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去世,他就像误入电影圈的远方来客

第一财经2023-05-08 19:54:43

作者:吴丹    责编:李刚

“财富如草尖的露珠,生命如风中的残烛,这就是无常啊。你看我今天好好的,也许明天就不在了。”在2005年的电影《静静的嘛呢石》里,中国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借这部处女作,道出自己的生死观。

5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发布讣告:“中国著名藏族导演、编剧、作家,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教授万玛才旦,因突发急病医治无效,于5月8日凌晨在西藏逝世。因事发突然,本校将协同万玛才旦先生家人处理后续事宜,有关信息将及时公告。”

万玛才旦

消息传来,影视圈一片扼腕。就在去世前一天,万玛才旦还在朋友圈发文祝贺年轻藏族导演格杰白玛的电影《礼物》获奖。今年3月,他的第九部藏地题材新片《陌生人》刚杀青。4月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他还担任了“注目未来”单元国际评审团主席。

“惊愕之余,慨愤于生命可以如此丰盛,又如此不公。”影评人木卫二在获知消息后感叹,万玛才旦在他心中是一位完美电影人的形象,也因此,导演的骤然离世变成了巨大的不完美。

“他的电影,与一部六十亿的喧嚣无关,远离着东部,过于安静,平和,甚至让一些人乏困。”木卫二说,正是因为这样,万玛才旦的电影才像山峦险峰一般,让人心生欢喜或是望而却步。

去世前,万玛才旦刚刚完成两部长片,同时在筹备新片。他出版过《诱惑》《城市生活》《岗》等数部藏语小说集,他在中国美院任教,并不断协助年轻电影人,曾担任《八月》《清水里的刀子》《旺扎的雨靴》《一个和四个》等新导演作品的监制。木卫二觉得,在中国,很少有导演能这样兢兢业业,乐于创作,且不求虚名。

在中国导演中,万玛才旦是藏地电影新浪潮的引领者和开创者。

1969年,万玛才旦生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先后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他是第一位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出身的藏族导演,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藏族导演。

这位藏族导演的长片处女作《静静的嘛呢石》,以藏族演员、藏语母语,展现青海藏区落后藏族农村的生活,讲述了传统信仰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故事,成为他拍摄藏族电影的开端。该片迅速引起影坛关注,获得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奖、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特别奖等诸多殊荣。

从《静静的嘛呢石》开始,万玛才旦开启了长达十几年对藏语艺术电影的持续探索。尤其在近几年,他可谓高产,他的名字也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在电影中,他怀着极深的情感,对故乡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让藏族文化及藏族人的生存状况在大银幕上鲜活呈现,同时也思考关于民族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关联。

2018年,万玛才旦的《撞死了一只羊》在院线上映。最受外界瞩目的是,这部电影由王家卫担任监制,并搬出自己的幕后团队,张叔平、杜笃之、林强、吕松野等“金牌班底”保驾护航。在这部电影中,万玛才旦过往更偏向纪实的粗犷藏地风貌变得写意、迷幻而柔软。

他的几部以藏区为背景的电影《塔洛》《撞死了一只羊》《气球》曾三次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并以《撞死了一只羊》拿下最佳剧本奖。《寻找智美更登》获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大奖,《气球》获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最受传媒关注导演和最受传媒关注编剧。

万玛才旦一直说,他拍摄的首先是一部电影,而不是一部藏族电影或民族题材电影。因为他的努力,藏语电影不断在国内外电影市场上赢得赞誉。他掀起的藏语电影浪潮,也促使更多年轻藏族导演开始实践自己的作品。万玛才旦曾说,这几年各个藏区都有人在尝试做自己的短片,开始学拍电影。

“就好像前面肯定会有一个铺路的人,往后我觉得是会越来越好的。”万玛才旦曾如此表达信心。就在他创作最旺盛的阶段,一切戛然而止,不能不说是中国电影界最大的损失。

“他几乎就像一个误入电影圈的远方来客。”在木卫二印象里,万玛才旦是一位形象儒雅,谈吐温和又谦逊的导演。他平时的话不多,但创作量很大。在大众印象中,大导演总是一些把持着话语权、在各个场合谈笑风生或是高高在上的人,但万玛才旦却完全不同。

王家卫曾评价,万玛才旦电影的迷人之处,在于可以深看,也可以浅看,“浅看,是宿命,深看,是解脱。”

举报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