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比较看中国M1口径较窄

2024-06-13 15:41:46 听新闻

作者:李超    责编:张健

(本文作者李超,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M1不含个人储蓄存款和政府性存款

常见的货币供应量指标M1、M2、M3、M4是以流动性为标准对货币供应进行的划分,各国对M1的定义相似,但在实践中因历史和国情等原因造成统计口径各有差异。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对中国货币供应的层次进行了划分,此后经历4次修订,截至2024年6月,根据人民银行术语表,我国M1的定义为现金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构成狭义货币的现金,是法定通货的存在形式;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存款人随时可签发支票进行转让或者流通,具有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两种职能,是狭义货币中的存款通货)。人民银行的狭义货币供应M1的统计口径为流通中现金(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以及个人信用卡存款的总和。

2

美国M1包含个人活期存款

根据2024年5月28日美联储货币存量报告(Money Stock Measures - H.6),M1包括三个组成。一是流通中的现金(美国财政部、联邦储备银行和存款机构储备金以外的货币)。二是商业银行活期存款(不包括存款机构、美国政府、外国银行和官方机构持有的金额)减去收款过程中的现金项目和美联储浮动的现金项目。三是其他流动存款、其他支票存款和其他储蓄存款(包括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oney market deposit accounts))。

其中货币市场存款账户是一种特殊存款,并非货币市场基金。美国1982年《圣日耳曼存款机构法案》放宽了银行在定期存款、国有证券、消费贷款、不动产贷款等11个方面的限制,并允许银行开设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该账户不需要受存款账户的最高利率或应付利率限制,可以以接近货币市场利率的浮动利率吸引储蓄,同时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提供担保。此外根据盛松成《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美国将地方财政存款计入统计。

统计口径上中美差异主要有三点,一是美国包含个人活期存款,而中国不包含。二是美国包含支票等可转让储蓄,但中国不包含。三是美国在统计中不包含中央政府存款,但包含地方政府存款,而中国统计中不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性存款。

3

欧元区M1包含个人活期存款、政府性存款

根据欧央行2024年5月29日更新的货币总量报告,欧元区M1包含两项:一是流通中的纸币和硬币,二是隔夜存款(overnight deposits)。其中隔夜存款指“可以无延迟、无限制或无罚金地支付或转出的短期存款,通常保存在活期账户上,用于无现金支付”。

欧央行在2024年2月《货币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统计手册》中对欧元区M1统计做出了进一步解释。一是隔夜存款包含可按要求直接转移的存款,如信用转账、直接借记、信用卡或借记卡、电子货币交易、支票或类似方式,可以按要求直接转移而不会有重大延误、限制或罚款。二是中央政府(国民储蓄账户和财政账户)和邮局转帐机构的某些短期存款负债具有类似于短期银行存款的特征。这意味着有必要将此类负债纳入货币总量。三是货币市场基金纳入M3统计。统计口径上中欧差异主要有四点,一是欧元区包含居民活期存款,而中国不包含。二是欧元区包含外国银行持有的活期存款,而中国不包含。三是欧元区包含支票等可转让储蓄,而中国不包含。四是欧元区包含政府性存款,而中国不包含。

4

日本M1包含个人活期存款

日本银行现行货币测量的口径为M1:现金(不包括日本银行持有的现金)和活期存款。其中,企业、个人和地方政府等持有的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均包含在其中。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外币存款等)和CDs(可转让定期存单)。日本与中国相对的统计口径区别:

1、日本的个人活期存款计入M1,中国M1统计中仅包含个人信用卡存款(体量较小),个人活期存款计入M2统计。

2、中国将数字货币纳入M0统计,日本并未计入。

3、货币持有方的口径差异。中国当前货币供应量中纳入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日本的货币持有方被定义为“非金融企业、个人和包括市政企业在内的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央银行、存款机构、保险公司、银行和保险公司控股公司、政府附属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银行贷款公司等实体被排除在货币持有人之外。两国的区别在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中国统计,地方政府不纳入中国统计,在日本这两项正好相反。

5

中国M1统计口径窄于海外,直接比较误差大比较中、美、欧、日货币供应量统计可以看出,在定义上中外M1相似,均为流通中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但在统计口径上中外有五点差异。一是中国M1测算不包括居民部门活期储蓄,而海外普遍包括。中国当前将居民部门活期储蓄计入M2统计,当前M1中仅纳入信用卡存款且体量较小。二是中国M1测算不包括支票、预付款等可转移储蓄,而海外普遍包括(或纳入活期存款统计)。三是中、美M1测算均不包含外国银行活期存款,而欧元区包含。四是中国不包含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活期存款,美国、日本不包含中央财政存款但包含地方政府存款,欧元区包含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存款。五是中国将数字货币纳入M0统计,而海外均未发行。与海外相比,我国M1的统计口径实际较窄,其中最主要的是个人活期储蓄并未纳入M1进行统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电子支付手段的应用,当前个人活期储蓄、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货币规模不断增多,已经具备人民银行对狭义货币“具有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两种职能”的定义,且资产的流动性较海外并无明显差异。口径变更可能造成M1数据大幅波动,不宜直接使用M1进行横向比较。统计口径调整和统计口径差异使得M1的横向比较误差较大。例如2019年末美国M1规模4.0万亿美元占GDP的19%,2020年疫情时期美联储取消了储蓄存款账户的转入转出次数限制,导致M1规模在2020年5月达到16.2万亿,2020年末M1占GDP比重达到84%。新增M1资产规模是原始规模的约3倍,导致M1的数据特征发生较大改变,对M1直接进行横向比较没有实际意义。

风险提示

支付技术变革超预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