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城危情15日,闽商林腾蛟的奔走与自救

第一财经2021-11-16 20:31:47

作者:马一凡    责编:张歆晨

53岁的林腾蛟,福建最有钱的人之一。今年10月15日,他的阳光龙净集团以2502亿元营收登顶福建第一大民营企业,风头一时盖过风口上的宁德时代。仅过了15天,风云突变,阳光龙净旗下的上市房企阳光城(000671.SZ)股债双杀,为了保住岌岌可危的现金流,林腾蛟押上了个人身家。

20强房企阳光城,过去14年间销售额翻了1000多倍。今年8月与万物云换股时自称“不差钱”,两个多月后却成了又一家“躺进ICU”的房企,从中可以窥见房地产行业近期的跌宕起伏。

以陈嘉庚为偶像、热衷传统国学的林腾蛟,在危机时刻态度坚决:不逃废债、不会抛下员工。他以个人财富担保债务,奔走于北京、福州、上海,逐渐稳住了局面与人心,多笔债务获得展期,成为近段时间房企处理流动性问题的范本。不过,随着房地产蒙眼狂奔时代落幕,积重难返的阳光城似乎仍未脱离危险期。

曾经的“薪酬第一房企”

阳光城的危机来得猝不及防。在8月份和投资者的交流会上,阳光城董秘还公开表示,阳光城没有资金压力,对现金流的管控很有信心。

但危机又似乎早有预兆。今年上半年,阳光城就是降价促销最积极的房企之一,这一降价跑量的情况到8月份来到顶峰,像阳光城在昆明、南通等地的楼盘,猛降6000元/平方米,以明显的亏本价销售,可见阳光城对资金回笼的渴求。

阳光城这一举动很快收获负面效应,一份归母净利润下滑的三季度报告,触怒了去年引进的第二大股东泰康系。今年三季度单季,阳光城扣非净利润为-17.52亿元,同比下跌274%。由于对部分项目计提跌价,前三季度其资产减值损失高达16.5亿元,同比大增518%。

紧接着,A股市场的罕见一幕出现了——10月29日,二股东泰康系对业绩报表投下两张反对票,实控人和二股东方的矛盾公开化,阳光城的危机从那一刻正式爆发,公告次日股价跌停。

后来,由于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超过20%,阳光城必须作出说明,因此在对外公告中透露出两个关键信息,一是美元债到期恐怕还不上了,正在沟通展期;二是大股东部分股权质押已经达到平仓线,遭到被动平仓。

这两个信号都很危险,在此之前,新力控股、花样年等房企,已经因为相似原因暴雷躺倒,还引发了波及全行业的评级下调和技术性违约。新力控股因为股权质押已经达到平仓线,遭强平而爆仓,股价跌去87%,从中秋节后至今未复牌。阳光城同样属于股东质押比例较高的类型,控股方共计有接近80%的股权被质押。

过去阳光城以薪酬高著称,曾以人均超过40万元的年薪排到整个地产行业第一位。短短几日,危机冲散了往日光环。一名阳光城员工在危机爆发第三日的凌晨2点02分,在网上发出了一封1906字的长文,称公司负面新闻缠身,员工人心惶惶,大家都有一种莫名就被失业的感觉,“老板压上了家产,而我想哭泣”。

这封信很快在全行业流传,悲伤、低落的情绪发酵蔓延。“没人知道这封信是内部谁写的,但确实代表了当时员工们的心情,没有方向,很迷茫、很失落。”有阳光城员工对第一财经表示。

对于公司突如其来的危机,一名阳光城员工对记者直言,之前大部分人没有想到。“我听说内部提前做过测算,阳光城大概可以活得比业内60%的企业更长,面对今年的资金链问题,阳光城行动得比其他大多数企业更早更快。”

然而阳光城的降价跑量策略,撞上了地方政府日益加剧的预售金严格监管政策,尽管跑量成功,资金却无法回笼。“有一种说法是阳光城是典型的被预售金监管收紧拖垮的一家房企,我认为这有一定的道理,举个例子,我们有个项目,剩下要付的尾款只有1.5亿元了,但是受监管不能动的资金达到7亿元。”一名员工称。

今年8月份时,阳光城还对投资者称,一季度报表中货币资金有485亿元,估计其中约40%可以随时可动用。到了11月份,在与投资人的沟通中,阳光城则表示现金余额为260亿元左右,可以动用的只剩下不足7亿元。

和新力、花样年相比,阳光城体量大得多,作为TOP20房企,年销售规模超过2000亿,阳光城如果出事,将给房地产行业带来更大的震荡。

“甩手掌柜”奔走自救

面对危机爆发,阳光城老板林腾蛟的一系列动作,逐渐安抚了人心。

林腾蛟曾是地产圈知名的“甩手掌柜”,充分放权职业经理人,自己则要每天花上半天时间读书和运动。危机发生后,林腾蛟再也无法袖手旁观。

泰康对三季报公开反对后的次日,林腾蛟率领高管团队去了一趟泰康总部寻求沟通,希望能得到二股东的理解,尽管这次拜访没能让泰康公开表达支持,但展现了林腾蛟的积极姿态。“老板认为,大股东和二股东有公开矛盾的企业,一定做不好。”接近阳光城的人士称。

