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的2009年5月17日12时59分,沈阳重型机械集团炼钢厂房的5吨电炉,封炉炼了最后一炉钢。
火红的钢水注满钢锭模,浇铸成一行凝聚了70多年岁月苍茫的文字:铁西·NHI·北方重工。随后的一天,有“中国重机工业摇篮”之称的北方重工集团老厂区正式停产,迁至铁西区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沈阳市铁西区,是我国在“一五”“二五”时期重点支持和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基地,曾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几百个第一。但在上世纪末,这座老工业基地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铁西区的国有企业90%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13万产业工人下岗。
经过“东搬西建”,现在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大路16号、16号甲、17甲1号,分别坐落着北方重工、沈鼓集团、沈阳机床。三大高端装备制造业链主企业形成的这个肩并肩、面对面的三角形布局,既让人瞬间回想起沈阳“共和国装备部”的昔日荣光,也蕴藏着这座城市再度起跳摸高的雄心和潜力。
2023年是辽宁省和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今年第一季度,沈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首位;2023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沈阳以GDP增速6.6%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作为东北经济的“排头兵”,这也是沈阳连续五个季度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也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又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
城市兴以产业兴为根基。作为东北第二大经济城市、东北重要交通枢纽的沈阳,显得更有底气抓住这三大机遇,乘势而起。
高科技自立自强下的机遇
“沈阳的优势在哪儿?在特别扎实的工业基础,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基础。”沈阳市工信局副局长郑大治说,这也是沈阳的重要辨识度。同时,沈阳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有一大批产业工人、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积累,更能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实现赶超先进。
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沈阳制造业人才积累放眼全国也极具竞争力。在一线、新一线城市中,沈阳制造业上市企业本科及以上人才占比(45.7%)排名第三,仅次于武汉、北京。
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深度调整,高端装备自主可控成为产业安全的必需,以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高端装备产业恰是沈阳的核心优势产业之一,产业链发展较为完备、产品国内市场份额占有率较高、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能力较强,成为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阶段,提升沈阳产业能级和城市能级的一大推手。
2022年,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完成产值同比增长11.1%。主要细分中行业通用装备产业、重矿轨道交通及专用装备产业、机器人产业增速分别达到5%、38.8%、5%。
此时,沈阳多家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已经完成破产重组、司法重整、混改等改革,正在加快高端化转型,这也为沈阳再起跳注入了新动能。
沈阳机床是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台普通车床、第一台摇臂钻床、第一台卧式镗床、第一台数控车床等多个“第一”的诞生地。2019年,沈阳机床司法重整,引入央企通用技术集团作为战略投资人;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
沈阳机床战略和运营部部长董凌云对第一财经表示,沈阳机床现在的定位是要成为引领技术发展的世界一流高端机床装备企业。“为什么把技术放在第一位?作为工业母机,我国高端机床进口比重仍较大,这已经不是一个市场问题了,而是技术问题。”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床市场,也是机床生产大国,但市场集中度低,低端过剩内卷,高端受制于人。
为推进高端化转型,沈阳机床制定了2021年~2027年技改项目计划,按照“补短板、上水平、自武装”三步走战略,全面提升制造能力和水平。“机床产品的一个核心就是加工精度的稳定性,设备长期加工精度不稳定,会导致加工产品的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董凌云说。
过去一年,沈阳机床组建科研攻关小组35个,攻克高端数控机床设计制造等10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总收入的11.9%。今年6月,沈阳机床牵头3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单位共同组建了“辽宁省工业母机创新中心”,并于8月份在沈阳机床举行揭牌仪式。该中心的成立旨在解决工业母机整机和功能部件发展的核心技术难题,加快实现工业母机自主可控。
2019年完成改革的不只沈阳机床。当年,被誉为“中国重机工业的摇篮”的北方重工,也完成了司法重整和混改,成为辽宁方大集团旗下一家大型跨国重型机械制造公司。今年,包括世界最大5500mm剪切线、首台国产全断面钾盐矿掘采机、世界最大跨距桥式刮板取料机等相继在北方重工问世。
