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从未消散的地产集资烟云

第一财经日报2011-12-02 01:04:00

责编:群硕系统

 “对于这个处理结果,我算是基本满意了。”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今年年初,在丽水政法系统工作十余年的叶先生终于拿回了2007年以两分月息借给银泰房地产集团20万块钱的40%。

谈起过去几年丽水房地产业的发展,叶先生颇为感慨:“我当初确实是大意了,有些著名房地产老板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些人不出事才怪。”

据最近的《检察日报》报道,由浙江省丽水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银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有关人员特大非法集资案一审在11月7日宣判,丽水市中级法院以集资诈骗罪、抽逃出资罪,数罪并罚,判处主犯季文华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浙江丽水市紫金路498号,现在早已换了新的开发商。这曾经是中国银泰房地产集团的办公室。曾经有无数的汇款单像雪花一样的,飘向此处。

这就是房价曾经居高不下的浙江丽水。今天的丽水,房价已经一夜回到2008年。丽水透明售房网的数据显示,2011年9月,丽水市共成交商品房75套,成交面积8802.24平方米,市区二手房(住宅)成交134套,面积13504平方米,平均单价9604元/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10月31日,绿城在丽水的首个楼盘“秀丽春江”开盘,这是第一个进入丽水市场的外地开发商,成交均价13000~15000元/平方米,这个被称为“丽水市区地段最好的楼盘”的600多套房源当日即告售罄。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早早来到位于丽水中山街与滨江路交界处的“秀丽春江”售楼处,前来看房的购房者已是络绎不绝。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楼盘第二期的几百套房源即将于12月初开盘,预计售价和一期房源相当,全额付款将有一定优惠,所有房源将统一于2014年交付。

一位当地市民告诉记者,丽水市区面积较小,土地供应有限,地段好、价位适中的房子是不愁销路的。“之前房地产公司老出事,关键问题不是房地产业不景气,而是部分老板综合素质低下,不懂企业经营管理,要么就是生活作风腐化,拿集资款去随意挥霍。”

2011年上半年,丽水市已成交商品住宅1618套,是2010年全年成交的1.3倍,且超出了2009年全年成交的四成。

银泰案往事

丽水位于浙江西南山区,下辖莲都、青田、庆元、龙泉等一区七县一市,山清水秀,但人均GDP在浙江只排倒数第一。

1996年,叶先生从庆元县调到丽水市区工作,便在市区最繁华的中山街旁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两房,单价600元/平方米。今年年初,他将这套位于黄金地段的二手房源出售,单价达到11000元/平方米。

不久前,他搬进了位于城北的全新楼盘——绿洲花苑,开发商为当地房地产的龙头企业金龙房产。早在2004年,叶先生便购入了这套140平方米的三房,单价6000元/平方米。如今,类似房源的单价已经攀升至13000元/平方米。

叶先生向记者坦言:“房子2008年就交付了,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入住,主要还是因为借给银泰的钱拿不回来,房子一直空置着没装修。”

2007年,丽水房价涨幅超过了比它富裕得多的温州、杭州、宁波、义乌等地,成了浙江楼市上跑得最快的领头羊,2007年,丽水的楼市出现井喷式上涨,当地市区房价普遍超过万元。

也就是在这一年,叶先生经一位在银泰房产做财务的朋友介绍,将20万元借给了银泰集团,那时的银泰集团风头正盛。

据记者了解,丽水市的房价上涨开始于2000年,那一年丽水刚刚撤地建市,当时这个新兴城市的房价还是每平方米800元到1000元,之后丽水的房价开始慢慢上涨,到2005年的时候,丽水市的平均房价达到了5000元/平方米,随后这一价格又被不断刷新。

这其中很大的推手,就是以银泰集团为代表的房地产公司。银泰集团2008年7月中旬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期支付到期的民间融资的本金和利息。

“靠什么来支撑高房价呢?以集资建立起来的资金链十分脆弱,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出现危局。”事实上,早在2007年初,丽水市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来自法律委员会的张宪法就曾警告,张宪法曾是张文成集资案的代理律师。

这是一组惊人的数据:银泰集团通过法人代表季文华和股东季林青、季永军、季胜军集资,截止到2008年7月11日,集资余额仍有158504万元,涉及29933人次、15947户。在没有发现季家父子其他账外借款的情况下,银泰集团预计资不抵债84098万元,资产负债率156%。

高房价的背后

在2007年初的政协发言资料中,张宪法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丽水财政多年来收入来源有限,没有更多钱用于城市基础建设,而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金。因此,大量的资金需要使政府不希望房地产价格处于低位运行,许多政策有意无意之中助推房价进一步上涨。