紧接着,林腾蛟又率队前往福州,他发家的大本营,主要目的是找钱以及盘整自己的资产,缓解阳光城的危机。林腾蛟到达福州后不久,他果断辞去了兴业银行(601166.SH)董事一职,称要“专注自身企业经营”。11月4日,兴业银行发生3笔大宗交易,成交均价17.19元/股,总成交额9.97亿元,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透露,这部分股份出售与林腾蛟有关,他希望能借此为阳光城增加流动性。

资料显示,兴业银行成立于1988年,是我国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总部在福州市,第一大股东为福建省财政厅。福州闽侯人林腾蛟在2017年参与兴业银行定增,他的阳光控股斥资75亿元,以15.1元/股的价格认购兴业银行股份,成为后者的第八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39%,当年林腾蛟出任兴业银行董事。

林腾蛟当时这一资本操作,和他的房地产业务息息相关,2017年正处于房企普遍“冲规模、大跃进”的阶段,阳光城当时被称为“并购王”,众所周知并购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兴业银行2017年同意给予福建阳光集团及其关联企业授信类关联交易额度人民币125亿元、非授信类关联交易额度人民币14亿元。尽管定增4年来,林腾蛟持有兴业银行股份的账面收益非常低,但这项资本布局对阳光城来说十分关键。

如今,林腾蛟“壮士断腕”。有从阳光城内部会议传出的消息称,林腾蛟或许会将持有的兴业银行的部分股权套现,获取共计约50亿元资金,投入阳光城资金池。这一说法尚未能得到阳光城方面的证实。

但接近阳光城的人士告诉记者,林腾蛟在内部会议上对员工表达了度过危机的决心:“不会抛下员工,在关键时刻要同舟共济。”

阳光城寻求要约交换的美元债,对于其展期后发行的新票据,除了阳光城母公司担保,林腾蛟还加上了个人担保,希望以此对投资人展现自己的诚意和责任。“除了美元债,还有境内债、商票、非标,很多都在谈展期,老板很积极,所有债务都加个人担保。”内部人士透露。

从福州回上海后,林腾蛟每日坐镇上海杨树浦的阳光城总部,过问每天的经营情况。阳光城多个不同板块的员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公司经营情况一如往常,大家的情绪逐渐稳定,希望能与公司共渡难关。

“遇到这种事情,我们普通员工肯定会很担心失业,最近也目睹了很多公司的‘骚操作’,有些地产老板自己有资金,却不愿意用来支持上市公司。目前林老板的动作,确实是给了大家一点信心的,这种时刻大家愿意跟老板站一起。”阳光城一名内部员工对记者表示。

11月9日,好消息传来,阳光城三笔境内债券展期方案获得通过。11月12日,阳光城美元债豁免交叉违约的同意征求获得通过,2只美元债展期也获得通过。

然而现金流危机没有就此打住。对于房企来说,经营性现金流和融资性现金流的双重卡死造成了目前的困局。“截至目前,这两方面都没有明显改善。”内部员工称。

一方面,地方政府的预售资金监管没有放松迹象,保交付对地方政府来说至关重要,“尤其对于我们这种出现问题的房企,地产政府看得更紧”。另一方面,部分民营房企借新还旧的渠道仍然紧闭。

近日房企融资出现一定程度的宽松信号,但首先惠及的是央企、国企,以及现金流状况良好、销售规模排名前列的民企,对于出现流动性紧张迹象的民营房企,新的融资很难获取。

近日,万科旗下的万物云正式启动上市计划,8月时阳光城曾和万科换股,以子公司阳光智博100%股份,换取了万物云4.8%的股份。如果万物云成功上市,这笔股权有望给阳光城提供一笔不小的资金。但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太过遥远,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从启动IPO计划到成功上市至少还要一年时间。”

阳光城和美元债投资人的拉锯仍在持续。截至11月15日,阳光城多笔美元债的要约已经两次延迟,从11月10日延迟至11月12日,再延迟到11月17日,阳光城希望通过延时给投资者更多时间来支持交易。

“至少从行动上来看,阳光城处置是积极的,老板也愿意动用个人身家进行担保,跟一些躺平的老板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这个时候,投资人的利益跟房企有一致的部分,通过积极沟通,是有望达成化解方案的。”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券商机构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表示。

销售额翻千倍隐患爆发

现年53岁的林腾蛟,在《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上,以17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全球第1208位。

林腾蛟的财富积累主要来自于房地产,他1995年刚开始创业时就投身地产,第一个项目是阳光假日大酒店,其后林腾蛟将自己的生意版图扩张至教育、环保、金融、大宗商品贸易、投资等领域。

