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进博共进之路

第一财经2023-11-06 14:20:53 听新闻

作者:朱媛媛    责编:高雅馨举报

(本文作者朱媛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师)

 

新时代,共享未来。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全球展商齐聚上海,再次迎来进博时刻。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自2018年起举办以来,就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其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功能作用愈加凸显,不断推动着“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有效连接中国和世界市场。

6.0版本的进博会将以何种姿态更进一步,数据可能揭开答案。

 

 

贸易共通 激发商业活力

本届进博会展期6天,“朋友圈”再次扩容。国家展有69个国家、3个国际组织集中展示,其中,11国首次参展,34国首次线下参展,洪都拉斯、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南非、越南担任主宾国。中国馆增至2500平方米,规模为历届之最。

企业展更是吸引了34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涵盖了289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均为历届之最。展厅面积也创下新高,达到36.7万平方米,其中,特装展台面积占比近95%,创新孵化专区展览面积和项目数量较上届增加一倍。

 

进博会被视为更好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脉动、融入中国发展的大跳板。历届参展的“老朋友”们共赴“四叶草”之约,不少跨国企业纷纷派出高管以“新朋友”的身份加入。据官方介绍,本届进博会预计将迎来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近41万名注册的专业观众。与此同时,为了抓住这场世界级贸易盛会契机,开拓国际国内业务,各地方和有关部门组建39个政府交易团和4个行业交易团,下设750余个交易分团参会,为这场商贸合作的“双向奔赴”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展会上“一带一路”元素更加丰富,参加国家展的“一带一路”国家达到64个,参加企业展的相关企业超过1500家,参展面积近8万平方米,面积较上届增长约30%。一条互惠共赢的纽带将沿线国家连接起来,开枝散叶,共结硕果。

 

 

本届进博会还将进一步提升展会综合溢出效应,继续举办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除主论坛、峰会外,还将举办22场分论坛,预计参会规模将超过8000人,300多名重量级嘉宾将在论坛上分享观点、交流研讨。同时,包括外资企业圆桌会、全球CEO巡馆等多场专业配套、人文交流等活动也会陆续举办。

 

消费共享 拥抱更大市场

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进博会连续五年成功举办,溢出效应不断显现,“展品变商品”持续提速,已成为全球新品的首发地、前沿技术的首选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西班牙火腿、法国葡萄酒、新西兰牛奶等“全球好物”不断涌入,有力助推国内消费结构转型升级;高性能新能源汽车、硬币大小的心脏起搏器、会打乒乓球的机器人等高精尖产品及先进技术,有效促进国内产业链加速构建。

进博会着力打造“综合展、专业办”,参展商、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来自各行各业,年龄、职业、收入、地域的丰富度是行业垂直展会所不具备的。新产品、新技术登上进博会舞台,有助于增进行业间交流互鉴,获得行业认可和市场关注。不少参展商表示:“与其他展会相比,进博会平台不仅让我们的展品收获巨大的曝光量,而且为企业创造了深入洞察消费者的绝佳机会,很多展品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变成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商品,甚至是爆品。”

据统计,五届进博会累计发布约20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500亿美元,推动我国首发经济蓬勃发展,助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本届进博会上,展区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能源低碳、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类展览专区及生活消费类题材展览面积增长30%,超过4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将集中展示。

 

新品成“爆款”,新技术新服务成“新消费”“新场景”,品牌通过进博会获得更广阔的市场。上海“五五购物节”连续三年举办“进口嗨购节”、国别商品文化缤纷月等进口主题活动;进博会“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发展至今,已经扩展至60家,累计引入进博会展品近20万件,进口商品额超过3230亿元。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上海乃至全国的进口消费“升级”。

 

 

产业共荣 赋能时代机遇

走过5年的进博会,早已不仅仅是“首发首秀”的竞技场,它仿佛一扇“机遇之门”,日益展现其影响力。越来越多“新朋友”共赴“东方之约”,打开这扇“机遇之门”。进博会所带来的溢出效应,促成了“展商变投资商”的投资热潮,企业通过持续对中国扩大投资,不断提升产能,为进口品牌的本土化创造了条件,并最终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新引擎。

 

 

此外,随着在华投资企业不断落地生根,首发效应的内涵正在不断更新,一个新的全球化的故事正在上演:从“国外设计中国卖”“中国设计中国造”到 “中国设计卖全球”正在成为现实。这些都将为整个行业带来产能升级和投资需求。

 

开放共赢 践行多边主义

全球展商齐聚进博会,既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标志,也是应对逆全球化的举措。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推出多项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据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章雄介绍:“本届进博会在继续沿用通关便利、市场准入等方面的19项支持政策基础上,今年海关又新增一项支持举措,扩大参展展品范围,在评估确认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允许无动植物疫情流行国家(地区)未获检疫准入的动植物产品、食品,经特许审批后入境参展。”

首届进博会上,新西兰纽仕兰作为长宁区首批贸易便利化试点企业之一,在“验放分离”和“边检边放”的创新监管模式下,打通鲜奶进口“瓶颈”,实现通关“零等待”,周一挤奶,周二上飞机,周三便能到达餐桌,进口鲜奶物流通关时间从8天缩短至72小时……第六届进博会迎来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纽仕兰宣布,将在第六届进博会上全球首发贸易便利化升级新品,同时以首批签约参展商的身份,提前锁定第七届进博会席位。

 

 

6年来,金砖五国同中国贸易额明显增长,南非的红葡萄酒、红茶,印度的香料、羊绒地毯、手工艺品,俄罗斯的伏特加等产品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不以山海为远,进博会在有效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更好地帮助彼此输出自身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国内外文化沟通和理念交流,为增进世界人民友好交往搭建了一个优秀平台。从某种程度看,企业间的合作或许能缓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关系。

本届进博会上,美国代表团的到来格外引人关注。这是首次有美国联邦政府高级别官员参加进博会,也是美国农业界自2016年以来向中国派出的规模最大的代表团。美国首次在进会博设立的“美国食品与农业馆”由肉类、奶类、葡萄酒、坚果、保健品等17家参展商组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蓝庆新指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开放的决心是吸引美国的重要因素。

在逆全球化背景下,需要各个国家更有责任和担当,以实际行动来维护全球化、促进全球化,切实为全球企业谋福利。秉持平等互利,开放共赢的多边主义,进博会“在中国,惠全球”的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第六届进博会尚未落幕,80多家企业已经开始抢订新一届展位。其中,以消费展区、技术装备展区、食品及农产品展区的进博“粉丝”居多,甚至还有很多连续7年参展的“铁粉”。

 

 

进博会超越商业影响的意义在于不仅为全球企业合作提供了平台,也为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在这些人与人的交流中,无论对于个人、企业、组织乃至一个国家来说,结交新朋友、发展新关系从来没有坏处,并且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共通、共享、共荣、共赢。进博会按照“越办越好”总要求,连续成功举办,展会质量持续提高,作用日益凸显,国际影响更加广泛。解码进博会,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发展的韧性、潜力以及对全球未来的塑造力,它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和更开放的平台,让全球众多企业可以同台交流,让全球多元文化可以“美美与共”,朝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不断迈进。

 

本文由陈旭涛、杨婕、李梦琪共同撰写,朱媛媛数据新闻团队原创出品。仅代表作者观点。

 

(朱媛媛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师)

 

文章作者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