还是在2019年,沈鼓集团被纳入国家混改试点,并于2022年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国家先进制造业二期基金持股39.13%,同步扩大员工持股比例到9.35%。混改完成后,沈鼓集团成为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一年,沈阳国资国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也取得重大进展,182户“僵尸企业”处置完毕,342户市属厂办大集体改革如期完成。
沈鼓集团是我国第一家专业风机制造厂,主要为能源与化工领域重大工程提供大型离心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泵等“工业心脏”装备,是中国唯一一家在能源与化工核心动设备所有细分市场领域,能与国际一流公司同台竞技的企业。
3月15日,沈鼓集团为裕龙石化设计制造的中国首台套150万吨/年乙烯“三机”,试运转合格后发往用户现场,并将于2024年投产。该机组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程度最复杂、工艺水平最高的国产化超大型乙烯“三机”。
一套乙烯装置中需要的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和乙烯压缩机三套机组并称为乙烯“三机”,技术水平被称为石化装备制造的“珠穆朗玛峰”。“目前能制造150万吨以上的也就4个国家,中国就是沈鼓。”站在沈鼓集团的转子车间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研制180万吨/年乙烯“三机”,已经具备了设计和制造能力。
目前,沈鼓集团还具备了140万吨PTA、2000万吨炼油、天然气长输管线、15万空分、300MW空气储能、大型航空试验风洞等装置用压缩机组,以及国和一号、华龙一号核主泵等重大装备的研制能力。
郑大治说,通用技术沈阳机床、三一重装、沈鼓集团、北方重工、特变沈变、沈阳新松、中车沈车等头部企业成功研制了百万吨乙烯装置用压缩机、百万伏级输变电设备、五坐标双龙门数控加工中心等重大技术装备,使沈阳市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的骨干力量,也成为拉动沈阳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加速从首台套到应用、量产
对于高端装备而言,研制突破之后的应用、量产,是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一跃。
盾构机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装备,被称为“世界工程机械之王”,但盾构机的主轴承,是此前唯一未国产化的核心关键部件。
2020年2月,中科院C类先导专项——“高端轴承自主可控制造”获批成立。先导专项盾构机主轴承研制技术总师、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胡小强对第一财经回忆道:“接到这个任务后,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深入调研,走了十几个省份,调研了30家企业。第一是了解国内现状,我们为什么做不了?第二是了解进口产品的情况,用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第三是产业链匹配度如何?”经过这番调研,他们得出三点结论:技术很难,链条很难,风险很高。
由于大型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只能前进,不能倒退,主轴承一旦失效,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作为盾构机刀盘驱动系统的核心关键部件,主轴承必须有高承载能力和高可靠性,这既要求轴承钢要高纯净、高均质、高强韧、高耐磨,也对主轴承成套设计、加工精度、润滑脂油等提出很高要求。
“从技术层面看,首先是材料问题,我们没有现成材料;其次是关键零件加工精度问题,我们当时不具备这个能力。”胡小强说。
破题的思路是,从材料出发,贯通技术链。研究团队最终开发出“低氧稀土钢”关键技术,同时又解决了精密加工、成套设计中的12项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最终研制出了盾构机主轴承。
但是,主轴承的试错成本巨大,企业敢不敢用?“从研到用,这个环节最难,但这个环节太重要了,必须要通过应用考核评价来看产品行不行。”胡小强说,要给重大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机会,而沈阳,给了这个机会。
去年,由沈阳市牵头,召集了相关部门、沈阳地铁、北方重工、保险公司等现场办公,把政产学研用的链条组织起来,确定在沈阳地铁做一个示范应用标段。去年年底,由北方重工生产制造、装备国产主轴承的100%国产化盾构机,在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1标施工现场顺利完成1000米的施工掘进任务。
政产学研用的链条一旦打通,就会给重大装备的持续突破带来更强的动力。“我们已经做了10套主轴承,3米、6米、7.6米、8.01米,8.01米现在是国际最大等级。”胡小强说。
6月9日,我国首台超大型盾构机用主轴承——直径8.01米、重60吨的“破壁者”,通过了专家组评审。这是我国研制的首台套直径最大、单体最重的盾构机用主轴承,可应用于直径16米级超大型盾构机。
“应用场景”也是董凌云经常提到的关键词。他表示,机床需要不断迭代,需要客户使用后提出问题,再改进,再验证……可能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把一款高端产品打造成熟,逐渐追上进口产品的水平。“首台套的机制可能不足以完全解决客户需求问题,这个过程需要有一个‘铁粉’,我们结对子。”
董凌云坦言,沈阳机床还需要获取更多的应用场景。“应用场景一定是面向行业的,比如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等,但有些行业我们还没有完全打入,那么生产的机床在这个行业的应用就没有沉淀,没有经验,就无法快速实现产品迭代。”
找到“铁粉”,需要多方支持。为缓解新产品推广应用难题,沈阳积极实施了与国家政策联动的市级保险奖励政策,对获得国家保险补偿支持的项目安排奖励资金,累计拨付资金3741万元,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参保成本负担,企业累计新增销售重大装备180台(套),新增销售金额23亿元。
自主可控以及海外市场需求的增长,正转化为企业的订单和销售额,形成现实生产力。