今年10月15日,福建省工商联等单位发布《2021年福建民营企业100强》,林腾蛟实控的阳光龙净集团以2502亿元营收登顶福建第一大民营企业,超越他的福州闽侯老乡张轩松创办的永辉集团,也力压风口上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龙头宁德时代。

回看林腾蛟的商场历程,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周期性起伏,他曾几度站上风口,也曾遭遇危情。他是一个充满传统人文思想、热爱国学的侨商,他所作的商业决策,又常展露福建商人的冒险家气质。

出生于富裕之家的林腾蛟上个世纪90年代就去新加坡留学,归国后在福州创办福建阳光龙净集团。1996年,林腾蛟在厦门开发首个项目“阳鸿新城”,在福州马尾创办了阳光国际学校,由此他探索出了住宅开发和教育相结合的路径,和碧桂园早期模式类似。1997年,他在福州开发地产与教育相结合的阳光城小区,成为“阳光城”名字由来。2002年,34岁的林腾蛟收购上市公司“石狮新发”,借壳上市,上市公司更名为阳光城集团。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林腾蛟曾对员工说,自己小时候的梦想是“做一个陈嘉庚式的成功中国人”。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公开场合,林腾蛟多次强调民营企业家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还曾在一次两会采访中说,“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伦理道德、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缺失,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不讲诚信一度成风,看中个人私利,忘记国家与社会责任”。他的言论和思维方式,在企业遭遇危机时,或许成了他选择积极应对的源动力。

同时,林腾蛟又是一个典型的福建老板,在生意场上敢于下注、赌性十足,使得阳光城成为业内知名的高杠杆黑马房企,资金面一直紧绷,直到走入今天的局面。

2006年,阳光城销售额才2亿时,他就豪迈地提出2010年地产板块销售目标要达到100亿。“可是到2010年销售额只达成40亿,有人看笑话,但我很坦然。”

2010年,阳光城销售额仅为40亿,林腾蛟又提出2015年要实现500亿目标,结果实际完成310亿。那一年,林腾蛟又提出5年后破千亿的计划。结果最后这一次看起来不切实际的目标,乘着行业高周转、大扩张的东风,提前两年多就实现了——2018年阳光城一举实现了1600亿的销售额,2020年达到2180亿元销售额。

从2006年到2020年,14年间,阳光城的销售额跨越了1000多倍。

在房地产的黄金和白银时代,林腾蛟很敏锐地抓住了风口,他独特的放权模式,让他和多个知名职业经理人在事业上互相成就。2012年开始的陈凯时代,阳光城启动全国性扩张,把总部搬到了上海;张海民时代,阳光城大力并购,被冠上了行业并购王的帽子。到2017年,在全地产行业都在“学习碧桂园好榜样”的时候,林腾蛟直接豪气地从碧桂园挖来两员大将——朱荣斌和吴建斌,当时仅有480亿销售规模的阳光城成了业内备受关注的房企。

林腾蛟的地产征途并非顺风顺水。2015年时在地产低潮期就曾出现过困难,当时他通过对中民投的资本布局帮自己纾困。在中民投诞生之初,林腾蛟认购出资了10亿元成为中民投股东。其后,中民投报之以李,出资45亿元定增阳光城。2019年中民投自身深陷流动性危机,拿回当年认购阳光城股份的钱彻底撤出,此后长达一年阳光城都在给自己找战投。

这整个过程中,阳光城的资金链一直都较为紧张。朱荣斌和吴建斌加入阳光城前,企业净负债率达到了258%,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25.81亿元。经过三年的艰难降杠杆,到了2020年阳光城的净负债率仍然达到95%。净利润则一直严重偏低,未曾明显改善,去年全年净利润率为6.68%,而根据亿翰智库统计,截至2020年末,50家典型房企平均净利润率约为13%,阳光城的净利润水平是行业均值的一半。“利润率那么低,融资成本却很高,一家企业如果这样一年、两年还行,但本质不赚钱的话,能空转多少年?”华东一家TOP50房企的CEO表示。

仿佛应了那句话——一切命运的馈赠,都暗中标好了价格。阳光城此刻的危机,一方面是受到了行业大环境的拖累,另一方面也是自身长期不健康发展模式造成的后果。在这背后,又有过去多年来全行业土储规模决定未来座次、销售规模座次决定融资处境的大背景,这加剧了房企的盲目扩张。

房地产狂奔时代落幕了。尽管林腾蛟的阳光龙净还顶着“福建第一大民营企业”的名号,但年销售额2000多亿的阳光城,总市值仅剩下120亿左右,而阳光龙净实控的另一个上市公司,龙净环保(600388.SH),市值仅有89亿元。他的福建老乡曾毓群的宁德时代,则一跃成为创业板第一个总市值破万亿的企业。

市值起落背后,时代沧海桑田。

举报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股票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