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赵伟,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11月,特朗普胜选一度冲击全球市场;但随着密集提名期的过去,市场逐步转向对基本面和政策预期的关注。12月,“宽松”预期会否落地、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焦点?供参考。
(一)11月海外市场的主线?从“特朗普交易”逐步转向对降息的关注
11月,美国大选及随后特朗普组阁过程中的政策预期,仍是海外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11月6日胜选后,特朗普内阁提名的速度空前,主要成员的提名与其发言,屡屡成为市场的焦点。例如,财政部长贝森特的提名,加剧了市场对财政赤字率的关注;而对加、墨及中国的关税威胁等,也使得美国贸易不确定性指数快速飙升,11月已升至1496点、仅次于2019年8月。
内阁密集提名期过后,市场对基本面和美联储降息的关注度有所升温。11月22日至今,美国10月新屋销售、耐用品新订单、11月制造业、服务业PMI等数据均低于市场预期。经济数据的疲软,叠加失业率走高,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再度升温。11月22日至12月6日,期货隐含的12月降息预期由52.7%快速升至85.1%,权益、商品等风险资产也得到了一定支撑。
(二)11月国内市场的焦点?前期政策效果显现,但外部冲击仍有扰动
11月,国内市场在内部经济企稳和外部冲击担忧两股力量碰撞中起伏。国内政策预期向好,基本面更多的积极信号也在涌现。政策方面,人大常委会批准6万亿债务限额,市场对财政加码的期待部分落地;财政支出也明显提速,10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高达20.4%。经济方面,政策传导相对直接的领域景气改善更为明显,11月制造业PMI录得50.3%、延续了回升的态势。
而外部冲击则对出口数据、人民币汇率与市场情绪等产生一定扰动。1)“抢出口”明显加速, 1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增加0.8pct至48.1%。2)人民币汇率再度承压,在逆周期因子或再度重启的背景下,在岸人民币仍承压走弱至12月6日的7.27。3)外资持续流出,对A股市场情绪一度造成冲击,A股情绪指数一度由11月6日的83.3走低至11月26日的36.9。
(三)12月宏观聚焦的关键?海外关注联储议息会议,国内关注抢出口与政策部署
海外市场,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仍是重中之重。短期,12月降息有望落地:一方面,前期金融条件收紧对制造业的冲击已有显现,11月美国制造业PMI再度低于市场预期。另一方面,美国劳动力市场也有一定软化;家庭调查口径下,美国失业率回升至4.25%、高于市场4.1%的预期。但中期而言,对通胀粘性以及特朗普政策的担忧或将使2025年的降息指引趋于弱化。
国内市场,可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与“抢出口“的延续。1)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策基调或将延续积极,结构上,消费类支出或成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选择,提高社会保障的力度、增加生育补贴等或成为更核心的领域。2)“抢出口”的延续也值得进一步的关注。近期东南亚运价加速上涨或反映新型“抢出口”模式已显现,该模式或更利好中间品和资本品。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国内政策变化超预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