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管清友)
关税风波这么紧张的情况下,我们要保持一点松弛感。我直接给一些判断:总体来讲,美国这次搞不成,对于中国而言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强国之战”的机会。
第一,关税风波违背经济规律。
不光是很多经济学家反对,企业家也反对,因为全球化的形成,当然有国家之间相互推动的原因,更重要还是自然形成。光靠国家政策支持是不够的,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也是一个经济规律。很多人马上会反驳,美国制造业的复苏是可以通过关税重新建立优势的。但重塑需要时间、需要复杂的系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因素都具备并不容易。
包括钢铁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发展了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尽管我们的经济周期有波动,但是中国发展制造业的基本战略是没有变化的,一直是久久为功持续做的。这是一个基本的经济规律,不是哪一届美国总统说想解决美国的问题,提高关税就能解决的。
最近流行一个说法,特朗普和经济学必须得“消失”一个。我不知道这次谁会“消失”,大概率经济学“消失”不了。
第二,资本市场正在投反对票。
习惯了自由贸易自由化的过程,加征关税本身就极容易造成反感。同时,我们看到特朗普不太在意股市的下跌,他觉得他代表美国人民,但是股市的下跌带给人们的财富缩水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第三,本次关税风波计划并不完善。
从策略上来讲,美方政策存在战略误判。
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阻碍正常经贸合作,会直接影响将近一百年以来建立的国际秩序以及积累的国家信用,同时中国和40年前、70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中国有实力,有底气了。
特朗普发动关税风波是有它的考虑的,历史上通过高关税,保护优质产业,包括二战之前美国的关税也依然非常高,这些年美国一直没有停止贸易摩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与日本的贸易摩擦中,日本发展陷入到所谓的“失去的二十年、三十年”,原因很多。有老龄化的问题、汇率升值的问题等,但贸易摩擦影响是很关键的,虽然日本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很可惜还是没能成功。
国家之间的博弈和企业有类似,但是和企业还是不一样。我从一个经济研究工作者的角度,我非常支持我国的政策举措,反制是及时的、必要的。这和企业之间不一样,因为这次不反制意味着后面会面临着更大的极限施压。
现在看,估计特朗普及其团队有点低估了中国的决心以及态度,接下来谈判可能才是最有可能的行为。
短期冲击与长期机会,中国资产重估并未结束
短期来看,贸易摩擦对于全球股票市场造成的影响大家已经看到了,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和科技企业,在这轮关税风波的背景之下,面临着倒逼式的发展机遇,迫使其继续增加资本开支、增加研发投入,抵御短期关税风波的影响,同时增强竞争力。很多的制造企业、科技企业,以及像DeepSeek这样的企业的出现,带来了中国资产的重估。
个人认为中国资产的重估并没有因为关税风波的到来而结束,又或者说关税风波可能就是一个插曲,美国也必须重新调整自己的战略。
为什么我们觉得短期受冲击,长期来讲对中国可能是一个机会呢?
第一,今年GDP增速虽有压力,但我国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完成经济增长目标。
受关税风波影响,今年二、三季度的数据如果想要亮眼,中国国内扩张需求的政策或要及时出台,我们预计可能最快今年4月底重要会议的统一部署。目前资本市场的研判认为,可能是把更多存量政策加快提前,更大力度的、更超预期的政策可能不会出。
我个人相对要乐观一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 左右,这目标是合理可行的,但也需付出艰苦努力,又要对冲贸易摩擦的影响,政策增量力度其实要求更大。
4月21日国务院专题会学习提到:“加强预期管理,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形成应对风险挑战、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总体来看这轮关税风波官方的反应,无论是稳定金融市场的“金融组合拳”,还是反制措施都十分专业有效。反应比较快,节奏把握得也很好,有储备有信心。
第二,政策的调整从去年9月24日以后就开始了,今年春节前是政策驱动型,行业来讲是一个市场驱动型,从资本市场来讲称为技术驱动型,由于DeepSeek的出现,导致了大家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全面的改变看法,简单来讲对整个资本市场意味着资产重估。
第三,统一大市场,综合整治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到了反内卷、综合整治低水平同质化竞争这一步了。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可能是一个新的“凤凰涅磐”。
四月底的经济提振方案尤为重要
但美国对全球的关税风波,对我们的冲击肯定是有的,中国四月底这一轮的经济提振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相对来讲我们对资本市场比较看好的原因。
所谓的关税风波如果持续的时间比较久,我们的措施要一方面涉及扩大内需,经济刺激;另一方面涉及更多领域的进一步的放松管制和开放,这些新的放松管制开放会给我们创造新的增量性的机会。
二、三季度我们可能将面临由于出口出现下滑所带来的冲击,当然也会倒逼我们宽松政策的出台,包括对房地产。
最后,简单总结几点:
第一,从企业的层面,还得增强韧性,关税会有一定的影响,我们除了增强韧性之外,也要打好提前量。
第二,从国家的角度来讲,个人认为目前短期的应对是合适的,中长期来讲,中国会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更强的产业竞争力。
第三,即便是特朗普能够连任,我觉得其这次关税风波最终的目标也很难达成。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