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尤政:当前卓越工程师培养有三方面制约因素

第一财经2024-03-04 11:58:13 听新闻

作者:周芳    责编:胥会云

“要实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是持续输送领军科学家、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高水平创新人才到产业的关键环节,打通原始创新、技术实现、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创新链路。”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近日对第一财经表示,卓越工程师群体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的中间件,也是现阶段推动我国产业体系发展的战略力量,但受限于人才培养机制等原因未能充分发挥出特有的功能。

尤政认为,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关键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从人口红利走向卓越工程师红利,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高效匹配政策、技术、市场资源,才能实现核心关键技术的自立自强、创新人才的梯队培养、先进产业的全球引领。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尤政提交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融合创新模式、提高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匹配度等建议。去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成立。近一年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经验和所遇的难题,促使这所传统工科强校将“加快完善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根基”作为一个独立主题来深入研究。

尤政分析,此前,国家已分两批支持24所工科特色鲜明的大学与8家中央企业建设了3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但从技术创新和就业质量两个维度看,其建设效果还未显现。当前卓越工程师等创新人才培养有三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社会观念对相关职业的刻板印象。20多年来,我国通过工程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然而社会对工程师群体特别是卓越工程师群体的工作环境、待遇、社会地位等存在一定认知偏差,无论是以前将工程师与工地、工厂的一线操作员等联系起来,还是当下将程序员作为工程师的代表群体,都反映出社会对卓越工程师职业身份的认知偏差,并对毕业生选择相关领域工作产生影响。

二是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传统的工程师人才培养,重视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经验,主要解决生产运转。当前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更加注重理论基础、实践创新和系统集成等三方面的培养,能提出新标准、新方案,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但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陈旧,既缺乏校企共建的工程师技术中心等实践平台,也没有多元化创新成果评价的共识。

三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通道不畅。企业对卓越工程师的需求始终存在,但考虑到成本、收益等因素,仅有少数行业领军企业希望以企业为主,借助与高校合作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对于更加需要创新和政策支持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与高校协同育人仍存在门槛。目前高校自身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能力(师资)与条件(实验室)尚有不足,且与业界的联系呈现点散、面小,输出的人才与行业实际需求不能完全匹配,亦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尤政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首先要营造崇尚卓越工程师文化的社会环境。“卓越工程师(团队)”已纳入国家荣誉表彰体系,应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组织更广泛的表彰、评选、竞赛等活动,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卓越工程师职业身份的荣誉感和获得感,赋予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各环节的创新人才更高的社会地位。

同时,应探索形成从企业需求、行业痛点出发,高校全过程参与的产教融合模式。探索“高校+政府+领军企业”多元协同的体制机制,鼓励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加大项目投入(出题)和实训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结合自身优势,提出人才培养需求和评价(检验)建议。发挥高校育人优势,在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真成果,培育卓越人才。通过技改补贴、税费奖励(抵税或免税)等方式,激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和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的积极性,实现人才、创新技术的带土移植。

此外,还应研究建立我国的工程师认证体系。建议根据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规划,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工程师技术中心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等平台,强化人才培养实践环节。同时参考国际经验,尽快建立我国的工程师认证体系,促进我国卓越工程师和国际工程师认证体系的接轨。

举报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