2023年一季度,沈鼓集团利润同比增长58.8%,订货同比增长140.3%。远大集团一季度新签订单共计15.2亿元,同比增长27%。三一重装一季度实现销售额40亿元,同比增长50%。上半年,北方重工整体订货增长35%,海外订单实现新增订货同比增长294%。
今年1~8月,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产值增长3.7%。
成为产业链自主可控的组织者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要增强核心技术攻关能力,还要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毕竟,国产替代必须考虑供应链的问题。
由此,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上的这些链主,还要成为产业链自主可控的组织者,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同步提升。
胡小强目前在考虑的,是怎么在国内把盾构机主轴承的产业链落下来。“这是一个成套的技术,核心有12项关键技术,图纸就有500多份。(辽宁)省里希望省内相关企业把这个链条组织起来,目前我们正在做这个事情。”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一位科研负责人告诉记者,轴承的产业化非常复杂,从钢锭开始,炼成轴承钢,碾成圆环,还要采购滚子、润滑脂、保持架,最后在轴承厂完成装配,需要全国各地多家供应商。金属所主要通过技术转移和转化,和上下游公司开展合作。“目前这个链条已经打通了。”
他表示,这类的研发应用很难靠市场自发完成,要通过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实现赶超。
在北方重工盾构车间内,公司党委副书记梁秀说,对于主轴承这类关键部件,有的用户会指定品牌。“如果没有特别指定,我们会在与客户确认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国产轴承。”
沈阳机床也在打造自主安全可控产业链。目前,国内高端机床本土化产业链配套并不健全,基础材料、高性能功能部件、数控系统等无法满足要求。董凌云说,虽然机床的每个部件都能在国内找到供应商,但大家的水平很不一致。“有的已经非常接近国际水平了,有的还差几年,有的则刚起步。”
除了链主自发的组织带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沈阳也在建设“12+24”头部企业配套园区和重点特色工业园区,其中高端装备产业链相关园区就有10个,包括北方重工三一重装重矿机械配套产业园、沈鼓压缩机配套园等。通过在园区实行“订单牵引”的招商模式、“整零协同”的发展模式,实现延链补链强链。
“沈阳有一批装备制造业的头部企业,他们每年的订单需求在1500亿元左右。”郑大治说。
为进一步提升本地产业支撑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沈阳提出,提高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预计到2023年,重点产业链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将提升至40%。
沈鼓集团的数据显示,其2022年采购金额为76亿元,沈阳市内配套企业290余家,市内总体采购额占比43%,配套率较2021年提升10.7%,2023年将力争实现市内配套率再提升5%。
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要素,目前,沈阳正在建立“一园区一基金一银行”“一园一链”“一企一场景”等园区供应链金融体系,帮助企业拓展增信融资渠道,引入合作基金41亿元,获融资授信51亿元。
“我们出去推介的时候,大家都会问,沈阳有啥好项目?其实恰恰相反,沈阳还有很多红苹果可摘。”盛京金控集团投资总监朱晓军说,除了投成熟期和成长期的企业,盛京金控目前也在针对沈阳的20条产业链投早扶小扶优。最新的计划是,由天使基金与沈阳市科技局共同出资设立总规模8000万元的种子基金。“我们要做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产业布局。”
诸多要素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个直观结果是,沈阳创新主体不断壮大。上半年,沈阳科技型企业达到1967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3850家,数量稳居东北第一。此外,创新梯队也在形成:目前雏鹰企业、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1454家、255家、82家。
另一个直观结果是,上半年沈阳GDP(增速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15.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5%)三项指标增速,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由去年同期的10名之外跃升至前3名。
但客观而言,沈阳的工业体量、科创主体数量,对资本、人才的吸引力等方面,较发达地区仍有差距,“投资不过山海关”也还是不少人的认知。
但是,在全面振兴东北战略下,更多的资源、要素正在向这里倾斜:中央金融机构未来三年对辽宁投放金额将超过5万亿元。今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支持指导中央企业深化与东北地区全方位合作,以更大力度投资东北、布局东北、建设东北、发展东北,为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清末辽东三才子之一的刘春烺曾作《沈阳杂咏二首》感慨沈阳风光:“六月莲花三月柳,醉人风月似杭州。”如今,沈阳依然以“北方同纬度荷花最繁华”为豪。9月底,荷花盛开的季节已过,但记者采访沿途经过几处荷塘,仍见莲叶郁郁葱葱。
沈阳去年5月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中提出,到2025年,GDP要突破1万亿元,人口规模突破1000万人。2022年,沈阳GDP为7695.8亿元,常住人口914.7万人。
这意味着,未来3年,沈阳的GDP要实现一个较大的年均增幅,常住人口增长80多万。尽管沈阳是东北GDP第二城,也是东北少有的人口净流入城市,但仅从这两个硬性指标看,沈阳挑战不小,决心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