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力量:从丝路到湾区

第一财经2022-05-17 13:09:38

作者:彭佳    责编:沈晴

在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她写道:“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给我光明的第二天,我将通过艺术来搜寻人类的灵魂。”她用自然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的探访来完成自己双手所触摸不到的美妙旅程。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是公元前三世纪由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一世索特在亚历山大港建立的缪斯神庙。它供奉希腊女神缪斯,附设的宫殿除神室、讲堂外,还有动、植物园,并收藏天文和医学等资料,以及艺术品、稀有物等,也在此进行学术活动,培养人才。

17世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博物馆出现——1675年,位于伦敦牛津城中心的阿希莫林博物馆建成,并于1683年对外开放。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它在章程中提出:博物馆是指为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1951年、1962年、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又多次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讨论修改,直到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通过的章程,才明确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公益性成为它的首要职责。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向世界宣告,每年的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199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一次提出设立主题,当年探讨的是“博物馆与环境”。

30年之后,地球环境已然大变,人类面临新的挑战。在不确定和静默之间,艺术成为心灵最重要的疗愈途径。而承载岁月经典之美的博物馆,被赋予全新使命:21世纪的博物馆,拥有巨大潜力和影响力,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博物馆的力量”成为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

自1905年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办江苏南通博物苑以来,中国博物馆事业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5788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达1224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中国的博物馆总量已经跃居全球前五位。

当博物馆在新世纪打开大门面向大众,博物馆是否已经没有门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构造属于这个时代的“开放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和敦煌研究院等给出了一种“博物馆力量”放大的可能:用特展的方式,以数字化的配套和公众传播产品的设计完成真正的交流互鉴。

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    图/深圳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成立于1981年,现有历史民俗馆、古代艺术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和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4处馆址,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的大型总分馆制博物馆。

1944年成立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50年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是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跨区域范围最广的文博管理机构,也是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科研基地。

中国最年轻的超大型城市的城市博物馆和世界闻名的敦煌学“大本营”因何机缘携手,于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4月14日联手多家机构呈现“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的丝路艺术”展览?

“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的丝路艺术”展览   摄影/严然

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黄阳兴博士这样回忆道:“2019年习总书记去敦煌研究院考察,发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讲话,在文博界引起很大反响。我们当时就希望能跟敦煌有更多的交流。敦煌研究院和故宫博物院筹备《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这个展览内容很符合我们理想中的合作模式。因此,在故宫特展结束之后,我们将主要的展品加上其他博物馆借展的文物,借势故宫特展的热度,在2021年底把这个展览及时呈现给广大深圳市民。”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丝绸之路是古代联通东西方文明的大通道,也是东西方政治、经济与文化艺术往来交流的纽带。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敦煌石窟和河西走廊的丝路艺术遗存便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伟大成果。

“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的丝路艺术”展览   摄影/严然

“敦煌自古便是丝绸之路的要塞,跨越千年时空。今天的深圳与古时的敦煌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着相似的角色。作为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深圳也是新时代背景下中西方商贸与文化往来的重镇。我院联合多家文博单位与深圳博物馆一起举办此次特展,就是希望从敦煌石窟艺术出发,辅以重要历史文物,呈现古代敦煌与河西走廊丝路艺术的千姿百态。同时,展览也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文化发展,让深圳以这个展览巧妙地表达自身独特的城市面貌和城市精神:创新和包容、自信和传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罗华庆高度评价了该展览的意义。

早期西方博物馆学理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博物馆不能忘记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初心。除了公益讲座和社交媒体传播之外,深圳博物馆早在2015年就开始启用数字化手段辅助博物馆的运营。在其官网上,观众可以随时浏览过往各类精品展。

“本次展览我们也采集了大量的高清图片。即便线下特展结束了,你还是可以在网上继续艺术的旅程。数字化是博物馆的趋势,我们馆也已开放了相当一部分藏品的信息供大家使观赏、下载。”黄阳兴说道:“作为一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用更好的形式向观众传递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能量。与中小学生的互动推广活动,是我们未来教育合作的重要方向。”

“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的丝路艺术”展览   摄影/严然

黄阳兴说,逛博物馆变成公众的生活方式是一个渐进过程。技术的运用也好,特展的引进也好,都是为了不断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建立一个更友好的连接。

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与记录者,保护着无数我们从未参与见证过的历史。它通过锁存的每一件文物,告诉我们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它浓缩万年千古,不仅记录了地球的物质形态,也通过艺术展现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博物馆体系进入中国之后,一代又一代的博物馆人通过建筑空间、馆藏和展览的动态组合,去表达博物馆的主题和认识,去感知博物馆所处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这种力量是无形却深远的。

深圳市是年轻的。这座城市里的年轻人对科技心存向往,又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希望了解和学习更多传统文化。大湾区的文化与丝路精神相通。深圳在建的十大文化设施,不仅惠及大湾区居民,更塑造着属于大湾区的未来商业文明。作为独一无二的“中国窗口”,正在打造“全球5G第一城”的深圳即将站在科技和文化的交会点,交出一份未来博物馆的精彩答卷。

2011年,深圳博物馆成立了志愿者管理委员会,依托博物馆的专业资源不断帮助志愿者成长,共同提升博物馆的整体服务质量。以此次敦煌临展为例,志愿者迅速成立临展组,根据个人特长分成翻译组、讲解组、新媒体组、秘书组等组别,及时服务观众。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深圳博物馆的展览“移动”到了社区、学校和军营。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也成为一个独特的终身学习平台。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希望全社会通过三个视角来探讨博物馆为其社区带来积极变化的潜力。

一是作为当地社区的关键参与者,博物馆广泛地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二是博物馆已经成为创新的乐园,新技术在这里可得以发展并应用于日常生活。数字化创新让博物馆更容易接近和参与,这是数字化的力量。

三是博物馆通过其藏品和活动,为社区建设提供了关键性的社会架构,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这是通过教育进行社区建设的力量。

在“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的丝路艺术”展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合作的力量,看到了十多家博物馆130余件文物的集体亮相带给观众的惊喜。我们也看到了科技的运用抵挡了疫情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让艺术流连于指尖,这是科技性创新的力量。我们还看到了公众的积极回应,他们把热情变成行动,在专业导览中认真学习,这是社区精神家园的共创力量。

千年前的丝路艺术在年轻的新城绽放,这是奇特的传承,也是文化强大的渗透力。从丝路到湾区,从沙到海,你能如此近距离地凝望历史,这就是博物馆的力量。

(作者系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举报
文章作者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