张宪法的建议并没有得到重视,相反,2007年丽水房地产市场出现最后的疯狂。根据丽水市建设局提供的资料,2007年全年商品房交易均价比上年上涨29.3%。城区住宅商品房价从2007年1月份的每平方米6297元涨到12月份的10279元,实际上涨63.24%。

叶先生认为,丽水房价高企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供应有限,二是丽水下辖青田县居民的购买力实在太强。

记者了解到,丽水下辖青田县是著名的侨乡,至今大概有超过20万的青田华侨,主要分布在西欧。最近几年,仅通过正规渠道,这些华侨每年从境外汇入的外汇,就达到数十亿欧元。乡土观念浓厚的青田华侨,在发财之后衣锦还乡,买房置业成为个人和家族成功的标志。

“青田人在丽水买房实在太疯狂,经常一买就是一个单元,”叶先生笑着告诉记者,“我曾经听到一个青田华侨对着地产老板说——‘我只要房子,价格随便你定’。”

但是,“银泰案”的爆发让丽水当地开发商都大伤元气,再往后,就是绿城等外地开发商慢慢进入丽水楼市的故事。

只是,坐在高位上的丽水楼市,再也没有办法下来了。2010年,丽水市区二手住房成交2364套,总面积228691.4平方米,成交总价176778.6万元,分别比2009年下降33.93%、33.89%和22.77%;二手住房成交均价为7730元/平方米,比2009年的6617元/平方米上涨16.82%。

盛宴之后,繁华褪尽,这一价格,尽管比2009年略有上升,比起2007年的巅峰时刻,还是低了很多,但丽水楼市始终很难进入“万元”时代。

在楼市不断调控之后,丽水的楼市又开始滑落。这里发生的所有故事,都已经和2008年渐渐远去。此后,浙江省丽水市建设局原副局长邹建新落马,丽水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处原处长何敏涉嫌受贿,又衍生出一段全新的故事。

近期,有传言称丽水当地著名开发企业即将破产、老板已被政府控制,而导火索依然是当地盛行的民间借贷。显然,丽水这座浙南小城与房地产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丽水楼市往事

资料显示,银泰房地产集团公司是丽水市第一家无区域地名的房地产企业,前身为庆元银泰房地产有限公司,2002年9月在庆元登记注册成立。集团注册资金2.01亿元,其中,总部注册资金1.18亿元。

“政府和房地产企业关注的点不一样。政府关注的地买多少钱,我们在乎的是利润空间有多大。地价的上涨必然使得房价的上涨,按照金字塔的模式计算,价格越高参与的人必然越少。”一位房地产人士表示。

“土地出让价越来越高,房价也越来越高,参与游戏的人越来越少。更可怕的集资规模和利息越来越高,资金链条十分紧张。”他说,再加上一些外来型地产商不计成本拿地,“甚至超出我们测算的地价‘红线’四五千万元”,在抬高地价的同时,也让整个房地产行业走向毁灭。

以2007年“7·31”土地拍卖中奚渡地块为例,当时楼面地价接近1万元,原酿造厂地块楼面地价超过1.6万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价格甚至超过杭州、上海的地价。多家房地产企业出现资金困难。“从2007年底开始纷纷拖欠土地出让金,其实不交清土地款同样可以开发项目,大不了向国土局付利息,这个利息比民间集资还低。”当地一位房地产企业负责人说。

丽水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扣除“7·31”收回的土地,2007年市区本级实际出让土地10宗,面积729.84亩,应收土地出让金22.69亿元,实收12.62亿元,应收未收10.27亿元,合同违约率44.3%。

事实上不仅是2007年,在房地产一片热火朝天的2006年,也不容乐观。丽水市国土局资料显示:2006年共招拍挂出让商住用地528亩,土地出让金合同数17.66亿元,实际当年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只有10.34亿元,2006年收缴2005年拖欠的土地出让金高达5.81亿元。

丽水市地价攀升的同时,市区拆迁补偿标准不断提高,2006年城区一类地块已经高达4280元/平方米。“2008年滨江地块拆迁费用达1.1万元/平方米,我们家所在的五类地块拆迁补偿为5800元/平方米。”一位当地出租车司机说。政府的打算是拆迁户获得房款后将去购买新房,事实上,90%以上的拆迁户希望获得货币补偿,并且不希望继续购买新房。

当年4月23日,丽水市政府拍卖四幅共140亩土地,竟有三幅流拍,这与上一年7月间数十家房地产公司抢着拿地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丽水楼市“多米诺骨牌”倒下的第一张牌,随后“银泰案”爆发,丽水楼市的狂飙就此终结。

举报
分享
热度
意见反馈箱:yonghu@yicai.com
客服热线:400-6060101 Copyright 第一财经 ALL Rights Reserved