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举报
文章作者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