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毕业季”与“乡村振兴”碰面,会产生什么变化?
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首次超过1000万,就业压力势必加大。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进入全面推进的第二年,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旺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胡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全面开发乡村人力资本,意味着不仅要重视积极培育乡村本土人才,还可以建立引导具有农业技术的城市人才进入乡村。由此为解决乡村发展的实际问题提供更多的可能。从大学生角度来看,前往乡村就业、创业只是众多工作中的一种选择,一定要根据农村、农业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专家:乡村对人才需求也很大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山东、四川、陕西等地实施“乡村振兴专员”制度,北京也持续招聘“乡村振兴协理员”,最近四年分别招聘的数量为:400人、522人、508人、461人。
对于“乡村振兴协理员”岗位的持续招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陆继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意味着乡村缺少这样的人才。借用外部人才资源,是弥补乡村振兴人才缺口的重要举措之一。
她认为,不论是“乡村振兴专员”,还是“乡村振兴协理员”,这种持续为乡村振兴输送人才的举措起到三方面作用。一是,可以扩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二是,强化了基层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直播带货等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相关领域,更需要、也更适合大学生施展才华;三是,与普通村干部相比,这些乡村振兴人才具备很多优势,比如文化素质高、懂国家政策法规、学习和表达能力强、勇于创新等。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团总支书记、助理研究员倪坤晓认为,招聘需求增加,说明乡村对人才的需求依然很大。对于这些吸引来的人才,要想留得住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制度、优化政策、落实福利,为乡村振兴协理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解决后顾之忧。二是强化引导、注重培育、不吝举荐,分发挥人才的带动作用,链接各方资源,促进资源间互动,相辅相成。三是要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确保各类人才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各尽其才,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倪坤晓称,“引得进”依靠的是政策环境,而“留得住”则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体制外人才的活力,培养乡土情怀。去做乡村振兴协理员的,都是对乡村具有深厚感情的青年人才,是有志于扎根农村、服务乡村振兴的青年人才,一定要用制度、政策和情感去守护好他们的这份初心。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乡村人才振兴研究课题组研究人员雷泽提到,乡村振兴协理员从招聘对象上来看要求是北京生源,对于他们来说实际上就业压力并不大,之所以成为乡村振兴协理员,主要还是他们有志于扎根农村、服务乡村振兴,想要尽可能地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日本等国这样做
国外发达国家也经历过类似乡村振兴的阶段,一般在这一阶段,也通过完善立法、制度等措施,吸引人才到乡村工作。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乡村人才振兴研究课题组研究人员雷泽称,德国最关键的举措是出台相关保障政策,为新进入农村的青年农民提供优厚的补贴,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农村生活、促进乡村振兴,而这些被补贴吸引来的高素质人才也为德国农业农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当前,日本农村面临农村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发展活力不足等状况,严重制约农村发展。2021年,日本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占比已接近70%,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平均年龄为68岁。
胡霞称,日本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有从农意愿且具备与农业产业相关联技能的城市居民前往农村开展支农工作。2016年,日本主要的支农队伍已统合为“地域振兴协力队”。日本政府组建支农队伍的目的,旨在引导城市居民移居到人口过疏和老龄化现象严重的农村地区,一方面为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开发、销售和宣传工作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为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支持。
她提到,根据调查,支农结束后,有超过六成的队员选择在当地定居。因此,可以说“地域振兴协力队”政策起到了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积极作用。日本政府计划在2024年将队伍规模扩大至8000人。尽管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趋势难以得到根本性扭转,但当前日本每年也有约2万名50岁以下具有专业技能的青壮年人士新进入农业领域。
还有韩国,为吸引更多大城市人口转向乡村,解决人力资本紧缺现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归农·归村”计划。该计划面向在乡村以外地区居住达1年以上的人口,重点在于引导城市青年和退休人员归农、归村。
倪坤晓称,中国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提供相关法律和政策保障,完善农业农村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有效的农业农村人才培育管理体制等举措,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人才培育成效。
雷泽补充称,当前,我国乡村人才发展面临农村工资收入、生活保障等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的现实,虽然这些差距会在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中逐步得到改善,但仍需出台强有力的保障政策,借鉴德国等国的乡村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乡村人才的激励机制,吸引各类人才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