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硬件到大模型,在线教育又“卷”起来了

第一财经2023-05-30 18:29:09

作者:吕倩    责编:刘佳

5月30日,据Choice数据,教育板块今日活跃,涨1.27%。成分股中,立方数科(300344)涨20.07%,学大教育(000526)涨8.43%,*ST豆神(300010)涨3.83%。

消息面上,据教育部官网消息,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改进和强化实验教学,弥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加强中小学实验员、各级教研部门科学教研员配备,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

今年以来,教育企业逐渐企稳回升,将主营业务方向瞄准前沿技术与硬件设备领域。30日,猿辅导宣布推出旗舰型产品小猿学练机。该产品面向全国中小学生,行业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猿辅导正式入局千亿市场规模的智能硬件市场。

2021年以来,我国新增452家学习硬件相关企业。来自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学习设备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1%,到2026年其总市场规模将达到1450亿元,发展空间可观。

不仅猿辅导,此前包括科大讯飞、作业帮等多家企业透露在教育硬件领域的动作。如作业帮此前相继推出学习笔、学习手表和学习桌,加速布局教育智能硬件市场。采访中,作业帮硬件业务负责人李锡凌表示,目前的学习机市场、包括整个消费品市场行业同质化,有主打真人答疑、有主打护眼功能、有主打超级性价比等。而用户对于学习机的预期是一个“水桶机”,不能够有短板。

李锡凌将目前的学习机市场参与者归纳为三类:传统电教类学习硬件公司,善于做教育同步内容,渠道优势明显;3C类消费品公司,善于提供极致性价比的产品;第三类则是今年开始陆续进入学习机市场的教育科技公司,这类公司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在学习效果上实现突破。“后面作业帮的整体方向将随着技术发展与探索,给到学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硬件,大模型与AI技术也是教育企业近期探索的重点。5月5日,学而思表示正在进行自研数学大模型的研发,命名为MathGPT,面向全球数学爱好者和科研机构,以数学领域的解题和讲题算法为核心,将于年内推出基于该自研大模型的产品级应用。

据学而思透露,MathGPT为公司核心项目,由CTO田密负责,今年春节前,已启动相应的团队建设、数据、算力准备和技术研发,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此外,该公司还启动了美国硅谷团队建设,将成立一支海外算法和工程团队,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优秀的人工智能专家加入。

同在5日,网易有道(DAO)视频号首次公开基于“子曰”大模型开发的AI口语老师介绍视频,“子曰”为该公司自研的教育场景下的类ChatGPT模型。网易有道总裁金磊表示,单纯的AI技术并不能够创造足够的价值,只有与业务场景结合的技术才能真的解决用户问题,带来价值。

技术投入也表现在上市教育企业的财报中,好未来(TAL)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公司净收入从去年同期的5.41 亿美元下降到2.69 亿美元,同比降幅为 50.3%。好未来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彭壮壮表示:“在 2023 财年,我们经历了重大转型。我们的一些新业务,如素质教育、智能教辅和智能硬件,都有实质性的发展。虽然我们对这些发展感到鼓舞,但我们仍在继续升级我们的产品和运营效率。”

网易有道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公司净收入为11.6亿元,比 2022 年同期下降 3.1%。其中智能硬件业务一季度净收入为2.1 亿元,同比下降16% 。业绩电话会中,网易有道CEO周枫表示,智能硬件收益在第一季度下降16%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在一月和二月初,消费者需求疲软,并且一些线下渠道没有开始营业。三月词典笔的新激活量同比增长超过20%,业务出现反弹。周枫表示,“有道将充分利用学习服务及智能硬件庞大的用户群规模,以及在AI技术、特别是今年备受关注的生成式AI技术方面优势,提升用户体验,进而推动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另需注意的是,行业密集涌入硬件领域同样带来同质化问题,多鲸教育研究院《2022 中国教育智能硬件行业报告》显示,“双减”政策后,原有 K12 学科教育及幼儿教育公司纷纷布局教育智能硬件,竞争赛道更加拥挤。一方面,老牌的教育硬件公司,迫于压力开始加速 IPO 步伐 ;另一方面,新进入者的硬件产品逐渐趋同,以错题打印机为例,同样机型存在至少 6 种品牌,竞争逐渐激烈。

其次,《报告》显示,除软件内容方搭载硬件方的合作外,行业中不同厂商间的合作生态并未明显升级。相反,独立厂商存在集成软件、硬件、服务三方的动机,随着市场竞争逐渐激烈,拥有“软件 + 硬件 + 服务”综合能力的企业具有巨大的优势。

举报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