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企业并购重组支持政策落地以来,半导体行业并购持续升温。
科创板早期上市的LED芯片企业晶丰明源(688368.SH)10月21日晚间发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公司拟收购四川易冲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四川易冲"),其主要从事无线充电芯片的研发制造。10月22日起,晶丰明源股票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停牌前股价报104.82元/股,总市值92亿。
这是晶丰明源2019年上市以来筹划的第二单并购。公司在去年完成收购南京凌鸥创芯电子有限公司(下称"凌鸥创芯")部分股权,这笔收购已经对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形成一定贡献,但未能阻止晶丰明源业绩持续亏损的态势。
随着半导体周期持续下行,晶丰明源的业绩持续亏损,盈利能力降至上市以来谷底。年内同行芯片设计公司普遍实现盈利能力复苏,而晶丰明源第三季度亏损环比扩大,陆股通在第二、第三季度连续减持。
拟收购四川易冲
晶丰明源上市之初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驱动类芯片设计,主要产品以LED 照明驱动芯片、电机驱动芯片等为主,属于模拟芯片行业。上市后晶丰明源通过自身拓展和并购将产品拓宽至电机控制、AC/DC、服务器电源等。其中,2023年4月晶丰明源收购凌鸥创芯 61.61%股权,实现对电机控制领域的MCU产品布局。
时隔一年半,晶丰明源再启动对四川易冲的收购。公告显示,晶丰明源拟通过发行股份、发行定向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四川易冲的控制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对方主要涉及为广州市玮峻思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上海锦聚礼合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成都市智合聚信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四川易冲股东。若本次收购完成,四川易冲将实现曲线上市科创板。
晶丰明源表示,该交易目前尚处于筹划阶段,交易各方尚未签署正式的交易协议,具体交易方案仍在商讨论证中,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天眼查显示,四川易冲成立于2016年2月17日,曾用名为深圳市易冲无线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与实际控制人是潘思铭,其任职董事长兼总经理。2016年至今,四川易冲共计进行了15轮融资,其中2021年6月D+轮融资1500万美元;F轮由上汽集团、中金资本、深创投领投,融资数亿元;2023年12月4日,深创投、吉利控股等领投F+轮,融资百万级人民币,这是四川易冲进行的最后一轮融资。此外,蔚来旗下的投资平台亦是四川易冲的股东。
根据媒体报道,潘思铭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并在密苏里科技大学取得硕博学位,为IEEE高级会员及国家青年特聘专家,研究方向是电力电子设计和电磁兼容与高速系统设计,曾任职于Cisco、Apple等公司。
根据易冲半导体(四川易冲的全资子公司)微信公众号,公司主营产品包括无线充电芯片、快充协议芯片、AC/DC芯片等,其中无线充电芯片和快充协议芯片是晶丰明源没有的主营产品。
第三季度亏损扩大
晶丰明源2023年收购的凌鸥创芯股权,为当年度业绩带来正向效果。2023年凌鸥创芯实现销售收入1.76亿元,净利润0.53亿元。其中,公司合并报表计入销售收入1.40亿元,计入净利润0.32亿元。反观晶丰明源原有的主营业务,业绩跟随半导体周期景气度大幅波动。
2021年全球芯片缺货涨价,晶丰明源产品量价齐增,实现归母净利润6.77亿元,是2020年的8.8倍。也是从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晶丰明源股价从约80元/股飙涨至历史最高的580元/股,13个月内最高涨幅近7倍,这一表现当时吸引力投资者极高的关注度。
从业绩数据来看,晶丰明源在周期上行时盈利颇丰,但周期下行时业绩惨淡。2022年起,公司的经营业绩陷入亏损,2022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2.06亿元、0.91亿元,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9.07%、-6.08%。
21日晚间,晶丰明源发布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仍在亏钱,实现营业收入10.88亿元,同比增长18.78%,归母净利润亏损5430.11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扩大,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2313.05万元,上年同期亏损7891.28万元。相比之下,半导体板块多数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已经发布的14份三季报显示,只有晶丰明源的业绩亏损。
第三季度,晶丰明源的营收净利环比均为下滑,其中营收环比减少15.08%,为3.5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379.35万元,二季度仅亏110.74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529.53万元。
半导体板块已发布的三季报净利润情况(数据来源:wind)
细分产品来看,前三季度晶丰明源的LED 照明电源芯片实现销售收入1.99亿元、AC/DC电源芯片销售收入0.64亿元、电机控制驱动芯片销售收入0.76亿元、DC/DC电源芯片销售收入0.14亿元。
伴随着周期景气度提升及前期持续去库存,报告期内,晶丰明源主营业务产品综合毛利率37.52%,较上年同期上升13.58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仍为负数,拖累盈利能力。Wind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晶丰明源的销售净利率为-2.72%,是2022年同期以来最好水平。
股东方面,陆股通在一季度小幅增持后,连续两个季度减持晶丰明源,第三季度减持13万股,目前为第十大股东。UBS第二季度新晋为第九大股东,到三季度末已经从股东名单消失。公募基金方面,信澳新能源产业增持了33.15万股、嘉实创新先锋混合新晋为第八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